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幸福时光
文/三分田
一觉醒来,举目望去,挂在墙上的时钟,已是早上6点钟了,是本人该起床的时间了。从当兵算起到现在算起,已有30多年的时间了,除特殊情况除外,30多年间始终如一,都是这个点起床,这也是在部队十年的军营生活养成的习惯,习惯成自然。
今天早晨同往常一样,醒来后伸了伸懒腰四肢就起床,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做饭,现在好了。做饭用的是电磁炉,又干净又快捷还省时。特别是近几个月来,早饭更得“应时把道”。因儿子和儿媳得按时上班(冬天寒冷,早餐有时儿媳赶回家吃),特别是儿媳,是教师,早自习下了课还要赶回来吃早饭,一刻都不能耽误。当教师的都有体会,准点准时,时间观念强,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及家长负责着想,更是教师的责任。儿子的班也很紧,公检法队伍上班,整天没早没晚无规律,没办法。他们的职责就是保一方平安,更何况他们年轻人有上进心,事业心强不甘心落后。看到他们这样做,做父母的感到很欣慰和高兴,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年轻人嘛,就得高标准严要求,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
按正常年份相比,今年(2009年)的雪来的早,雪大,也很突然,让人们始料不及。气温比往年低,每年的冬季来临之前,我都要把父亲接到城里来过冬。城里有暖气,比农村暖和些,老人最害冷,冷了就很容易出毛病,所以冬天有我和爱人来照料老人家,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到农村老家。有我三个哥哥、三位嫂嫂照料,我的老家离县城也就是十几里的路程也很方便。

今天早上,有一段小插曲顺便交代一下。我刚刚把早饭做好,准备喊起梦香中的儿子和老爸起来用餐,这时上早自习的儿媳也回来了。我推开父亲的房门,突然一股难闻气味扑鼻而来。这时老爸正端着尿盆准备倒尿,我仔细望去,尿盆里的尿所剩无几,再往地上一看,尿液正沿着墙根边流淌。我急忙赶到卫生间,抄起拖把开始清托地上的尿液。我随拖地随唠叨,总算清理干净了,还不停地埋怨;在厨房的妻子听着我唠叨不高兴了,当面批评了我一顿,我理解:因我老伴是一个传统妇女,又是教师,通情达理,非常孝顺,恐怕老人听到了难过。再就是怕准儿媳听到影响不好,我心里也是明白的。我心里很清楚,我很了解父亲:他老人家是不会生我的气的,知子莫如父……
小插曲告一段落。全家人开始洗刷,完毕后家人们开始入座用餐。饭罢,儿子和儿媳有说有笑的结伴上班去了,饭后的洗刷就成了我不可推卸的任务,也是自愿的。一切拾掇完毕,我也到了上班的点了。走在上班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今早发生的这一切,我的情绪是有些浮躁,牢骚过重,应该反思,深刻检讨。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实不应该如此说话,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此类的事情发生。 人们常说:孔子活到七十三,孟子活到八十四,我父亲到新年(2010年)就八十四岁的高龄了,老人家身体还硬朗,自己还能照料自己。闲暇时,他还写写毛笔字,练练手劲,自找乐子。父亲小时侯曾经念过私塾,《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等都略知一二,也算老“四书”了。论毛笔字,我们兄弟几个都不如老人家。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的生活照料各方面等等都由我们来侍奉,十几年来,并没有给我们当儿女的添多少的负担和麻烦。养儿不孝不如无,庄稼不熟不如荒。就算是老人家有一天不能动了,床前床后、盘上盘下侍奉也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老人家辛劳一生,吃孬的、穿破的拉把我们成人,二老付出了一生的精力,感谢双亲给了我生命、给我的一切。

想想我们这一代,虽然赶上了三年(一九五八--一九六〇年)自然灾害的生活困难时期,总归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成长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比父辈们幸运幸福多了,就是有困难也是暂时的、有党,政府,解决起来容易的多了,我们知足吧!将心比心,不养儿不知父母辛,一是生咱的,一是咱生的,都得管,是义务更是责任,是人生延续不可缺少自然规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 享受天伦之乐,一家人有老有少,有说有闹,其热融融,暖暖的气氛笼罩着一家人,岂不乐哉!
在这里,我祝愿天下的儿女都有颗仁爱、爱人之心,善待老人,至善尽孝。生活贫富不是理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老人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让全天下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的乐,老有所安,颐养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