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湘西南苗学研究工作的领头雁
—记湖南省城步县苗学学会会长吴扬勋
陈芳菊(苗) 雷学业(苗)
吴扬勋,中共党员,苗族,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金水村人,1954年元月生,大专文化。1970年10月至1972年元月赴湖南怀化地区参加了湘黔、枝柳铁路会战。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在二十八军服役,多次被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1978年因工作需要以兵改工后调入八十三师后勤部营房科工作。1980年从部队转地方回湖南城步县药材公司工作,1982年调入城步西岩区公所担任办公室主任,1984年任金水乡乡长、党委书记,1988年任花桥乡党委书记,1990年任清溪区区委副书记、区长。1988年起连任第五、六、七、八、九届湖南省邵阳市人大代表。1992年任城步汀坪区委书记,1994年任县经委副主任,1997年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2001年被评选为全国民委系统“三五”普法先进个人,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推荐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5年任县政府助理调研员,并相继担任县“四十五庆”、“五十大庆”、“五十五庆”筹建工作,均获得圆满成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14年退休。
民族群众工作的“孺子牛”
吴扬勋同志出生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金水苗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苗家汉子。他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基层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同胞充满热爱之情。1990年担任城步县花桥公社书记期间,城步与武冈周边因山界纠纷,发生过大规模的械斗事件。为了平息事态,吴扬勋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事发地找乡村干部协商解决纠纷,全力制止纠纷,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将个别故意搬弄是非、制造矛盾、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绳之以法。在市委、市政府牵头组织的山界纠纷谈判会上,双方做出了让步,平息了纠纷,保证了双方人员来往、交流的安全,维护了两县苗汉之间的友好关系,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铺平了道路。

担任湖南城步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时的吴扬勋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乡金东村与广西龙胜县芙蓉村交界,仅一桥之隔,桥南是龙胜马蹄乡,桥北是城步五团乡。1991年冬,马蹄乡两个村民进入五团乡偷牛,被群众抓住,捆在电杆上,当时现场一片混乱,不幸造成伤亡事故。马蹄乡召集了几百人,涌入村庄,打、砸、抢一片混乱,把尸体和受伤人员抢了过去。之后,双方在桥头设卡,轮流站岗,谁也不许超过桥中线。双方提心吊胆,互不安宁,群众怨气很大。1992年春节刚过,吴扬勋同志被任命为汀坪区委书记。他上任伊始,就和区长一道从龙胜的江底乡转道进入马蹄乡政府,与当地领导认真分析双方的矛盾所在,寻求解决办法,平息矛盾纠纷,促进两省区群众来往。经过反复沟通和磋商,以及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双方政府和群众都诚心诚意化解矛盾,握手言和,恢复正常往来。肇事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当时湖南城步汀坪区的“双两大”种植推广很好,广西龙胜马蹄乡党委政府组织村组干部前来五团乡学习经验,以增进民族团结交流。汀坪区委安排区乡干部扎实做好接待工作,布置场地,书写张贴欢迎标语,精心准备了文艺节目,开展联谊联欢工作。这次访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双方增强了信任,进一步融洽了苗壮民族感情。此后,双方友好交流访问成为常态,传承至今,再未发生边境纠纷。
苗学研究队伍的领头雁
苗学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她的研究对象有关苗族的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科技、人口、医药、建筑等等。包罗万象,囊括了苗族社会的方方面面。

图为吴扬勋同志(右二)陪同时任中共城步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宪同志(右一)调研城步汀坪乡刘家界瑶族酒粑节(杨凯焱供图)
从本世纪初开始,省(区)、市、县各级苗学会在我国西南地区相继诞生,遍地开花。2013年10月29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召开苗学学会成立大会,湖南省苗学学会、邵阳市民宗委和城步县委、县政府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学会领导班子,通过了学会章程。吴扬勋同志以高票当选为城步县苗学学会第一任会长。
担任县苗学学会会长以来,他将多年来领导全县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带进了苗学研究组织,使这个群团机构焕发出蓬勃生机。
坚持党对苗学会的领导。在苗学会建立了党支部,定期研究学会的重大活动,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重要工作主动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使学会工作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凡是苗学会开展调查研究、学术交流和成果出版等工作所需经费,县政府都予以大力支持。

图为吴扬勋同志(中)携城步县苗学会副会长曹正城(右)、秘书长杨凯焱(左)出席贵州省社科院举办的苗族文化研讨会(杨凯焱供图)
积极组织调研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苗族习俗、饮食、建筑和非遗文化与苗医苗药、语言文字以及精准扶贫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丰硕的调研成果,被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用,重要成果还形成专著结集出版,有的在全国、全省苗学学术会议上交流探讨,响亮地发出了城步苗学界的声音,赢得了国内苗学界的好评。
激发会员干事创业活力。湖南城步苗学会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学习、调研、学术交流和激励制度,激发全体会员干事创业活力。城步苗学会会员分布在全县行政、事业、教育、医卫、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他们在做好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苗学研究工作,在各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广泛交流,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形成成果,回馈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十年来,该县苗学会会员精心撰写的《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对于湘桂黔边区苗族习俗的调查与思考》、《湘西南苗族传统建筑的价值与保护路径》、《精忠报国的南方杨家将》、《试论城步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城步乡村旅游产业的探索之路》、《城步苗族生活风俗苗绣图》等等论文,以其主题新颖、视野宽阔、思路明晰、结构严谨、语言细腻、文笔生动、研究领域独特、贴近时代要求等优势,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五溪杂志》、《邵阳日报》、湖南红网等媒体发表,并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湖南省苗学学会、贵州省苗学学会等历届学术年会上交流发言。尤其是会员雷学业、刘学用2014年完成的研究成果《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在《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整版发表,获评湖南省政协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湖南省社科联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该理论成果被国家民委和湖南省民委采用,为国家层面决策设立武陵山片区进行集中扶贫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半路出身的“土专家”
吴扬勋同志一直奋战在湖南城步民族工作的领导岗位上,直到退休后才有空闲潜心研究苗学工作。起步虽迟,著述颇多,涉猎广泛,观点独到,体现了一个苗学研究工作者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被誉为半路出身的“土专家”。

图为吴扬勋同志(左三)与湖南省苗学学会现任会长罗康隆同志(左四)共同出席苗学年会。(杨凯焱供图)
他对苗族社会的政治生活颇为关注。作为土生土长的苗族干部,吴扬勋同志对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充满感激之情,对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有切身体会。他在论文《浅析苗族干部的成长因素》中,总结分析了苗族干部成长的三条“铁律”,一是离不开党的民族政策;二是离不开党组织培养;三是离不开群众支持。他认为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是振兴民族地区的希望,是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重大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激情。湖南城步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吴扬勋同志密切关注扶贫攻坚工作,并对自己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刻思索,向县委政府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他持续发力,接连撰写了一系列扶贫题材的论文,如《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的返贫现象与对策》、《解决城步脱贫攻坚冲刺中难题之我见》、《浅谈苗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扶贫攻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等。他认为,苗族地区的贫困现象是长期以来积贫积弱造成的,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严重,还有山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守旧落后,固步自封,不求大变,小富即安。改变贫困面貌,加快脱贫步伐,关键是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机制,改革观念,要改善基础设施,改造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要积极发展生产,引进开发项目,实现劳动就业致富;要改善干部作风,建好村级班子,培养致富带头人;要健全抗击自然灾害和群众重大疾病保障机制,抵御因灾因病致贫风险。
他对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倾注心血。他常年调查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现象,深入思考保护传承苗族文化对策,认真撰写了体会深刻的调研文章。如《南方杨家将湘楚屋脊“飞山之雄”》、《浅谈城步历代将军文化的核心价值》、《城步杨家将村千年苗寨振兴之法》、《城步打造乡村旅游的探索之路》、《关于苗族春节文化的思考》等等,这些文章充满了历史厚重感和思维理性感,观点新颖、结构严密、分析科学、对策合理,语言文字质朴,以致部分篇章得以在《中国民族报》、《邵阳日报》等媒体公开发表,在社会上尤其是苗学研究界产生了良好影响,好评如潮。(2022.6.6)
作者简介:
陈芳菊,女,苗族,湖南城步县属红旗小学高级教师(退休),研究方向为苗族小学教育和苗族习俗文化。
雷学业,男,苗族,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协四级调研员。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研究学会会员、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邵阳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研究领域为苗族历史、文化、民俗和语言文字。主要著作和代表作品有《城步苗族简史》、《城步苗族建筑文化》、《舌尖上的苗族》、《城步古苗文字的前世今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苗族》、《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研究》、《对于湘桂黔边区苗族习俗的调查与思考》、寨之宝”》等。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优秀作品奖,其中《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研究》获湖南省政协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湖南省社科联2015年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还有诸多作品分获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邵阳市优秀社会成果奖。
推荐阅读:雷学业的苗族风情故事
点击文字-雷学业作品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