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要靠谱

文/屈军强

不失信,以诚相待尽职尽职
不玩计,正直立身爱人和乐
不作恶,心底善良助人结缘
不狂傲,有功不居宠辱不惊
不自私,宽容无怨有情重义
不攀比,知足常乐安静福慧
不心累,随缘放下淡泊名利
不空谈,实在做事敬业奉献
不虚伪,无贪无嗔坦荡真诚
不丢情,岁月静好感恩不断
不懒惰,勤奋好学喜种福田
不忘恩,饮水思源惜福知恩

生活随笔

文/何俊锋

风吹浅夏,云轻流年,还未及感念时光,暮春已去,还未及顾盼岁月,往昔已远,浅夏初临,草木初成,清风吹起一叠光影,细细碎碎,于人海间洒落。流云舒卷,走在细柳轻舞的岸边,仿若悠然于世外,又似静待于尘间,等走累了,便席地而坐,遥望那暮山远空间,染霞的夕阳。很多时候,站在风吹的窗前,坐于静夜的灯下,亦或某个低眉的瞬间,那些飘远的时光,那些搁浅的岁月,毫无征兆而来,带着点点眷念,与浅浅而轻的欢喜。

在和风徐徐的路口,我也曾偶尔回眸,遥望流年叠落的光阴,那些浅浅深深的记忆,仿若过往难寻的痕迹,有些让人念怀,有些让人叹惋,而有些已浅淡不见,消散在记忆的长河里。风吹浅夏,云轻流年,我在往来的人海间,拾起一抹斑斓,等它细碎而静的流转,等它悄然无声的落地,再寄于风中,捎去往远方的天际,心眸所念的地方。

寄语明日高考学子

文/杨达

莘莘学子寄今朝,
成竹于胸向目标。
苦战寒窗多少载,
辛熬酷暑万千宵

孙山之外休惭愧,
金榜题名莫自飘。
盛世英才须努力,
人生得意竞折腰。

陕西省凤翔区艺术家楊达先生接受国家级媒体专访

文/周原翁

陕西省凤翔区书法诗文艺术家杨达先生艺术创作硕果累累,成就斐然,其艺术人生事迹于2022年6月6日被国家级媒体《中华英才》平台以独家专访的特别方式隆重推出,这是对杨达先生艺术成就最权威的认可与褒赞。而且他的肖像照片能与黄永玉、韩美林等国宝级的艺术巨匠排列在一起,足见他艺术创作是何等的重要。杨达先生成为国家级的艺术大师,他不但是凤翔区诗联书画界的自豪与骄傲,更是陕西文艺界的自豪与骄傲!让我们向杨达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愿楊先生身笔两健,艺术之树常青!

2002-6-6于成都

盛夏随笔

文/何俊锋

当盛夏的葱茏,绿意婆娑着的季节的炽热与忙碌时,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颗安静的心灵,是心予炎夏最舒服、最美好的清凉时光。一书氤氲相伴,一卷书香在心,可近古意,可入新境,所谓“文章是案头之山水”也。知历史,方能向未来。读史鉴今,史书的厚重绵长,正好与夏日的热烈之长相契合。绿荫盈夏,捧书而读,晨有花香鸟语,午见荷莲娉婷,夜伴蝉鸣萤火,读史以静心,史书番心悟,文字舒夏,清凉于时,于史醒世,史伴成长。让心安静于夏的热闹与热烈,静读良书,与书善交,留心间思悟与谦逊,阔行间视野与格局。谋生谋爱于人间烟火,既有颂词诗吟的风雅,亦明心怀天下的匹夫之责。俗话说: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于夏的热燥中,静以读书,予夏清凉,予心清明,是一种热爱,更是一种情怀。大自然的成熟就是瓜熟蒂落,人的成熟也一样,心智中真正熟透了的东西,都会从身上离去,不再有残留,人会因成熟而变得自由和轻盈。于夏读书,绿荫之下,有花开荼靡时,大自然顺序而为的季节之美;静读之中,有浸润人心顺其自然的省己醒事的哲悟。书香在夏的炎热下慢煮时光,氤氲岁月里文字的轻盈与心灵的厚重。静心以读,舒夏清凉。梳理读书带给思想的思悟,分类书香给予心灵的各种沉淀,滋养灵魂的升华,让生活在季节的热闹与繁华中,书香萦绕,丰盈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