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高歌向前
文/孙雪花
藁城人民医院的会议大厅灯火辉煌,2018年医护工作者新年元旦联欢正进入高潮。“红岩上红梅开……”《红梅赞》独唱,那清亮,悠扬的歌声,深情的眼神,自然的动作,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她高高的个子,一袭红色长裙,有神的眼睛配着白边眼镜,文静的外表下,透露着坚毅。她是刚入职不久的一名儿科医生——郝敬丹。人们记住了这个果敢,有个性的小姑娘。她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要像红梅一样,靓丽着自己的青春!
2021年元旦刚过,藁城小果庄村新冠疫情爆发了。封村,封城。藁城的父老乡亲们笼罩在阴霾惶恐之中。看不见的病毒搅得人心惶惶,藁城人民医院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她是逆行的白衣天使,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穿上封闭的白色防护衣,戴上防护面罩。脸上的勒痕,满身的汗水没有吓倒,她冲锋陷阵在第一线。将近两个月的坚守,迎来了解封的日子,人们欢呼雀跃,感谢医护工作者的奉献。
晋州需要支援时,她——郝敬丹又出现在增援的大巴上。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在政府的得力防控下,逐步清零。可疫情远没有结束,奥密克戎,德尔塔病毒在西方国家流行。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她又第一个报名,她是支援冬奥的医疗队队员。2021年冬末的张家口赛区,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料峭的寒风,吹起雪粒,打在脸上生疼。藁城人民医院支援冬奥会的汽车行驶在张家口地区崎岖的山路上,送行的人们渐行渐远,只剩下郝敬丹和一名护士,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感到了一丝惆怅和孤寂。低头思故乡,然后她昂起头,欣赏着车窗外北疆的风,在雪粒的流动下都变得有形了。一种新奇,一种美,一种精神,甘愿奉献!到了赛区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她听从安排,认真负责,寒冷挡不住她工作的热情。核酸检测,消毒防控……步步到位,毫不马虎。外国友人过来采访,为她竖起大拇指。她也上了国外的电视和手机,作为助力北京冬奥会的中国人,自豪又光荣。她是一朵红岩上盛开的红梅,把馨香散播在祖国的大地上;她是美丽的白衣天使,为人间解除着病痛;她是抗疫战线的勇士,她是藁城区支援北京冬奥会的唯一的女医生。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就要开始了,为了运动健儿的安全,为了国人的安康,为了中国北京冬奥会的完美展现。她毅然舍家离开亲人,离开故土,到北疆张家口过了个不一样的春节!
她走到哪里都是一团火,温暖了大家,照亮了前行的路。她是把安康幸福带给大家的安琪儿。她是雪中的红梅,傲然怒放在白雪皑皑的北国山巅。
看到国家体育馆内为冬奥会幕后人颁奖,她是格外自豪。虽然不可能到现场,可看到颁奖的一幕,她也是非常激动,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人生的经历多了精彩的一笔。扎扎实实,不骄不躁,她用自己学到的本领为人民服务,为病人解除痛苦,这是她小时候就有的理想。她一路前行,唱着红梅赞歌,用自己的行动实现着理想和抱负。
正是:临危涉险不退缩,丹心热血写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