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学诗札记(1011一1020)
学诗札记(1011)是的,我从不否认,我早已望见了那里,而且也深刻地体验到了那里的存在以及众多的可能性。然而,童年很清楚,我只能满怀深情地踮着脚尖眺望,恐怕永远也无法真正抵达。
学诗札记(1012)坦白地说,文艺评论其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活计”。那些经典艺术作品其文字本身“说”得已经够多的了,足以令吾辈缄默。不是吗?!我说,纯粹是因了挚爱和敬畏,可能还包括无聊吧。此外,恐怕就只剩下可怜的所谓解诗学或称为诗歌美学了。

学诗札记(1013)现代诗创作灵感对诗美呈现至关重要。所谓“灵感”,童年曾有个相对比较简单的说法:灵感即顿悟,是人类思维活动若有神助的创造性(智性)发现。灵在先,感在后,只有在内部的感知与外部的灵气完美契合并生发化学反应的时候,灵感才有可能产生,其稍纵即逝,强求不得。请看:德国画家保罗•克利撰写的《诗意》:
海
波浪在海水上
一只船在波浪上
船的甲板上,有个女人
女人的旁边有个男人
德国画家保罗•克利,这位混血、浪漫且神秘的天才艺术家,终生视自然界中隐藏有某种不可思议的法则的体验性诗人和杰出的造型大师,其生前被公认为对现代艺术史作出巨 大贡献的人。
作为一名职业画家,克利画风凸显两种倾向性:其一是“分解平面几何”;其二是“色块面分割”。作为一位体验性的个性诗人,其语言简洁、干净、朴实、唯美,在艺术性极强的诗的空间,传达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诗意与平衡,传达一种形而上的思想与用肉眼看不见的“被遮蔽了的世界 ”(生命力、禅意、美的愿景等)。在该诗中,海、波浪、船只、女人和男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小自然;诗的画面简洁到铲除一切多余的“正式元素”,而运用最经济的笔墨”更多的强调“内容”。海、波浪与船以及甲板,是一组“平衡”;人与自然(海与船上的女人、男人又组成一个新的“平衡”。从中,让受众身临其境,感悟到一种经过诗人“点化”了的美。自然界中的一切,都 有生存的法则,我们没有很好地(艺术性)去发现或顿悟它们,更没有深入细致地去研究。我们都知道,海,这个意象,在西方常常隐喻死亡。这里,诗人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细品几遍之后,大家是否可以感觉到诗中传递出一种颇具创造性的“诗意”——自然界中存在永恒的美的对称法则,比如说人与自然、死亡与生命、男人与女人、个体与整体、上帝与魔鬼、门外汉与艺术家、阴与阳、正与反、庄与谐、明与暗、内与外……等等。
说的这里,我想再次强调我的观点,其实,品鉴现代诗说白一点,受众就是在“填空”。问题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在于“空”的繁简,甚至不在于“空”的物理意义上的大小,而在于这个“空”能否唤起受众(接受对象 )的内心的新感觉、新思想、新视角、新体验、新世界……
诗人在诗中,其实是扮演着“解说员”的角色。然而,更困难的是,这个“解说员”,只可“点到为止”。
在这首精短的诗歌中,诗人的灵感表现在那里呢?
请注意看:灵气的外在显现最初是浮悬于“波浪在海水上”,继而很自然平滑地“带出”——“一只船在波浪上”;写到此,其实,大家可以品味到创造性灵感的生成初期“萌芽”。
就灵感而言,一般包括艺术灵感、科学灵感、及创造性灵感等。倘若按照灵感的出现时间和频率来分析,又分为一闪即逝的瞬时灵感和艺术家/专注于某一项或某一类别活动时而突然 产生的即时灵感。曾有不少学者认为”灵感是人通过对大量信息材料做自动思维之后的积淀与升华,是直感与顿悟。因此,灵感是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的。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量和经验比作 金字塔,那么灵感则产生于金字塔的尖端。”我基本同意此说,但,需要强调的是,灵感的模糊性、自动性、随机性、复杂性、梦幻性、游移性、偶然性、个体差异性等。假如诗人仅仅停留在灵感的酝酿期表层,那是很危险的(当下,有太多的伪诗人,写东西只是浮游在灵感的边缘“打炮”!然而,深谙艺术创作之秘笈的克利,采取极简朴淡的自然笔法,同时凭借象征主义、印象派、立体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多元艺术表现手段,简练且巧妙地在结尾完成了诗美呈现:
船的甲板上,有个女人
女人的旁边有个男人

学诗札记(1014)好诗都有难以尽言、“达诂”的诗性之美。遗憾的是,当下许多诗家太精明了,总想把每个文字都表达清晰。
学诗札记(1015)我喜欢品读那些既具有丰腴诗性感觉,又不乏人性和神性魅力以及故事情境的现代诗,比如博尔赫斯的《雨》、里尔克的《秋日》、洛夫的《金龙禅寺》、于坚的《河流》、昌耀的《日出》、乔延凤的《海宁潮》、海子的《亚洲铜》、安遇的《两个人的下午》、陈先发的《前世》等。这些堪称经典的分行文字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这些文字对我灵魂的“重伤害”此生怕是无法治愈了。

学诗札记(1016)要颠覆,不要保守;要分裂,不要同质;要粗砺,不要反复打磨;要矛盾,不要四平八稳。听得懂的,全是当行者。
学诗札记(1017)好诗都是核弹头,在心灵深处瞬间便会产生“核裂变”反应。
学诗札记(1018)总是有人把写诗看成是纯粹私人的事。这看起来似乎挺合理的,实际上,那是一种愚钝,更可笑。诗人啊,大度些、再大度些,可以吗?

学诗札记(1019) 艺术呈现自然中最本真、最野性、最永恒、最生命乃至最神秘的东西。

学诗札记(1020)极力漂白社会生活包括精神世界是诗人容易犯的不可宽恕的罪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