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二十六)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3个月之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统帅的桂系败北。两个人被迫下野。
蒋介石宣布,把桂系全部军队整编为一师一旅,(原有4军、7军、14军等数量庞大的军队)剩余的武器全部解缴中央,并要同为“新桂系三杰”之一的黄绍竑将李、黄押解来南京国民政府。
虽与李、黄有矛盾但是亲共反蒋的黄绍竑不愿屈服于蒋的高压,辞去广西省主席,只担任了一个两广编遣区副主任。并拒绝老蒋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
29年7月,桂系的重要将领俞作柏担任广西省府主席,他上任伊始就任命他的表弟李明瑞担任两广编遣区的主任。两个人掌握了广西的全部军政大权。
老蒋只知道俞作柏与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有矛盾,却不知道俞作柏、李明瑞早在北伐战争时期就与中共关系密切,一直在支持工农运动,一直寻求与共产党合作。
果然,俞、李一上任就决心反蒋(没有公开),并主动寻求与共产党合作。
欲反蒋保全广西就得有武装,他们先是收编桂军残部,组建教导总队和几个国民警备大队。
得知了广西方面的意图,中共中央派遣了中央苏区秘书长邓斌(小平)作为中央全权特派员,代表中央和广东省委去与俞李接洽。
同时,中央派龚楚、陈豪人、张云逸、李谦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工作。
广西国共合作之后,俞李暗中做了大量进步正确的工作,释放了国民党监狱中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命共产党员张云逸做南宁警备大队大队长兼教导总队副总队长,任命俞作柏的胞弟、共产党员俞作豫为南宁警备第五大队大队长。承认工农革命运动的合法性,公开支持韦拔群的右江农民军,并打开南宁军火库,将武器分发给几支新成立的部队和右江农民军。
9月中旬,在邓斌等的主持下,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按中央决定,中共广西省委改为广西特委,隶属广东省委领导。
一时间,广西的革命形势轰轰烈烈,一片大好。
但俞(作柏)李(明瑞)不顾中共邓(小平)代表的“时机尚未成熟”的苦苦劝说,坚持要马上就与蒋介石公开分裂。
10月初,俞李在南宁公开通电反蒋。同时,他们联系正在广东的张发奎,要与他合兵一处起兵讨蒋。
奈何老奸巨猾的蒋介石早就有准备,他已经派出大量细作眼线到广西,将俞李的所作所为掌握得清清楚楚。而且也已经备足了黄白之物,暗中将俞李属下重要的领兵将领一一买通。
结果,俞李和张发奎的部队还未到湖南,军中已经发动了兵变,大军尚未接战即已溃败。
无奈,俞作柏只得逃出虎狼之地,逃往香港躲避杀身之祸。而李明瑞则潜至左江的龙州等待时机。

十月中旬,邓斌、张云逸率所掌握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的两千人马离开南宁,于22日抵达右江重镇百色,部署武装起义。
28日,张云逸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驻奉仪的反动的警备第三大队,打垮了各地的反动武装,进驻右江。
俞作豫的第五警备大队则开赴左江地区,与当地的农军合作,准备起义事宜。
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叫恩隆。史称恩隆暴动。
那天,敌警备三大队的大队长熊镐仗着自己一身武艺,公然自己找上门来逼张云逸“交出地盘”,张云逸利用了敌人的嚣张和大意,布置了一场瓮中捉鳖的好戏。
张云逸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酒宴招待熊镐。酒至半酣,张云逸一个眼色,熊镐的几个在另一桌大吃大喝的卫兵就被人围住把抢下了。熊镐正要掏枪,忽然腰上被一支冷冰冰的枪管用力地顶上了。
他一回头,看见一个怒目而视的少年正用一把大张机头的驳壳枪顶着自己的后腰。少年怒喝:“别动!动就把你打成筛子!”
这个自恃武功高强百步穿杨的敌军头目也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
生擒敌酋的少年就是当年只有15岁的李天佑。
李天佑后来成为了我军身经百战的著名战将,20岁就当了红三军团第五师师长。
平型关大战是他打响了围歼日军的第一枪,1949年就与同为红七军战友的莫文骅担任了四野13兵团的主官。1955年在北京怀仁堂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天,右江开阔的江面驶来几条大船,在一个叫做“二牙”的码头停了下来。当大船靠岸的时候,一支支崭新铮亮的步枪机关枪被蜂拥而上的农军战士们从船上卸了下来并迅速装备到了每一个战士手中。
最后从船上卸下来的居然还有需要三五个人才搬得动的重机枪和小钢炮。
到了28日,平马的百谷村格外热闹,原来是一个叫韦天生的青年正在举办婚礼。当鞭炮炸响的时候,青年的堂哥韦天恒凑过来说,鞭炮再多放点,炸响点。
后来,人们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听到了另一种噼啪声,那是步枪和机枪的射击声。
原来这是青年的堂哥韦天恒领着三百多农军配合警备第四大队正在攻击围歼驻平马的警备第三大队的大队部和两个营。
毫无戒备的反动军警顿时就被打懵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解除了武装。
虽然还没有正式举行起义,但是平马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30日,成立中共广西前委(起义后改为红七军前委),邓小平任前委shu书ji记。
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率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和右江农军共四千余人在百色正式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并成立右江工农苏维埃政府,雷经天任主席。
起义的首要任务是歼灭右江的反动武装,其次是由张云逸出任右江督办,接管地方政权。再就是打击地方的豪绅恶霸反动势力并进一步宣传发动群众。
此战,攻占百色县城,毙伤敌军60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300余支,子弹2万余发。
1929年12月11日这天是百色起义成功的一天,也是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1949年广西全境解放,红旗插上镇南关的一天,因此这一天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日。
在打响第一枪的百谷村,86户人家有85户131人参加了红军。在百色起义纪念馆,有3989名有名有姓的红军烈士被镌刻在庄严的纪念碑上。
一个个光辉的名字:“韦拔群、滕德甫、李谦、雷经天、杨金梅、黄治峰、张逸秋、黄秀梅、陈洪涛……”还有在甘孟山战斗中最后抱住敌人跳下悬崖同归于尽的16名红军战士,等等、等等,他们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与日月同辉。
百色起义是我党领导的诸多武装起义中较为顺利的一次,是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的实践。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