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专题•人猴情未了
文/宋育平
满仓家原来住山外,闹饥荒那年有了他,父辈被饥饿弄怕了,给他起名满仓,就为吃饱肚子,没想到真是验证了谁说的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年两料庄稼就是不够一家五口人吃,无奈,举家从周至哑柏镇搬迁到秦岭北麓山区小汪涧。这里虽然出门不像老家哑柏镇那样光亮平坦,不是爬坡,就是下沟,但不管稀稠好赖却能混个肚儿圆。加之再挖些中药材补贴家用,日子基本上能过得去。
斗转星移,转眼,他们全家在这南山小汪涧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尽管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来,他喜欢挖中药材的习惯没有改变。

那是一个周六的早晨,他不用叫醒孩子们去上学,于是,他背上背篓,拿上他挖药的家具朝后山走去。没走多远,就听见有猴子的叫声,声音很凄惨,他觉得不对劲,三步并作两步,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走去。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只腿部受伤的小猴子。他蹲下身来,查看了小猴子的伤势,爱抚着猴娃,安慰它到:小宝宝,没事的,不要怕,我把你抱回家,几天就会好的。满仓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的抱起猴娃,找到一块干净的石头,将猴娃放在上面,很快取下他的绑腿布,给猴娃缠上,顾不上挖药了,把猴娃抱回了家。他迅速用热水给猴娃冲洗了伤口,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给猴娃上了他平时采的止血药(俗称:马蜂泡)猴娃很乖也很配合,不一会就不叫了。几天里,为了照顾这只受伤的小猴子,满仓使上了浑身的劲头,在他的感召下,富有爱心的娃娃们也喜欢上了这只猴娃,每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他的几个娃娃就起来看猴子,他们喝奶给猴子也喝奶,他们吃啥给猴子也吃啥,不到一个礼拜,小猴子已经好了很多,都能和孩子们跑前跑后的一起玩耍了。特别是到了周末,娃娃们和这只小猴子已经成了最要好的小伙伴,房前屋后,山上山下漫天跑,满仓笑骂娃娃们已经都成猴子了。

小猴子在满仓一家的细心照料下,腿伤已经痊愈了。一天傍晚,太阳快落山时分,他正与小猴子在房前的院子玩耍,忽然走进来四五个人,带头的是个大汉,听口音是河南人,他们说是马戏团的,听说他养了一只金丝猴,他们要买。满仓任他们怎么说也不卖。大汉说:“价钱咱们好商量。给你一万,怎么样?”满足还是不动摇,大汉说:“要不,一万五吧?你要这猴也没用,给你一万五,你打工一年能赚多少钱?要不,再给你加五千,给你二万,咋样?”满仓仍是一动不动,总是俩字:不卖!大汉一看没招,软的不行来硬的,四五个人就端直过来强!这时的小猴子急了,被马戏团的几个人撵的上串下跳,不得安宁。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钩一发之际,满仓大呵一声:“虎子!上!”在房屋周围溜达的狼狗虎子得令,迅速扑了过来,一阵狂咬,吓得那几个河南人拔腿就跑。马戏团的人跑远了,满仓叫回了虎子,小猴子跟在虎子后面,高兴地跳着,闹着,满仓尾随其后,会心的笑着,心里道:“猴子是我们山里的精灵,谁也别抢走它。”猴子没有被抢,满仓心里安稳了很多。
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满仓半夜里起夜,发现狗在院一直在狂吠,他心想,一定是进贼了,他赶忙拉亮灯查看,原来是一只老猴领着几只小猴,蹲在门前不远的地方,一声接一声地叫着,一开始他没有明白猴子的意思,当家里的小猴听见老猴的叫声往外跑时,他忽然明白了,原来是小猴子妈妈来接她的孩子的。他心里说:你也太着急了,我还盘算着这几天就把猴娃交给你呢。满仓自言自语着,把猴妈妈几个“邀”回家,小猴见了妈妈一下子扑到妈妈怀抱里,母子团圆的场面在眼前上演,满仓湿了眼眶,他揉了揉眼睛,又赶快取了把玉米粒,撒向猴群,猴子们欢快的吃着,高兴的在家里耍起了“杂技”。天亮了,孩子们听到动静一个个早早的起来了,满仓向孩子们说明了猴妈妈的来意,孩子们都表示理解,“是孩子都应该回到妈妈身边。”做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满仓决定把猴子放归森林。他们全家在门前排成一排,看着猴妈妈领着小猴子慢慢离去的身影,一家人放声大哭,猴子们走了几步,又返回来,人说猴子通人性,这话一点也不假。孩子们瞬间懂了猴子的意思,立即扑上前去和猴子拥抱,人猴情未了!看到此情此景,满仓又一次湿了眼眶。稍停片刻,猴子才慢慢离去,看着猴子远去的背影,孩子们抹着泪眼,挥了挥手,似乎有万分的不舍…… 
而后,满仓一家便与猴子结缘了,每隔个三日五日,猴子便嘴里叼着核桃来看他和娃娃们,有时把核桃放满窗台;满仓呢,平时也一路走,一路给猴子们故意丢放些“好吃的”。人与猴,就这样相依相伴,安静地在这山沟了生活着。满仓一家不仅爱金丝猴,而且爱山里的一切动植物。原来,娃娃们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去寻找锦鸡蛋,拿回家来炒着吃,虽然它很香,是孩子们的最爱,但是从保护动作爱护环境方面讲,不应该啊!在满仓一家的带动下,大家都做到了不打扰不残害小动物,爱护山里的一草一木,不仅每家每户做到,还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对那些登山的驴友,旅游的人士作起了宣传,爱它们就是爱我们自己,因为它们是人类的伙伴,地球家园中的一员。
后来,林业部门在这里办起了“金丝猴保护站”,鉴于满仓家与猴投缘,让他当起了副站长,他除了养护这群猴子外,还义务的担起了巡游山林,保护秦岭北麓小汪涧生态的任务。



作者简介:送春风,本名宋育平,供职于周至税务局。曾出版作品集《冬天的阳光》《乡间恋情》《吊庄纪事》三部,系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西安市作家协会、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

刊头题字:郭宝庆
编辑:诗韵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