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賦
李纪龙
蓋聞天地之间,得水易鈡靈,有山方毓秀。觀夫崇鄉腹地,有太平新村。斯地脈接羅霄,天連吳楚。莽莽兮溈山,來龍千里;滔滔兮金沙,于此九曲。西界平江,控九峰雙溪之南;東臨膽坑,踞梁塅豪州之北。沿水而溯英溪,順流可至修水。原屬崇鄉之境,今歸高橋之域。轄五百丁戶,治五組村居:灣裏平川,傍水之濱多肥沃;帥坑俊俏,依山成壑有秀奇。青泥三龍佈雨,青翠欲滴;太坪五馬奔槽,祥云匯聚。严溪潺潺,曲水自成风韵;小洞幽幽,个中别有天地。攔河壩濶,水澹澹兮生煙;黃荊坑深,云青青兮慾雨。

億嘻!憶往昔,紅白相爭兮,成群英烈先后继;喜今朝,歌舞升平兮,千畝良田綠海圍。躁下乃县苏所在,青山铸烈士丰碑。四圍青嶂,形勝溈山之麓;千年苦槠,扼守金沙之水。古驛道曾商貿吳楚,新農村今競顯芳菲。登高远朓:松樹尖、青草尖,霧鎖云峰;太坪灣、青泥灣,水泛涟漪。过龙江上,芳坪乃公社老址;小豹口前,四时有柳岸烟堤。因水穿村,太坪橋溝通南北;攔河灌溉,太坪垻截流東西。春水碧波,曾引陶令汎舟;秋山红叶,顰催蘇子試筆。

時代更新,人文蔚起。惟讀惟耕,
尚仁尚義。高考有状元,從政多良吏。學子涉足京滬津廣,人才躋身军政商兿。農家出硕儒,葉青科研展奇才,荣登博导;疯犬咬寒士,實揚遗嘱顕高義,毋索理赔。通今博古,匡华为乡间雅士,精於詩書禮;悬壶济世,康凡乃一代名医,誉享萬铜宜。

至若青峰寺、清泉禪院,研佛法僧尼有別;雲峰寺、神州古塔,宗曹洞衣鉢沿袭。唐風宋雨,香火千年;暮鼓晨鐘,繁花遍地。春到園中,燕子銜泥鶯恰恰;秋高嶺上,白鷺歸巢葉離離。云橫九派,迢递三千路遠;雨洗春山,嵯峨數十峰危。更喜娃娃魚栖息,水質正宜;紅豆杉群落,南方稱最。

黨政引領,去日荒村成示範;鄉村振興,今依產業稳收益。曾經出行難,翻作交通易。古道變坦途,馳駛名車;耕作換農機,省卻勞累。改房改厠改環境,幫貧幫困幫三類。垃圾分撿,彰顯乡村新貌;雨污分流,不再城区專利。穿則錦衣,食儘甘味。产業興村,經營競技。富硒稻綠色有幾;黑山羊肉質鮮美。加工精米粉,遠銷城鄉;開發光伏電,坐收渔利。有朋自远方来,惊艳桃源;客至赞天然居,连呼安逸。有道是:青山共绿水一色,发展与生态齐晖。有诗为证:
崇乡腹地纳华菁,九曲金沙孕太平。
十万青峦如处子,千年槠木傲嵘峥。
鹤翔凫渚春江棹,岸芷兰汀四季英。
陶令沿溪曾钓水,当时错此是蓬瀛。

作者简介:李纪龙,男。网名得失随缘。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中学一级教师,曾执教二十年。现为铜鼓县城管局干部。诗词联书爱好者。中华李氏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宜春市作协会员,铜鼓县作家协会秘书长,县楹联学会秘书长,铜鼓县诗词学会理事,銅鼓縣書協會員。2020年获北大荒全国网络诗词大奖赛三等奖,2021年获全国"新绪杯"文学大奖赛金奖,获奖作品入选文学巨著《歌唱祖国》,宜春市谷雨诗会二等奖,2018、2019、2020、2021年分别获铜鼓县第一届“诗韵铜鼓”诗词大赛一等奖,第二、三、四届“诗韵铜鼓”诗词大赛分获二、三等奖。2022年获宜春市谷雨诗会三等奖。创作格律诗、词、联、赋一千余首。编著有赣西北客家文化丛书之李氏卷巜远绍家声》及《李纪龙诗词联选》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