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岭山颂

我常常似睡非睡地从梦中醒来,也许内心激励的躁动,也许远处零星的犬吠,也许未竟之事使然。然在梦中,我仿佛见到吉岭山所缀的八景的上空飞舞着冬季的雪花,旋荡着灼灼的闪光。
我干脆要与美的夜色亲吻了!
我于是想探究夜的无穷的奥妙了!
我要被她吞噬了,我庆喜被她吞噬了!而此时,我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的脉动,感受灵魂的召唤,深刻自我的反思……

夜中的吉岭山依然地耸立,全然不屑夜的存在,她伸展着手臂,包揽着整个小镇,抚慰着小镇熟睡的人们。
吉岭山原名大鸡岭,有大小之分,然大者尚存。我想由于“吉”与“鸡”的谐音和意义的不同,被小镇的人们赋予了祥和的内容,而至于溯源的考究,竟也不得而知了。
吉岭山并非名山,在莽莽群山中不过是一个微弱的小点。传说山中有一神仙洞,古有数泉而凝小流,小流而聚瀑流,潺若神龙。大钟镇山,每日鸣响,传闻数十里。可惜吉岭山历数劫难,瀑已渐涸,息为细流;钟亦毁失,无所搜寻;幸有山洞残存。但吉岭山依然顽强的屹立,将她的博爱化为汩汩清泉和流动的清新,滋润着小镇万物的生长。每逢盛夏,数万白鹭云集吉岭山,嬉闹啼鸣,为小镇增添盎然的气息。至于洞宾与果老是否于此酣棋博奕,唯有叩问已逝的古人和传说中的逸仙罢。传说归传说,但只留给后人无尽的神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谁融化了八景的文明,山亦人?已非显其重。然而吉岭山依旧勃然而坚强地挺立,象不屈的勇士和宽仁的慈母,端坐镇南,俯视和见证着八景文明的延续。饱受大山之爱的八景人民感恩于她的无私的赋予和无形的灵性,预备建禅立院光大其貌了。
伟大的包容是一种精神的博大,而吉岭山竟不服精神的伟岸,依旧昂然的挺立,延伸着她巨而长的手臂,包罗着似是而非的一切,并与夜的无穷的笼罩,连成为一个巨人……

黄卫民,高安市八景镇人,1993年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同年9月在八景镇人民政府工作至今。为人正直,个性刚烈,爱憎分明,极富爱心。兴趣广泛,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均有涉猎,犹喜散文,诗歌等。座右铭:包容普惠,淡定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