坐在夜色下,我觉得白天的热依然浓情,尤其正午的烈日火辣辣的烤人,怎么遮挡都不好躲避。
当然,待在屋子里就要好很多,不得不走在外边时,只能感受那种炽热,太阳伞,遮阳帽,包括太阳镜,我备着各式各样的装备。
总是要走出去的,这些日子很少外出,也就感觉更明显了些,走在路上那些热直往皮肤上烤,稍微走快点就大汗淋漓汗如雨下。
女儿却在房子里待不住,直嚷嚷着出去玩。要是懂得树荫下避热,或者走慢点也好,无奈女儿一门心思往前,不管不顾的赶路,只能汗流浃背的感慨,夏天的热不依不饶,仿佛要径直走到火焰山上去。
我倒是不曾抱怨,也不曾牢骚,毕竟是自己陪着女儿愿意走出去,心甘情愿的顶着烈日陪着女儿玩,一定是心情所愿,更是一种爱的体现,不然,谁会这样傻傻的不知冷暖。
夜色下的热肯定不及白天强悍,只是坐下来时,会不经意的想到白天的那些事,那些走动,那些往来,那些专注和投入,感叹自己的感叹。
静静的坐在夜色里,我可以手摇羽扇,可以敞开窗户,可以揽几许微风吹拂,让夏天的那些热稍安勿躁,夜深的清静是自己很喜欢的感觉,凉爽自然也愿意。
真正坐下来时,忽然才想起有些时日不曾望月了,手头的事多不必说,就是自己想看的时候,月亮也可能正旋挂在地球的那边,等到夜深人静,自己还犯困会睡的很香。
近日来,手头的事也挺多,即使在晚间散步的路上,望见的已经是半圆了的那弯上弦初月,被薄云纱帘般的静静掩藏在那里,仿佛多了许久不见的羞涩。
我不知道生活是不是就得这样匆忙,也不知道自己望月的心情会不会被人猜疑,有时都不敢专程的望上一番,唯恐引来散步人的额外关注,损伤了一抹望月心情。
好在晚间散步时,周围人不多,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偶遇一人。能安心的静上一阵子,站着望是一种心情,边走边望也蛮惬意,自己可以整个地静在夜色里。
有关的那些想法也多是在白天里困惑,拥挤着一些烦杂的心事,还有时不时走近自己的各种声音,会让思绪不由自主的惆怅在心里,总想把事情打点的好一些,包括说话做事、包括往来应酬。
至于真正的望月,倒不是自己有多么儒雅,更不懂得诗情,就是望在那里,也不一定就能理解了月光流泻的意境,以及月色静谧的深幽,兴许就是为了能静上那么一会儿。
白天总是要有事可做,要思考,要劳作,喜欢的事还稍微好点,不得不做的事就难以轻松,事实上,你走出去和不走出去没有两样,走出去无非是见天、见地、见你,不走出去也没人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念。
这样一想,夜色下的清静就多了珍贵,有些事可以视而不见,有些想法可以模糊不计,就连自己走在哪里站在哪儿都漆黑一片,要是真有明月高悬,也就只能望见月光了。
小小的一介俗人,实在不敢想象,究竟望月有多么的高雅和时尚,只知道这个时候的自己可以倾心的静给自己看看,也可以随心的站在一处,或者自如的走上那么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