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
——为一群优秀女性树碑立传的颂歌
作者/范瑞琦
《红楼梦》不仅是为封建王朝撰写的挽歌,也是为宝黛爱情谱写的悲歌,更是为一群优秀女性树碑立传的颂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凡例”的第二段说道:“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不谓其备。”
原因很清楚,《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所写之事实以康熙、雍正两朝为背景。然所谓的康乾盛世文字狱是相当盛行的,特别是乾隆朝有过之而无不及。曹雪芹实想用如椽之笔把康乾盛世打回原形,但又不得不以“其中大旨谈情,不过实录其事”作掩饰,演绎出几个“或情或痴”的异样女子的故事来。
于是在文中先后浓墨重彩刻画了豁达大度、睿智果断的贾母,仙姿飘逸、才情过人的林黛玉,稳重大气、宽厚仁德的薛宝钗,才思敏捷、性情开朗的史湘云,不畏强权、兴利除弊的贾探春,能说会道且善于治家理财的王熙凤等。尤其是在贾府的男人们一代不如一代,“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的情况下,重点突出了贾母、王熙凤、贾探春三人治家理财的本领,让人不得不佩服。正所谓“金紫万千能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豁达大度、睿智果断的贾母
贾母是贾府承上启下的枢纽人物,她从嫁进贾家当孙媳妇到后来有了重孙媳妇,是贾府由兴盛继而衰败的见证人。应该说在她丈夫贾代善在世时,她充其量是丈夫的贤内助,有关家族的经济发展和内政外交是轮不到她操心的。然而她的两个儿子实在很不争气。
当丈夫去世之后,大儿子贾赦虽袭了一等将军职衔,却无德无才,也无缘于朝政,只是行尸走肉般与一堆女人消耗时光。二儿子贾政稍有点学问,未经考试被破例安排在户部任员外郎,只是品行端正,齐家治国之能很是平庸。所以面对祖宗们留下的一大摊基业,和府内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贾母不得不担负起管理重任。外加宁国府贾代化的后代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贾敬虽考了个进士,但一味好道,镇日烧汞炼丹,无心于家国大事,把个家交给儿子贾珍挥霍。贾珍的品性和贾赦相差无几,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府内一遇到大事就六神无主,经常跑过来请贾母示下。于是贾母在重点经营荣府的同时,把宁府的管理也通盘考虑。
譬如秦可卿去世后的丧事办理,贾珍向贾母、王夫人要王熙凤协理,贾母痛快答应,王熙凤也竭尽全力,出尽风头。再如贾元春省亲建大观园的事,最后决定把宁国府的会芳园作为雏形,由贾珍负责督工,进行改建。王熙凤是贾府名至实归的大管家,但是重大事件的处理还得遵从贾母的意见。
贾赦使邢夫人说媒让鸳鸯作姨娘的事,邢夫人知道直接给贾母说是行不通的,所以先说给王熙凤。她认为王熙凤是贾母跟前的红人,应该有把握。但是王熙凤很清楚,那是老虎嘴上拔胡须——自讨苦吃呢。因而变着法子躲避,让邢夫人自己先给鸳鸯做工作。
鸳鸯的刚烈决绝让邢夫人始料不及,自讨没趣不说,还让贾母提前知道了。贾母气不打一处来,骂邢夫人“贤惠过了头”的同时连王夫人卷在一起骂了个狗血喷头。第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节讲迎春的奶妈等二十多人夜间聚众赌博一事,贾母闻知大发雷霆,果断处置。
一个向来以慈悲为怀的老人爱憎及其分明,对待邪恶势力毫不心慈手软:“将骰子纸牌一并烧毁,所有的钱入官,分散与众人。将为首的每人打四十大板,撵出去,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各打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清厕行内”。此举何其干脆,何其英明!
贾母世事洞明,见多识广,评戏曲一套一套,观点不仅鲜明,而且很有创见。她还惜老怜贫,同情弱者,对前来“打秋风”的乡下婆子刘姥姥很是关照;对清虚观挨了王熙凤一巴掌的小道士十分怜惜。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贾母一贯主张娶林黛玉。但作为宝玉母亲的王夫人一直不喜欢林黛玉,于是写信给贵妃娘娘贾元春,让元春给贾母施压,以促成二宝成婚。
作为一品诰命夫人的贾母实在无可奈何,只好委屈顺从。贾府因贾赦交通外官,王熙凤放高利贷而被抄家以致衰败,贾母痛心疾首,自责失察之过。临终散余资明大义,表现了一个大家长的高风亮节。
不畏强权、兴利除弊的贾探春
贾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生的女儿,是贾府的三小姐。她生性好强,因为母亲赵姨娘不明事理,嫉妒心重,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惹是生非,一个主子有时和丫鬟们撕打在一起,使探春觉得很没面子。加上她庶出的身份生怕别人小瞧了自己,宁可与王夫人亲近,也要和亲生母亲保持一段距离,以至于连猥琐不堪的同胞兄弟贾环也不怎么待见。
她虽然和迎春的身份一样,但因为勤奋好学,性情大方,接人待物有主见,深受贾母和王夫人看重,自然也受姊妹们尊重。住进大观园后,她首先发起成立海棠诗社,在倡导比学赶帮好学风,营造诗意人生好环境方面带了个好头。由于她个性鲜明,品貌俊秀,贾府的人无论主子还是下人,都称她是带刺的玫瑰。
文本第五十六回写王熙凤因流产病倒了,王夫人便命李纨和探春暂且代理王熙凤料理家务。谁知李纨偏偏“是个尚德不尚才的人”,所以一应大小事务还是探春料理得周全。尽管二管家吴新登家的故意给探春出难题,但架不住探春打破砂锅问到底,立时败下阵来。特别是在处理舅舅赵国基的丧事上坚持原则,不搞特殊,大大提升了她的威信和办事效率。
面对王熙凤管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春兴利除弊,在大观园具体事务的管理上实行了责任到人的承包制,使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而且引入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丫鬟婆子的工作积极性。此举让王熙凤也暗暗佩服。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宝玉、黛玉、李纨、惜春、迎春皆是逆来顺受,任人搜检,唯独探春义愤填膺,先是对着凤姐等一干人慷慨陈词:“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可知咱们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接着对狂妄至极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
探春知道,这次抄检大观园的愚蠢举动,看起来是王熙凤领着一帮有体面的婆子们进行的,但是如果没有邢王二夫人的支持她们是绝对没有这个胆量的。这里表现的就是贾探春不畏强权的巾帼英雄品性。汉有昭君和番,唐有文成公主进藏,都是朝廷无能平边患,拿年轻貌美的女子做筹码,以和亲的办法缓解边关战事的案例。而“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贾探春也成了清王朝边关战事吃紧的交易品。贾探春是一个有志向的非凡女子,在国家危难之际,她义无反顾选择了牺牲自己的青春,和番远行。
八面玲珑的巾帼英雄王熙凤
王熙凤乃贾琏之妻,王夫人之内侄女,荣国府的管家。王熙凤没读多少书,但为人处世能说会道,精明能干,堪称巾帼英雄。文本中通过冷子兴之口说她“模样标致,言谈爽利,心机深细,竟是男人万不及一的”。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后她也随之闪亮登场:“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闷,这里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正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头围拥着一个珠光宝气的女人,从后房门进来。”这就是王熙凤。
贾母在贾府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有她在场,像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等皆敛气屏声,小心伺候,唯独王熙凤是个例外。因为王熙凤不仅处事精明干练,而且说话风趣幽默,经常逗得贾母开怀大笑,因此深得贾母喜爱,于是对她额外宽纵。“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是对她的真实写照。王熙凤的办事能力在协理宁国府,处理秦可卿的丧事一节得到了充分展示。在贾珍眼里,王熙凤自小有杀伐决断的天赋,在荣国府当管家后经过历练越发老成了。王熙凤也信心满满,巴不得在宁国府出彩出彩。
宁国府在贾珍的管理下向来粗放,王熙凤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接过贾珍递过来的对牌对宁国府的问题作了分析: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是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是需用过废,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黔束,无脸者不能上进。面对这些问题,王熙凤早胸有成竹。次日,她卯正二刻便来宁国府抱厦大厅坐定,召来府内大小仆从点视训话:“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置。”说完就事无巨细一拨一拨分派任务,交代责任,宣布奖罚措施,让众人心服口服。
第三天卯正二刻再过来点视时,只见男女两班列齐,只有迎送亲客的一人未到。凤姐即命传来问道:“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来得早,只有今日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王熙凤命他跪着,处理完手头的几件急事之后回过头来说:“本来要饶你,只是头一次宽了你,下次就难管人了。”登时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革他一月银米。”凤姐接着又道:“明日再有误事的打四十大板,后日的打六十,有爱挨打的只管误!”窗外众人听了,才知道凤姐的厉害,自此不敢偷安,兢兢业业,执事保全。
王熙凤的八面玲珑,精明干练在贾府的日常生活中多有展现,让人无不佩服。但她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管家,秦可卿托梦交代给她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未雨绸缪,永保无虞,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工给之费;将家塾亦设于此......日后便是有了罪,凡物皆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一旦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之事从未上心过。反而她的贪婪、阴毒、图财害命却成了贾府被查抄的原因之一。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阆苑仙葩,神仙一样人物,“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薛宝钗通身富贵,知书达理,温柔娴淑,美丽无比,是人见人爱的才女。史湘云才情过人,冰雪聪明,纯真憨厚,楚楚动人,也是让人见之忘俗的美女。还有袭人的温柔和顺,晴雯的任情率性,紫鹃的聪慧真诚,平儿的能屈能伸,鸳鸯的意志坚贞,小红的善于变通等等,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就连村妇刘姥姥在曹公笔下也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典型。这就是《红楼梦》让古今中外学者爱不释手的原因。

范瑞琦,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大专文化程度。曾担任过清水县原泉小学教导主任,西关小学校长,县教体局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现任清水县红学会会长,甘肃省轩辕文化研究会理事。从事教育工作近四十年,撰写教育论文百余篇,其中有四十多篇在全国及省市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有2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及省市奖励。曾获得省级骨干教师称号,两次获得天水市园丁奖,被天水市政府聘为督学。2013年以自己教育论文为主的《求索》文集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一生酷爱写作,2012年担任清水县红学会会长以来,负责主编红学会会刊《清水红楼》共1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