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文学社,是由诗画人生(范志荣)先生于2020年6月创建的网络文学社团,旗下先后成立潇湘如兰,陶菊,紫竹,问梅,风荷,听松等六个诗(联)社。入驻诗人两千多。
总 顾 问 包德珍
总 社 长 诗画人生(兼总编)
副总社长 余建军
潇湘如兰诗社社长 诗画人生
潇湘陶菊诗社社长 期盼
潇湘紫竹诗社社长 菜园子
潇湘问梅诗社社长 诗画人生
潇湘风荷联社社长 江心月
潇湘听松诗社社长 余建军
推广负责人 王琳琳 东海君
潇湘文学社旗下的一个网络诗社,成立于2020年12月7日。
顾问 包德珍 诗画人生
社长 期盼
执行社长 曾禾
副社长 郑君芳 胡凤琴
笑看人生 雷龙虎
潇湘陶菊诗社
端午专辑
编辑团队
收稿……笑看人生
审律……曾禾
审绝……一心荒芜
审词……胡凤琴
终审……期盼
收稿:笑看人生
初审:李增和
终审:期盼

祭屈原
诗画人生
饮恨怀沙入汩罗,忠魂激起数层波。
千年雨为斯人哭,万古名凭后世歌。
屈子思来心恻痛,离骚读罢泪婆娑。
端午感吟
李增和
汨罗江水鼓舟行,角粽低沉念屈平。
均置千门蒲艾吉,唯滋九畹蕙兰菁。
圣贤上下求真谛,家国安危付赤情。
寰宇风云尤谲诡,吾侪共力八州荣。
端午
郑君芳
榴花凝笑正阳风,长废蓼莪心不忡。
角黍粗成叹手拙,兰汤初试冀神通。
欣闻画鼓喧天响,勇夺高标飐日红。
端午祭屈平
李成东(北京)
汨水滔滔浑自流,江间老少舞龙舟。
迎风逐浪凭天问,解粽飘香任客投。
纵越五湖将万里,难消一念已千秋。
端午逢雨闲吟
马振兴(山居隐士)
熏风细雨扰心烦,浅夏江南澍袭轩。
花落莫嫌春意倦,絮飞犹喜鸟声繁。
深深里巷留陈迹,郁郁山河诉故冤。
端阳感怀
徐金潮(厦门)
端阳两岸赛龙舟,角粽飘香陌市楼。
冤魄忠魂千载祭,怀沙投汩万年呕。
传承善俗平天下,嗣续灵风佑故州。
外海波涛依旧是,金门鹭岛水安流。
情系端阳
宋礼才 (宁乡)
荷花绽放笑开颜,日丽风和不自闲。
翠柳迎风飘玉带,黄栀引蜜绕青山。
湖腾水浪龙舟赛,宅插菖蒲石涧攀。
祭屈原
李萌
端午来临忆逝川,春秋往复又年年。
人间煮酒包香粽,骚苑填词祭屈贤。
强国富家民事泰,铁军利剑敌心蔫。
端午节
唐润华 (宁乡)
五月栀开白似银,江南梅雨湿淋淋。
关公欲请磨刀水,李白将行谢友琴。
四面山歌思屈子,三支响鼓震滨浔。
端午节
山竹(大连)
生机五月近端阳,阵阵飘来糯粽香。
楚俊垂名怀故国,离骚自古便流芳,
箫鸣挂艾雄黄酒。舟舞飞龙汩水乡,
端午节
高淑兰(大连)
端午青天赞夏阳,千家万户粽飘香。
龙舟舞赛临池水,艾草楼台挂满庄。
自古英雄多助世,如今事业必争光。
端午竞舟(出雁格)
朱益标(江苏)
竞渡飞船快似龙,榴花点点映芳丛。
云旗猎猎摇惊浪,雷鼓嘈嘈响碧空。
百舸争先千鸟退,一舟夺的万眸瞳。
鬓霜难得心潮涌,击节高歌唱俊雄。
屈原
高令亚(安徽)
离骚悲愤诵千秋,贤哲遭疑被逐流。
壮志难酬何苦闷,山河破碎愈忧愁。
淡香兰芷仪容饰,红艳荷花美德修。
端午节
张希臣
又闻端阳粽叶香,汨罗江上酹滔扬。
千秋橘颂唱忠骨,万古离骚咏断肠。
角黍投抛思屈子,龙舟飞渡忆均殇。
端午怀古
普雅(山东)
云开湘楚碧无涯,妙笔锦辉涂艳霞。
粽裹千珠藏碧玉,舟飞万桨闹青葭。
离骚清籁三湘雨,天问香痕五月花。
端午节吟怀
王益群
入夏榴花似火红,池塘碧绿荡荷风。
韶华岁岁端阳庆,日月时时故里融。
庭宴馋涎尝数粽,龙舟夺锦润双瞳。
端午念屈原
喻才华
大德奇才惨断弦,沉江饮恨化为仙。
怀沙绝笔心流血,爱国忧民夜不眠。
喜看今朝游万水,深藏往事越千年。
祭忠魂
祝天艳(湖北赤壁)
端阳节日吐真情,屈子含冤昔丧生。
棕米包蒸流泪出,龙舟竞技抚琴平。
菖蒲艾草驱虫害,烈酒雄黄控贼横。
举帜挥毫今日祭,同心跟党奏新声。
壬寅端午祭屈子
爱晚夕阳 (辽宁)
贤臣屈子年年祭,一代名辉万代芳。
冤泪汨罗溶洞水,英魂楚泽浩潇湘。
忠君自古官遭废,爱国由来歹恨伤。
端午怀古(新韵)
王智林
艾草悬门糯粽香,龙舟摆桨浪花扬。
荆天诵咏忠臣圣,楚地悲歌屈子良。
輔佐王主兴社稷,情牵百姓戍犁疆。
端午忆屈原(通韵)
柳河 (哈尔滨)
每逢端午闹沅湘,粽子醇醪洒大江。
友善鱼龟怜傲骨,多情虾蟹护容光。
忧国献策空滴泪,悯庶呼号枉断肠。
粽香寄怀
熊超(湖南汉寿)
含糖裹蜜秀玲珑,绕魄招魂五月风。
几缕清新融软糯,三方棱角见精忠。
九章天问换春色,一曲离骚盖世功。
端午节
江长谋(江西)
龙舟竞渡过端阳,骚客抒怀兴味长。
大地飞声歌盛世,神州泼墨赋华章。
寻芳共赞山河美,遣句同吟国运昌。
端午节感怀(新韵)
杨绍楚(湖北赤壁)
壬寅仲夏又端阳,屈子千秋日月光。
耿耿丹心投楚水,昭昭青史载诗章。
万家蒲艾门前苾,亿户厅堂米粽香。
今古佞人皆祸患,除奸反腐莫彷徨。
端午祭屈原
刘灿华
世上冤魂有几多,离骚呐喊又如何。
楚山黯淡忠输佞,湘水凄凉浪衍波。
酒兑雄黄驱晦气,门悬艾草去烦疴。
端午祭屈原
江立贞(湖北)
身居楚地抗秦敌,手捧离骚唱九歌。
有错昏王躯国栋,无辜屈子赴洪波。
雄黄糯米蛇虫少,艾酒青蒿福祉多。
端午祭屈原
亦然
龙舟齐发鼓铿锵,潋滟清波逐夏阳。
甜粽汨罗千古祭,荷包艾草百邪亡。
忠诚爱国战秦士,英勇投江谏楚王。
端阳感赋
李学忠
榴花红泪洒端阳,悲悼灵均溺水殇。
志士常期天下治,良臣总虑庶黎疮。
强邦误国分忠佞,贪利勤公致臭香。
端午节
周强(湖南湘潭)
屈原贤徳震三湘,不满怀王溺水亡。
端午划船唤魂魄,汨江击浪悼忠良。
千年纪念锣鼓浩,亿载传承粽艾昌。
端午怀屈原
陈刚(湖南常德)
五月端阳粽子香,潇湘波涌汩江长。
飞舟竞渡屈原唤,擂鼓申威楚国殇。
谏诤拒收寻梦想,谗言偏信害忠良。
忧劳社稷朝天问,千古离骚永馈芳。

端阳节寄思
查晓红(湖北浠水)
榴红鸟啭芬馨溢,粽熟花飞节义乡。
江上龙舟晴挂影,庭中蒲艾远飘香。
离骚一曲梦难记,乐府千年诗欲狂。
端午节
蒋振平(旧金山)
喜庆管笙兴万古,飘香甜粽味全收。
锣鸣寨尾红花吐,鼓震船头绿叶留。
翠碧浪中翔凤翼,清馨江里荡龙舟。
壬寅端午记
曾海光(广东)
城郊百里惹炊烟,古韵欢歌月在天。
时读离骚萌想像,自吟渔父启留连。
故人索寞王孙泪,诸子参差国士颠。
端午节祭屈子
杜宝珩(新韵)
强秦敗楚掠国邦,黄鹤悲鸣凤羽殇。
屈子庙堂纾大计,奸邪暗宇祸萧墙。
放逐荒域忧疆土,捆抱青石伴汨江。
端午有感
刘清安(湖北恩施)
汨罗江面浪滔滔,那有灵均诗意高。
华夏千年读天问,文坛万古颂离骚。
三湘逐水冤波涌,九域飞舟号鼓嚣。
端午情怀(新韵)
兴扬(贵州遵义)
端午浓融夕彩悠,繁新时代展鸿猷。
诗飘绿岸龙舟竞,粽荡清波吟韵流。
万古乾坤屈圣念,千秋岁月意情留。
炎黄文化垂青史,百世高洁耀九州。
端午节感怀(新韵)
任紫微
端午年年紫气飞,大江南北祭魂归。
龙舟承载千帆愿,蒲草垂青万丈碑。
自古忠良多命蹇,从来王道擅权威。
端午怀屈子
巖崖
端阳紀节自年年,战国而今两样天。
海峤丹甍安毅魄,湘乡芳草入骚篇。
难收哀郢忧时泪,耻见椒浆醉寿筵。
端阳节里吊屈原 (新韵)
侯仁祥 (湖南株洲)
时逢五月吊屈原,进谏无门入水轩。
天问行空云作伴,离骚闻世鬼为难。
常临国弱呈辞典,每遇民贫裂胆肝。
端午话屈原
丁平思(山东)
端阳话古心沉郁,浊世忠臣志葆清。
有力安邦匡社稷,无方教主辨奸贞。
骚魂不朽诗潮旺,浩气恒存禹甸荣。
端午感怀
楚雅
少时端午尽追欢,长大方求朔本根。
橘颂离骚歌轶事,国殇天问寄忧痕。
襟怀抱负乌纱避,节操相随白浪吞。
端午节感吟
何君
千年端午源华夏,屈子怀沙韵唱长。
蒲艾挂悬百姓屋,龙舟竞渡一炉香。
楚辞常读四时泪,汩水不干万古芳。
我慕英雄怀报国,忠心赤胆效忠良。
端午龙舟(新韵)
丹水情韵(湖北)
凤凰峰顶冲东峦,大坝三峡相对看。
荆楚文诗发脉地,端阳习惯众延传。
龙舟竞渡祭忠骨,百姓招呼汨水川。
端午感吟
龚建奇
也曾端午寄痴情,归老缘何感慨生。
门外艾香宜琢句,壶中蒲酒可飞觥。
风摇浊浪旌旗展,水载龙舟战鼓惊。
端午祭
笔奕苍穷
离骚一阕泣千秋,屈子丹心万世留。
罄竹难书家国恨,谏君悲向汨江头。
西风白马嗔年远,暮鼓龙船慰思愁。
端午祭屈原
寒流
屈子投江庶国殇,精蒸枣粽祭端阳。
风吹艾叶吟天问,波涌汨罗歌九章。
骚赋墨融黎众苦,楚辞韵溢谏书香。
端午节感怀(新韵)
陈艳华
嫣红姹紫满庭芳,欢庆佳节喜若狂。
粽子甘甜长叶裹,雄黄醇美满杯香。
龙舟竞渡飞银浪,骚客行吟赋锦章。
端午节感吟
闲云(广西)
端午芬芳忆岁年,孤舟浪里苦江天。
汨罗哽咽哭屈子,家国悲哀荡异涟。
香粽河间驱诡魅,雄黄酒郁伴君眠。
旧年飘逸云烟去,不老离骚万代贤。
端午
吴景彦(沈阳)
飞龙端午跃穹乾,祭祖祈神拜夏安。
七宿升央求吉日,千家保泰望衔欢。
曹娥伍子传今古,屈氏怀沙表寸丹。
端午怀屈子
黄绪祥(黑龙江)
江畔行吟志节昭,长萋香草碧天娇。
云乡望断王宫渺,百姓犹哀战火焦。
可恨乌鸠稠茂树,何堪俊凤没蓬萧。
端午怀屈原
李占海
北疆艾草绿蒲长,南国龙舟竞技忙。
糯粽味甜雄曲酒,童孩系彩佩香囊。
天山俯首遵崇礼,海水行船祭俊良。
纪念屈原
关志华 (辽宁)
每逢端午祭屈原,绿棕飘香人世间。
长太息兮忧兆庶,霑余襟以泣轩辕。
美德赓续愚翁志,薪火传承有少年。
祭屈原
宋国营
荆楚宗师耀九州,谏言朝政向东流。
奏章士义诸儒醉,题字臣忠万里愁。
执手求贤飞涕泪,修身报国写春秋。
端午吟怀
心系中华(宁乡)
粽香阵阵又端阳,汩水江河祭屈殇。
护国高风无惧死,忧民亮节有担当。
千秋道德传流远,万世文章记盛长。
舍弃平生寻美政,唯留曲赋寄清苍。
端午祭屈原
胡传宏(安徽)
凭吊屈子津渡头,汨罗带泪古今流。
坚贞气节垂千载,经典离骚飨九州。
圣策图強功未尽,佞臣媾祸恨难休。
端午节寄怀
杨东市
欣迎端午惬心平,祖国关怀寄众情。
江里龙舟锣鼓响,岸边玉笛水花盈。
初衷未改尊天意,使命依然是世卿。
端午祭屈原
孙屹立
端阳又颂屈原歌,万户千门祭念多。
侫仕专权行恶道,忠臣矢愿历辛磨。
雄心未遂沉江去,壮志难酬献汩罗。
屈子颂(中华通韵)
北国之春
端午神州粽米香,缅怀屈子话罗江。
为民探路向天问,佐帝安邦作九章。
壮志未酬一世憾,品格有道万年扬。
端午节(通韵)
平湖(吉林)
九畹溪流过楚天,龙舟风雨两千年。
翠苔茵梦托遗恨,青史斑竹记苦眠。
夜泪滂沱思古悴,星文浩荡赋诗先。
端午感怀(新韵)
白春阳(陕西)
节逢重五又端阳,香粽深情寄远方。
楚地龙舟忙竞渡,潇湘烟雨祭国殇。
离骚天问流传久,名士灵均美誉扬。
蒲艾悬门除孽疫,忠魂含笑佑民康。
夜思端午
缕风 (沈阳)
倚案空庭看月惊,卷帘小院洞箫声。
池边寂寞兰花草,门上缠绵蒲艾情。
端午楚乡千古梦,前身屈子万年生。
端午节咏怀
杨美林(内蒙)
沧凉汨水向西流,端午龙腾竞赛舟。
莫忘屈原忠烈去,但知米粽水间游。
千家艾草悬门吉,一部离骚写志酬。
端午吟怀
肖瑾(河南)
仰望烟云笼画屏,鼓声喧闹震龙庭。
手摇木桨船分水,口唱山歌众捧星。
艾草香薰端午节,粽团糯软祭英灵。
至今华夏读骚赋,爱国如家座佑铭。

端午有怀
童志勇
风起汨江水,舟腾正则贤。
粽香飘野外,艾叶挂庭前。
眷眷忧民意,悠悠报国篇。
端午(孤雁格)
丁明祥(湖北)
屈子生悲愤,投江以志明。
龙舟桡棹奋,楚国股肱贞。
失郢王昏腐,丧权国覆倾。
端午祭屈原(通韵)
胡传宏(安徽)
时临中夏日,端午祭雄豪。
香艾门头插,龙舟水上摇。
沉江冤不泯,罹祸恨难消。
端阳有韵
姜朋次(湖南宁乡)
四水荷花灿,三山粽叶长。
盐梅调鼎味,艾葛使庭香。
奋楫成文化,离骚念屈郎。
壬寅端午感怀
王平(北京)
竞渡千帆过,滔滔逝水长。
江天情未已,山月自苍茫。
遗恨沅湘路,流芳尧舜乡。
端午有吟
韩其平(山东)
门边艾草香,包粽度端阳。
壮志千秋赞,雄才万载扬。
山青怀感慨,水碧寄忧伤。
一代先贤耀,于今诵九章。
端午话楚辞
李东辉(辽宁)
千载念东周,九歌楚汉畴。
离骚言社稷,天问聚臣谋。
争霸烽烟起,列强斗武侯。
端阳(新韵)
瞿梅初(湖南汉寿)
五五端阳日,中华火热天。
艾蒿千户挂,蒲草万门悬。
角黍投江底,龙舟破浪尖。
端午节 祭屈原
金钟长鸣(江西鹰潭)
汨罗江水浊,怒浪搏龙舟。
欲问屈原泣,难园宿愿愁。
九章吟浩气,天问诉恩仇。
端午祭
张庭辉
脉脉汨罗江,情思总断肠。
赋成悲恸绝,文祭去哀伤。
远道阅三策,故人留九章。
五律 端午祭屈原(新韵)
江立贞
时临五月间,端午祭屈原。
糯米包青叶,雄黄祭哲贤。
艾蒿驱瘴气,醇酒润心田。
端午节抒怀
半农(吉林柳河)
三闾死志明。粽子寄深情。
自古尊高义,从来敬雅行。
心伤犹报国,意切敢忘生。
若有凌云意,殊无隐市赢。
伸张谈伟略,谋智树威名。
一览千秋业,缘何绝世英。
初审:胡凤琴
终审:期盼
破阵子 端午祭怀
期盼(辽宁)
漫漫遥江含泪,滔滔仓浪含烟。 耿节屈公为国叹,俯首忠言救世难。 此情追问天。
端午粽心敬祭,楚江舸棹争先。 一曲离骚沿岸诉,万缕怀沙唤梦牵。九章世代传。
〔越调.霜角〕端阳悼屈原
胡凤琴(河南)
奸佞朝纲,《离骚》哀国殇。《天问》声声求索,风瑟瑟,月苍苍。忠良,忧故乡,英名千古芳。香粽投江告慰,(汨水)龙舟赛,(盛世)国隆昌。
〔越调.霜角〕小令。
谱:×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诉衷情 端午吊屈原
张则开
苍天不佑屈灵均。为有性情真。三闾志,九章陈。天问自招魂。
双调•得胜令 端午节观龙舟赛 虎啸九州
擂鼓震山川,号子满龙船。挥臂齐划棹,红腮含笑嫣。拳拳,舟似穿梭箭。喧喧,加油喊破天。 喝火令 端午祭屈原
吕立华
五月三湘热,端阳汨水凉。缅怀词圣诉衷肠。情寄直臣慷慨,生死两茫茫。
靳尚谗言蛊,昏君陷劫场。屈平心碎叹哀殇。国破家亡,洒泪别潇湘。万世树为师表,岁岁赞铿锵。 鹧鸪天 端阳祭
发达杰 (湖南)
祭祀三闾忆国魂,霞光璀璨古今欣。
离骚妙笔千秋宝,桔颂清辞世代珍。
甄玉石,志凌云。忠诚社稷力匡君。
壬寅再把良師咏,誓让环球遍地春。

渔家傲 端阳祭屈原
彩云追月
门插艾蒿香棕煮。三杯酹酒端阳举。撒入汨罗江鲤哺。灵均护。浴兰共祭龙舟渡。
砭弊辞宗天问诉。怀沙绝笔徒悲楚。报国无门贞魄付。殉节去。豪情壹志垂千古。 踏莎行 告慰屈原(晏殊体)
何新民(湖南)
荆楚呻吟,汨罗泣泪,屈公殉国人心碎。九州何日见青天,红船拨雾驱邪魅。
泽雨甘滋,惠风广被,山川万里披新翠。欣逢盛世慰忠魂,杯杯老酒江边酹。 卜算子 端午抒怀
苗法强(辽宁)
端午粽飘香,挥棹龙舟渡。艾草雄黄五彩绳,宅上平安护。
汨水冷无情,恨把诚臣妒。楚韵千秋缅灵均,一曲离骚赋。 鹧鸪天 端午节(晏几道体)
毕世平
端午来临户户忙,门前艾叶挂中堂。清香米粽团团翠,秀色瓜蔬缕缕香。
河两岸,水中央,龙舟竞赛喜洋洋。斟来独酒三杯敬,犹记离骚韵味长。 雨中花令 端午有感(周紫芝体)
阿木(湖北)
端午假、连天微雨,遍野蓬蒿。碧柳清江入眼,幽兰月季妖娆。麦田难觅,藕塘荷举,仲夏云高。
嗟屈子、汨罗遗恨,空唱离骚。香粽龙舟苦艾,菖蒲米酒佳肴。静思行远,且珍康定,情寄良宵。 望东江 端午寄思(黄庭坚体
李兰桂(济南)
争渡龙舟叩锣鼓。碧浪唱、黄巾舞。风中响起屈尊赋。曲痛彻,词凄楚。
门生喜对先生抒。看是日、应无虑。汨罗音韵绩千古。众骚客、扬鞭驭。

鹧鸪天 悼屈原(新韵)
杨彩芹
一度一逢艾叶新,杯杯蒲酒洗黄尘。
美人香草哀宣泄,长剑宽袍悲杳沉。
离骚愿,九歌音。毕生求索恨遗深。
西江月 汨罗泪
林学东(北京)
沿岸朦胧细柳,隔江零落残花。烽烟弥漫影横斜,满目疮痍入画。
难解千秋天问,断魂一曲怀沙。沉浮身世叹韶华,细雨悄然在下。
沁园春 端午节有感(新韵)
孙文光(北京)
菖蒲花开,熏风送暖,又至端阳。望千家万户,门悬艾草,大杯小盏,酒润雄黄,米粽飘香,金瓜献瑞,竞渡龙舟驰大江。普天下,看兆民致礼,悼祭忠良。
山河响彻国殇,叹忠烈,怀沙殉楚亡。恤多艰百姓,声声诚恳,蒙难故土,寸寸牵肠。热血一腔,心凝骚曲,世代留传著史章。豪杰泪,化汨罗赤水,源远流长! 西江月 端午节吟
赵传法 (山东临朐)
日月又轮五五,昏晨频转光阴。
汨罗江上屈原喑,米粽频投鱼禁。
千古开先诗祖,今朝承继文深。
鹧鸪天 吊屈原(晏几道体)
孙发亭(青岛)
报国无门志未酬,一腔热血汨江流。
离骚天问千秋咏,哀郢怀沙九域讴。
包香粽,划龙舟,每逢端午缅怀稠。
思越人 壬寅端午寄思(新韵)
刘志明(福建漳浦)
路茫茫,波荡漾,江川激浪涟漪。细细雨流端午泪,屈贤天问绝奇。
艾符门挂趋魔去。离骚赋咏怀祭。粽子飘香祈祀寄。划舟蒲酒追忆。

南乡子 吟屈原
张雨桥
横野意绵长,龙舞舟梭粽子香。忧国壮怀何处议,悲伤,忠谏随流汨水江。
千古九歌芳,一曲离骚壮气扬。傲骨亮胸存济楚,情殇,后世吟怀永不忘。 临江仙 端午感怀
风彩
荷叶花开蜻笑,龙舟鼓起端阳。家家鱼肉粽飘香。问天天问苦,汨渚屈原凉。
谁把艾青窗插?谁收菖草堂央?汨罗江畔响叮当。谁笺壮曲赋,谁渡岁沧桑。
西江月 端午悼屈原(柳永体)
梁日辉(辽宁)
湘楚山花灿灿,汨罗江水滔滔。蝶来雀往碧空高,朵朵白云萦绕。
铁骨可惊天地,诗魂独领风骚。忠贞为国志难消,赤胆古今映照。
寻梅 屈原 (沈会宗格)
韩光(辽宁沈阳)
飘香汨水粽叶碧。鼓钹响、龙舟虎迹。木桃艾草彩絲饰。屈原心忧国,志坚驱敌。
楚辞智慧豪情溢。咏风骚、中华回忆。当今带路争相立。胆肝诚邀客,弦奏管笛。 南乡子 端阳怀屈子(冯延巳体)
杨辉捷(湖南邵阳)
艾叶满庭芳,蒲草清新对挂墙。宽箬彩丝包角粽,雄黄,添作蓝梅酒一觞。
思绪任飞扬,浅酌嗟吁郢国亡。最是痛心怀屈子,投江,恨咏离骚泪两行。
卜算子 农家端午节(苏轼体)
隆国清(湖南湘西)
糯米粒粒香,粽叶青青秀。端午农家粽子甜,大蒜雄黄酒。
深深父母情,芳草悠悠茂。习俗千年孝传承,灿烂文明守。
桂枝香 亡国怨(王安石体)新韵) ——端午祭屈原
北国之春(河北保定)
战国期末,正七霸争雄,百姓失所。 楚帝昏庸寡识,被奸迷惑。忠良被贬遭流放,弃贤能、朝无良策。佞臣蒙蔽,外夷离间,王囚城破。
忆当年、邦强壤阔。叹国破难复,民苦焉过?曾著离骚,祈盼主公纠错。未酬壮志身心缚,欲匡朝纲时机过。生于荆楚,难归荆楚,汨罗沉没。 鹧鸪天 诗人节(新韵)
曹建成
尉氏诗家逛啸台,文姬楼下慕英才。离骚一曲三江恸,屈子千秋万众哀。
双洎碧,麦秸白,石榴如火我抒怀。高歌再唱中兴梦。端午吟声上九垓。 喝火令 踏青节有怀 黄庭坚体
刘亚华
雨过新阴暖,云开晓色晴。放怀郊外踏青青。谁插满头蒿草,风趣笑相迎。
共话崇高义,吟诗吊古情。野炊杯酒向天倾。祭也传神,祭也世相承,祭也楚辞经典,一路伴歌行。 烛影摇红 汨罗伤叹
紫蝶
风飒云霏,木萧路漫山河瑟。宽袍谁着戴云冠,黯啜徘徊寂。望汨罗伤叹国。仰天悲、频频落魄。生逢乱世,君王昏昧,争而受击。
江水飘摇,故都沦陷青山窒。多艰百姓诉离殇,叩问苍天逆。 皆睡众人谁泣。剑长挥、斩除恶疾。恨无所寄,惆怅怆水,千年血脉。 虞美人 端午话艾草
杨明才
青青艾草芳香异,翠色生春至。夏秋灵药选材优,注重暖冬寒去送情柔。
柔情送去寒冬暖,重注优材选。药灵秋夏至春生,色翠异香芳草艾青青。
鹧鸪天 过端午.赛龙船.悼屈原
陈铁军(河南)
旗展江河鼓乐喧,竞流百舸浪涛间。年年端午风兼雨,岁岁波清水接天。
逢节日,赛龙船。面朝荆楚悼良贤。离骚留笔传千古,华夏腾飞梦早圆。 
西江月 端午节诉情
等你雨中
屈子端阳纪念,汨罗江畔悲伤。离骚一曲诉衷肠,天问朗吟豪旷。
粽叶荷香逸远,龙舟竞渡声狂。忠臣殉国正纲常,后世缅怀不忘。 唐多令 端午節
張建強 (南京)
端午赛龙舟,屈原志未休,叹如今,吾欲何求?壮士忠魂昭日月。离騷誦,越千秋。
天問楚辞修,汨罗遺恨悠。少官清,国祚难酬。纵飲千觴醒梦酒,終不解,楚亡愁! 满江红 端午节寄怀
宫学大(沈阳)
楚水悠悠,端午祭,心生悲切。投角黍,彩丝萦缕,悬门蒿叶。遥拜灵均惊列宿,长吟辞卷思佳阙。赛龙舟,竞渡鼓声催,齐飞越。
当谁咏,《怀沙》结。家国梦,今朝别。看铮铮傲骨,赤胆盈月。一曲《离骚》空有志,满腔《天问》犹吟血。听江涛,传语慰忠魂,千秋雪。
菩萨蛮 端午
刘阳锟(云南昭通)
漫长求索悲风苦。蒙冤汨水诗源祖。挂艾粽甜香。赛舟祭栋梁。
诉衷情令 端午言怀
搏乐
离骚五月史环声,万曲汨罗听。丹心昭日通月,始酹未消宁。
蒿艾插,粽粑蒸,兴飞觥。千秋文化,九域同辉,只为光明。 越调 小桃红 咏屈子
杨中喜(湖北)
骚风楚地但寻真,却嗅冲天问。绝笔言情怎来信,汨边陈,忠心一片英灵殉。粽沉慰魂,舟扬纾困,峡地正听闻。
谱:x平x仄厶平平△,x仄平平厶△。x仄平平厶平去△,仄平平△,x平x仄平平去△。x平厶平(上),x平x厶,x仄仄平平△。 
初审:一心荒芜
终审:期盼
端午节
李本全(四川阆中)
潺湲汨水叙冤尘,莫辨忠奸害子民。
端午
高新平(山东青岛)
鼓棹翻江笑语稠,流波载日水悠悠。
端午悼屈原
余晓琼
节至端阳悼楚贤,满腔宏愿梦难圆。
端午节有感(新韵)
东昌居士
楼门挂艾过端阳,万户千家品粽香。
粽子
段宝凯
五月端阳米粽香,脱光身上绿衣装。
端午吟
高军积(甘肃)
碧艾驱邪习俗成,香囊新粽祭英灵。
辞开韵体垂青史,赓续千秋爱国情。
题端午节
王清一(重庆)
五月熏风粽艾香,恰逢农历过端阳。
每逢端阳悼屈原
彭龙治(湖南湘西)
楚王疏远逐文豪,汨水沉冤泣浪高。
端午龙舟赛抒情
李发民(陕西)
锣鼓喧天赛曲昂,双肢戮力哨声锵。
龙舟竞发波涛漾,极尽欢娱端午祥。
划龙舟迎端阳
熊超(湖南汉寿)
街村远溢粽材香,湖海江河敬水王。
端午粽情(平水韵)
黄圣汉(湖北宜昌)
包粽团蒲祭楚台,屈原遗恨汩罗哀。
端午
柳岸
欲下龙舟访楚湘,倾杯清酒大夫尝。
烟波浩载流传久,糯味浓鲜粽叶香。
悼念屈原 —写在壬寅端午节
华泽瑞 (沈阳)
青蔬苇粽载千言,端午贞诚忆屈原。
端午节
崔怀强(湖北)
熏风煦暖又端阳,锣鼓龙舟闹楚乡。
端午祭灵均
吕程(辽宁)
为何天问问无休,一曲离骚万古愁。
屈子吟
陈志鸿(湖北)
屈子忠肝为楚臣,庸君难伴化真神。
端午有思(新韵)
许可先
夏日匆匆又正阳,大江南北粽飘香。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郑长山(湖北红安)
龙舟竞渡醉丹阳,绝笔怀沙草木香。
天问灵均何泪涌?回风流贬抑忠良。
端午忆屈原
王茹
空怀为国为民志,江畔行吟独向天。
端午节天阴
成宝平
远闻鸟语近闻花,晨雾已遮东出霞。
粽子油条蛋黄酒,此时何处不思家。
端午节忆母
宋军才(湖北)
犹记儿时粽子香,菖刀艾剑醉雄黄。
端午
罗平(江苏)
图腾祈拜泣天星,屈抱离骚泪水屏。
端午节
刘建萍(新疆)
石榴五月火红花,艾草依门蒲剑斜。
端午节感怀
潇湘总角(新疆)
端阳怅惘楚王昏,冷了屈平热望温。
报国方针投四处,城池四面竟无门。
端午节.中华诗人节(新韵)
骊龙
虎年又见过端阳 ,蒲艾雄黄粽子香。
端午节 中华诗人节
段春廷
灿烂中天有正阳,雄黄蒲艾万家香。
端午偶得
黄绚春(湖南郴州)
含恨投江去,其人品自香。
今晨梅林关
段春廷(湖南)
五更闹表醒,速驾奔梅关。
窃意今通顺,依然是这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