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里的世界在摇晃
虫二
月光清澈,眼下的一泓月色很诗意。微笑让口罩掩盖了,可以暂且搁下的孤独,在保持1米的距离中感受到同样的情绪,顾忌和约束成为此时的默契。过往月光下的幽静和春梦成为过往,如此深夜,几十号人,几百号人排着队,内心的空洞与巨大的虚无,如高楼下的影子,不知道该如何从抑制中解脱出来。
天空那颗最好看的星,是美女的眼睛吗?往前挪一步,就闪亮一下,高唐之后无肥女,如今美人都瘦。那些消魂的缠绵只能在自己体内行走,双向奔赴都被叫停...,谁能把爱恨一分为二?
半斤酒下肚,星星在眼前晃动,杯盘狼藉时,似盘古可以开天辟地,酱香中曾经满怀的柔情与故事,足以让寂寞开出灿烂的桃花。醉意,在孤独的深夜,摘下了星星,捞起了水中的月亮。
夜晚终将会过去,硝烟终将会过去,疫情终究会过去。渐渐老去的我们,在黄昏替换剧情。悲情这个词,让天空不再高远,精神肉体突然变得凝重而复杂。
前苏联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 “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研究长寿的学者胡夫兰德说: “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废、惧怕、贪求、怯懦”...。那些看不见的伤口,去哪里缝合?
落日的余晖带走天空最后的狂欢。我在夜晚来临,举起了手中的酒杯,迎接属于自己的盛宴。当美酒流过身体的殿堂,那不甘衰弱的精神肉体,暗示着什么,松开酒杯,放下执念与不舍。夜色下,在头顶开一扇天窗,聆听自然的声音,一边努力去生活。

刘兰玲,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监事、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山里的村庄》,《9月里的荷塘》,《光阴怎能老去》入选南方优秀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