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的美食
今天去李姐家学习,进门就发现李姐在厨房忙活着,她说看见我和丽丽都咳嗽给我们熬了银耳百合莲子羹,熬了一大锅,等学习结束了我们一起喝。
说起来与李姐相识也有些年头了,最初我们认识也是偶然间大家空闲了在一起学点亲子教育课程。她是教师自然是各方面都很出色,写得一手好字,运动起来毫不含糊,甚至连后来自学的中医,刮痧,拔罐,放血都不比专业医生差。如果大家哪里不舒服了,都喜欢问李姐“哎呀,李姐,我肩膀疼”“我怎么头晕……”“我晚上睡不着……”在大家的心里,好像只要李姐在,心里就很踏实。
李姐有着教师的严厉。今天要学什么,你们都得好好学,学完下面再学什么,都安排的的井井有条。你不要想着,这就是业余的来打打酱油!
在李姐的鼓励和鞭策下不爱运动的人也跑去运动了。不爱学习的人也拿起书本了。虽说是业余游击队,大家无论是健康养生还是学习生活感觉还是学到了不少。
要说起来做吃的,我第一个表示头大。我对吃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吃就可以了,所以做菜做来做去,就会炒个小青菜而且只放盐,“酸辣土豆丝”,“番茄炒蛋”“凉拌黄瓜” ……偶尔在网上学个新菜,感觉还不错,可没过两天就忘了咋做了。但是我特别佩服菜做的好的人,一大桌菜,色,香,味俱全说起来也是一种成就呢。
等偶尔和朋友小聚去李姐家玩的时候,发现李姐原来会做那么多好吃的“寿司 ”“披萨”“南瓜饼”“酵素馒头”“糯米藕”……她说她喜欢做吃的,看见别人吃自己做的东西时会感觉很很愉悦,很满足。
“该吃的时候吃,该运动的时候运动,该学习的时候也不能含糊”李姐说着安排我选一本好书,每天读几页。“好好好”我答应着做了个鬼脸说“在李姐的鞭策下我一定会进步不少呢?要不然还想偷懒……”李姐笑笑说“是大家互相鞭策”。
在探讨完学习主题,李姐端上来一盘新鲜的大枣,一盘烤馍还为我们每人盛了一碗银耳百合莲子羹。
椭圆形的枣子已经全红了。她说这是她老公专门从宁夏寄过来的,是自然成熟的,比一般的枣好吃。我尝了一个确实又脆又甜。“烤馍”听说做起来工序繁琐,她说她亲自去看过人家现场制作,“那面团软的都抓不到手里,确实好吃不容易啊!”我笑笑说“你肯定能学会,我嘛就不敢保证了。”李姐笑着让我们喝粥,纯白的粥熬的很是黏糊,百合已经看不见了,银耳也没有了最初的形状,莲子都圆鼓鼓的能看见中间的莲心。银耳百合莲子羹淡淡的甜味,软糯丝滑的感觉入口很是清爽,喝下去很是舒服。李姐说白色对肺好,秋季干燥,我们又有点咳嗽,给我们一人又加了一碗。
说着她又去提了一个装红糖的塑料罐子,罐子里用醋泡满了姜片。“现在人爱吹空调,身体里都有寒气,姜可以去寒,但直接吃又怕上火用醋泡一泡会好很多。每天早上起来嚼一两片……这不是普通的姜,是小黄姜”她一边说着一边就用保鲜袋给我们一人装了一袋。
丽丽说孩子想吃鸡翅,李姐说这还不简单。说着便告诉我们怎么烤鸡翅,怎么考水果披萨,怎么听起来就这么容易呢。丽丽说她回家要立马去做,我想想:听起来是不难,我得看时间,怕一时冲动没做好还耽误了别的事情……
看李姐上次做的雪花酥和卖的一样;做的糯米藕软糯香甜又不腻,我可达不到那个标准。她儿子也说了“妈妈,你别给我送烤鸡翅,要不然我都吃不上饭”;她给女儿送一整个水果披萨,女儿只能吃上一小块。问了才知道都让同学分了,李姐还是乐呵呵的。
她看到哪里有个新的小吃花样,就喜欢去琢磨,做出来可能还比卖的好,因为自己也会去改良。
她学会了云南的米线,河南的蒸面,煎包,陕西的biangbiang面……总之我感觉学做吃的,没有她学不会的。
记得以前一起学习的同伴,大家笑着互相起绰号,让我给每人赠打油诗一首从“牡丹,”“芍药,”“玫瑰”到“玉兰”“桂花”“菊花”几乎每个人都有了,唯独李姐我想不出适合她的。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墨竹最适合她。
我在她家看到过一副用墨画的竹子,那浓淡相宜的墨水画出的竹子清雅温馨。

穆红,女,回族,笔名 伊月儿,原籍陕西,旅居义乌,义乌市作协会员。喜欢徜徉文字间,与灵魂对话。现为笔墨天方平台授权作者;京津沪头条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