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育院里的洋娃娃
一谨将此文献给洋娃娃和过六一儿童节的中国娃娃
作者/高凤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938年3月一1945年8月的中国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苦难深重。最可怜的是儿童,他们的父母有的在枪林弹雨中死去,有的跟随大部队南下。
战争年代革命队伍出生的孩子无力抚养,有的寄养在民间、有的失踪失联、有的病亡夭折、有的流落街头……
为了让这些革命军人和革命烈士以及在战乱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们重新有个家,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大后方,历尽艰难险阻,在党和政府及老百姓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先后建立53所儿童保育院,收容保育难童3万多。
在旅顺保育院里有个金黄的卷发、碧蓝的大眼晴、高高的鼻子、红红的小嘴、皮肤白嫩、穿着长裙、大约5岁左右的洋娃娃。她美极了,简直就是童话世界里的美丽公主。
洋娃娃虽然只有5岁左右,她的身高和7岁的孩子一般高,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令人惊叹不已,她喜欢喝牛奶、吃面包,可是保育院的条件有限,洋娃娃喜欢吃的东西少之又少。洋娃娃并不挑食,也不厌食,又勤快又干净,情商智商高人一筹,保育员和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她。有一次军区首长来视察,一眼就发现了与众不同的洋娃娃,于是喜欢地将洋娃娃抱在怀里,洋娃娃不但没有害怕,还亲切地管首长叫爸爸,首长激动地热泪盈眶,也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人。
生活在保育院里的孩子们,虽然得到保育员们的精心呵护,但是也难免有各种流行病的发生,洋娃娃好像天生有抗体,百毒不侵,基本不生病,还特别抗寒。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天,日本的飞机在空中轰炸,保育院所有人都躲在防空洞里,当人们安静下来后,发现洋娃娃不见了,吓坏了所有的工作人员,怎么也找不到,保育员急得直哭,院里院外找了个遍,结果发现洋娃娃在屋里站着呢!原来孩子们住的床铺都是用木板搭建的,洋娃娃住的木板空隙太大,把洋娃娃掉在了下面,人们往防空洞跑的时候,洋娃娃还在做梦,梦醒时发现屋里没人,就自已爬上来,下地刚要出去找小朋友们,结果大家都回来了!
这时人们又惊又喜,抢着拥抱洋娃娃,保育院院长边哭边说:这要是把洋娃娃给弄丢了,怎么能对得她上前线的父母。
战争结束后,洋娃娃回到了母亲的身边,遗憾的是支援中国抗战的白俄罗斯父亲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
洋娃娃长大以后特别优秀,参加了省蓝球队,可是在一次参加全国蓝球比赛中,被人举报说她是外国人,取消了参赛资格。洋娃娃一气之下退出了省队,回家乡上班,洋娃娃为党工作二十年,始终是领军人物。改革开放以后,洋娃娃自已成立公司,打拼商场四十年,身价千万,扶贫解困做慈善,捐款捐物几百万,洋娃娃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洒向人间都是爱。
——作者简介——

高凤霞,1959年6月出生,满族,作家、诗人,中共党员,多年来坚持业余写作,曾在《中国作家》、《诗刊》、《工人日报》、《北京头条》、《上海头条》、《黑龙江日报》、《党的生活》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篇,其中部分获奖,出版发行文学作品集《尘缘》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和黑龙江图书馆馆藏;主编《绥化政协十年》、《绥化企业家》、《从绥化走出的共和国将军》、《日军侵略绥化史证》等文史资料,其中三部书获奖;曾任明水县文化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兼任县教育局第一副局长;绥化市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兼《绥化政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