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庆元
我在上初中时,读了地理和历史教科书上的描写,就使我对于孕育古代中国文明的黄河,发生了一种豪迈的敬仰感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地理上说,黄河之源为青海巴颜克拉山脉的卡日曲,东流经四川人甘肃,过宁夏人内蒙古,穿行陕西、山西、河南,由山东北部而人渤海,可以说黄河穿越了西部的大部分省份。千百年来,这条河被赋子了一种偌大的文化符号,凝结在华夏历史与传统的骨髓中,流动在东方文明的血脉里。以黄河为主体的历史流变,给了华夏民族启示和力量。
黄河聚九天雷霆,凝江海之威,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长河落日的雄浑景象,奔流到海不复返的伟大气势,令人为之心怀壮阔、志气昂扬。滚滚奔流中,它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百折不回,它勇往直前的力量和气势,象征着古老民族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毛泽东曾说过:“你可以蔑视一切,但不可以蔑视黄河。你蔑视黄河就是蔑视我们这个民族。”华国锋生前曾为黄河壶口拱门题词,一边写有“母亲河”,一边写有“民族魂”。这足以见得黄河的凝重、庄严和力量,
每当民族处于危难时期,黄河就发出强大的感召力,人们就能从中受到鼓舞,20世纪抗战的烈火中,一曲《黄河大合唱)激起无数英雄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在黄河两岸,山,举起了刀枪;水,唱起了战歌。千千万万有志儿女在高高的山岗上,在密密的丛林里,子弹射进了敌人的胸膛,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是一段怎样的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啊!黄河成为全民族的认同,成了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
说来真的与黄河有缘,我1970年当兵,当年住的窑洞,就在黄河滩上,与黄河仅有30米距离。在这里一住就是3年零6个月。工作之余,我常在河边与战友谈心,闲暇漫步,伫立在那里仰望河两岸的高山峻岭,更多的是看河,听流水声。3年半时间,几乎是天天看到黄河之水浩荡东去,夜夜听到惊涛骇浪不绝于耳。那奔腾咆哮的黄河水,曲折回环的山川河道,深深地留驻在我的心中,一辈子都不会忘掉。1973年5月9日,我在离开驻地,前往南京工程兵学院进修的那一天,又一次来到黄河边,独自静静地待了一会。此刻,忽然觉得,黄河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像在讲述着什么,泛着波澜,缓缓东去。这就是古老的黄河,这就是自天上而来的黄河,这就是我天天陪伴着的黄河。我不由得在心中产生了对这条特殊河流的留恋和不舍。
离开黄河,一别就是37年。尽管那黄河的水流声,壶口瀑布的壮景久远且不闻不见,但那流动着奔涌着撞击着山谷的交响乐章,依然使我忘却疲魚,沉醉在闻涛寻瀑的欢悦之中。在无限的天穹下,只有流动着的东西,才具有活力,才青春勃发,才能够永恒。
2010年10月11日,当我从延安返回南京的路上,途径黄河壶口时,车一停下,我便径直奔向壶口边界处,心怀喜悦,认认真真地、静静地观望这久别的黄河:它从茫茫的青藏高原跨越崇山峻岭,横贯河套平原,奔腾于高山深谷之中,跨越山川又匆匆奔向渤海之滨。尽管它历经九曲十八弯,或“山重水复”,或“柳暗花明”,曲曲折折,但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因为它的归宿是大海,滚滚黄河水奔腾人海,这是它永远的梦。斯情斯景,令我的旷远之心,连天起伏,让我的思绪沿着黄河神游古往:黄河,千百年来咏叹你的颂歌、情歌、怨歌此长彼消,不绝如缕;因了你的存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潜流与你不息的波涛一起翻卷,你使圣者垂思,你使智者彻悟。老子从你的怀抱里走出,这位睿智无比的老翁,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便诠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出了多少“道法自然”的真谛,庄子从你臂弯里脱出,这位枕石梦蝶的先哲,用外星人一样的耳朵,去闻听我们这颗星球上的天籁地音,用心灵去感悟神秘的自然。孔子从你的波涛中荡来,这位在岸边感慨“逝者如斯乎”的老者,今已被世界推为十大哲人之首。一部《论语》,曾被多少代主宰乾坤的帝王奉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圭臬。孟子从你的黄土上站起、这位首先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大懦,把懦学推向了极致,使孔孟之道,历两千年誉毁而不衰……
2017年11月初,我同宿迁中学“老三届校友”旅行团到陕西游览,沿着山道一路前行,当车刚行至壶口处时,大家欢呼:“快停下,快看,快看,壶口瀑布到了!”下车后,当我们还未下山走近黄河岸边,伫立在高处观看黄河时,无不感到惊奇。只觉得她像一条从天而落的银河,舒缓而下,连天接地。河,睡在天堂之上,天幕混沌,天界迷茫、天地一色,唯有梦是那样亘古遥远、瑰丽雄浑,那样多彩缤纷。又觉得她似一条泥黄色的巨龙,在这壁立千仞的晋陕峡谷间,以泰然自若的风骨和战胜一切的自信,沉着稳健地向前奔腾。
走下山,到了壶口边,又有一番让人心情激荡的情景:水流至壶口,忽然鼓起排山倒海般的气势,犹如霹雳横空,凛然高耸起不可欺、不可辱、不可侵的血气,昂扬出突破一切阻過、压倒一切对手的霸气,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寥廓的黄河滩上,被腾立而起直流直下溅起的浪花,飞起一圈又一圈耀眼的彩虹,这是上苍赐子凯旋而至英雄者的彩带。此时此刻,我的灵魂骤然震颤,心海也在波澜,脑海里不由涌出了古人诗中对黄河的赞叹:“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圣人为万世,惊涛拍岸鸣春雷”…….我知道,只有那气贯长虹,排山倒海的雄姿才能让诗人对黄河吟出那飞霆走雷的诗句,才能让作曲家谱出“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的痨沱沛然的乐章,我明白,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裹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它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此情此景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大气浩然、勇往直前的始祖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