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和小说均在《文学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由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行囊》。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编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8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无法刹车》。2020年获得上海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获奖的诗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一首《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如今仍以创作为业余生活。
立夏
佩君
没有意外的绽放
就这样染红了石榴花殇
能否赠时光一个回眸
正午,雨煎熬出场
恰巧吻在
春末的脸颊
那一日我看到天地始交
看到万物争秀
不起尘的风清爽温和
将岁月的颜色慢慢褪走
别说我生不逢时
当初昏时
斗柄指向天巳位
而我已经披上星光
田里蝼蛄的鸣叫声声
岂能辜负赶路人
夏至
炽热而又浓艳的一笔
我该舒展哪里
多么渴望蘸雨当墨写心意
而你为何姗姗来迟
曾记否
你赠给我的那把折扇
挡住三寸日光
应验伏天的药引子
看我多么慌乱的神色
何以消烦暑
谁打量
夏至人未至
一盅陈皮老白茶
也温和了麦子的气性
而江南的梅季
不会写给浪漫
半夏
这世间
总有一物降一物
生姜做伴
暖胃只求红颜
五月夏半
别说一厢情愿
湿润的土壤岂能畏干旱
谁与你相约盛开
我抱枕入眠
等待花序灿烂
在山野溪边读浪漫
在屋前窗后听呢喃
以未晚的相逢降服于你
换回锦年
夏枯草
谁植下紫色的情种
一棵果穗
掩饰不了以往的从容
独自枯萎
而我在娇阳下
折叠隐痛
联想匍匐根茎的那些事
慢慢才读懂
泪呀是肝之液
伤心处
谁说情难穷
我恰是你心中的繁荣
咫尺雨帘重重
凋零暗涌
你历经夏至
而我更愿意悄然入冢
诗歌写自然节气的道果
今音(雍赓)评论:
其中一枚《夏至》道果有着人物的正面鉴赏情绪。四段十二行用善于比较的手法,让人记忆一个人善行好事和莫问前程的自觉和主动。比如第二段第二行的“你赠给我的那把折扇/挡住三寸日光”便是如此。但是那个给予保证意识的人物,是借“我”来出现并引起关注的,这就是诗歌人物的一明一暗,在小说中也可称为是明线和暗线。
但在诗歌中,却也实实在在有着这样的情况,只不过,在作评论的时候,需要用拓展的眼光去看待这首诗歌,同时也包括任何一首诗。比如看其中的语言张力以及底蕴等。好诗必有善念,就拿这首诗而言,你“我”这两个人物都有善念发起和发出,起始于自身,而出是指投射的面广范围。至于结果如何,这两个人物没有作过多的考虑,这也就符合了莫问前程的说辞。诗歌中乙方的“你”的作用,要比明线中的“我”还要来的深刻,因为乙方主动,
而“我”是处在一个被动和被影响的位置,这也是诗歌在处理手法上的详略和轻重程度处理。比如,“你先行”,而“我”跟进的策略,由四段的形式表现,其中的四,按照观察自然和反映自然的要求从境界上再想提升的话,这就涉及到了“夏至”在季节分布中的作用和地位,比如按照顺势而为的主观定义四,大致上还可以从先天八卦中的震四和后天八卦巽四等多种卦象中去认识和理解,这时候诗歌的道果真正含义就显得更加有意思了。
2022.6.7
作者:陈佩君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 空
萧 潇 秋 秋 胡晶清 施国标
评论:今音(雍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