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情端午节
文/徐中信
小时候过了清明就数着日子盼端午节,总是过几天就问母亲一次:“娘,还有几天就过端午节了”?母亲总是微笑着说:“小馋猫,还有二十多天,或着说还有十来天”。那时候总觉的日子过得很慢很慢。
记忆中,五月初四的早上,母亲早早起来,把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和花生红枣一起泡在盆子里面。下午母亲是不会去田地里干活的,吃过中午饭,收拾起筷子碗,便在院子里的阴凉处拉下一张桌子,开始包粽子,这时我总会围在母亲身旁转来转去的,有时候母亲也会安排我帮忙捋粽叶,可是捋来捋去总是捋不好,或是没有耐心,一会儿就跑了。这时候母亲会笑着说:“你不干活到时候不给你吃咳” 。

出去玩到天黑的我,回家来时母亲早把粽子包好了。吃过晚饭拾掇好锅,便开始煮粽子了,这时候为了省电,母亲是不会开灯的。母亲坐在火炉旁,炉口冒出的火苗把母亲的脸映的红红的,不一会儿空气中就飘来阵阵粽香味。这时候我会跑到母亲身边问道:“娘,什么时候能煮熟啊”?母亲笑笑回答我:“小馋猫,还早着呢,快去睡觉吧,等明儿个一早我叫你”。
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起床撒尿看见母亲还在火炉旁,低着头似乎睡着了。走过去再问:“娘,还没熟吗”?母亲疲倦地-抬起头,说到:“糯米火硬,多煮一会儿,不熟吃了伤人,快去睡吧啊!我明早一早叫你”。
在睡梦中听见母亲喊:“快起了喽!起来吃粽子,起来晚了不给你留”。我一个激灵爬起来,揉着朦胧的双眼,踉踉跄跄地走到火炉旁,看见父亲粘着碗里的白糖正在吃着,母亲从锅里向外拾着粽子。“去洗洗脸,醒一醒再吃”,父亲喊道。这时候的天刚蒙蒙亮,母亲拾掇好了家里,便用包袱包上十来个粽子,去临村姥姥家,给姥姥送。等母亲回来,我和父亲都吃饱了。这时母亲会打发我去给邻居大娘婶们每家送去三五个或两三个。她们家也会给我们送。每当这时候母亲就会笑着说:“我们包了刚多,你们还是留着自己吃吧”。她们回母亲话:“尝尝谁家包的好吃”。大人们站在一块啦着客气话,互相问询着地里的活忙不忙。我们小孩子在旁边商议着今天怎样玩。大人们忙完邻里妯娌的人情薄面,都下地干活去了,我们也自由了,整个山村沉浸在快乐的童声和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祥和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