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家庭人员简述........................1
一、幼年点滴........................3
二、回忆学生时代..................5
三、青年时代的活动..............9
四、烟类专卖的隐蔽活动........32
五、在中高村一段...................34
六、多变的而立之年...............37
七、山西八个月 . ...................45
八、第五次返回洛宁...............48
九、洛宁县城解放前后............51
十、到洛南县第三区三个月.....52
十一、动荡的一九四八年.........55
十二、洛宁县城的三年.............63
十三、省公安干校半年.............73
十四、地区公安处三年.............74
十五、省粮食厅保卫科.............76
十六、困难时期抓粮食..............77
十七、急需人时到银行.............80
十八、“文化革命”年代..........81
十九、恢复工作.........................88
附:老来学的写“四不像”........90

三、青年时代的活动
15、赵堡会议
一九三九年六月,我曾前去宜阳东赵堡参加县委书记联席会议。由韩达生同志主持,传达了上级党的指示精神,研究讨论了国民党反动派越来越猖狂的恶化的形势。我党必须更加隐蔽,提高警惕,停止发展党员,进一步整顿党组织,并搞好统战等工作。
参加会议的除了邵文杰、曲乃生等地委成员之外,还有新安县委书记李之放,宜阳县委书记张剑石。之所以在东赵堡开会,是因剑石同志当时是这个大寨的主任(同联保主任)便于掩护而已,况且这次会议是极为重要的、极为秘密的。
彭世钦同志系一般共产党员,一再要求想到延安等外地去学习,未经上级领导同志同意,我即带他一同前去了,但没让他参加会,另受一些保密教育后又一路返回,之后不久即派彭世钦同志外出学习了。
同年春夏,虽然形势逐渐恶化,遵照上级党的指示精神又发展了很大一批贫雇农觉悟高而且质量好的共产党员:庙沟党支部有王学志、赵未申、王元贞、李学魁,石井头支部的有刘法云等四人,张家岭的顾长立、张保林等三人,以及长水区很多支部都发展了不少农民党员,表现也是很好的。
底张区委所辖的党支部有:东南村、柴窑村、曲阳村、底张村、磨头村、古村村、庙沟村、礼村、刘营村、张家岭村、石井头村、上高村、中高村、大阳村、中山镇、张凹村、杨岭村、洪岭村、郭庄村、西山底村以及韩岔村、王凹村、孙洞村、下峪村等二十多个支部和村庄的党员;长水辖区:西长水、孟家峪、上戈、杨庄、里石头、中村、缝衣口、马店、上窑、崖底等十多个支部;河底区的河底、元村、城村、杨坡、刀环等支部。

全县已发展有五十多个党支部、四百多名党员,很快扩充壮大了党的队伍。时间不长,党员和组织扩展发展了一倍,力量也就自然扩大了,其质量与成分也都比较好。
上述的党支部或少数党员村庄,除了陈吴一带没去之外,其余支部我都去过。期间对于整顿党组织的问题,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除了抽调部分同志送到外地专门学习平行之外,还自上而下地开会贯彻上级党的指示精神与工作方法,深入了解个别交谈,层层排队,逐级汇报。表现不好的就要消除,比如党员王荣亚,不敢斗争,畏缩后退,到最后决定清除出党。
当时对清除一个同志,也是十分慎重。如王亚荣的除名,是在宜阳县东赵堡县委会议汇报之后,又在曲阳村曲乃生同志的楼上由韩达生和我一起研究,最后才到孟家峪王化德家讨论后决定的。当时清除党员的方法是采取逐渐疏远,千万不要告诉其本人被清除了。
在上级指示下我还曾单独到城内去与李景林、雷振都同志单线联系。到八、九月份开始对区划进行调整,除河底与宜阳的王村一带合并之外,张凹和杨岭以东均划归西王村区,其他如柴窑、大阳、磨头、上戈、张村、秦里等处均缩为区分委,以便于活动。研究建立区委涉及张凹的区划时,王子杰同志亦到曲乃生同志家去参加过会议。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