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主编:姚京平

小路
文/姚京平
诵/李华敏
这条小路似乎没有名字,是的,没有名字。记得我在去年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老人路”。
小路是由64块长条形青石板铺就而成的,石板间隔很近,近到正常人走路感到迈不开腿。似乎要跨过一块石板才好走,但似乎比正常走路步幅又大了一些,似乎只有老人走在上面才合适。
就是这样一条小路,也是我进出小区的捷径。从这里走,我可以不用绕大弯的出行。可每经过一次,都有一种年轮突然放慢了速度的感觉,自己似乎提前感受到了迟早到来的晚年状态。
小路在小区的东侧,隔着围栏与公路对视。熙熙攘攘和车水马龙的景象,与相对寂寞的小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路的两旁有生长的迎春花、月季花和牵牛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每到三月间,伴随着阵阵春风,迎春花就赶在柳丝吐绿之前,撑起一片金灿灿的小伞,时而似金色的飞瀑,时而似朵朵耀眼金星,吸引住了路人的目光,仿佛把到来的春色与大家分享。

月季花的开放,总是那样的不紧不慢。与迎春花不同,它先伸出鲜嫩的小手,尽情享受着春雨的沐浴,把每一天的明媚悄悄的藏于枝头,反复酝酿着花开的计划,打着诗意的腹稿。某一天的清晨,雨过天晴,彩虹挂在了天边。月季花的枝条上一下子簇拥着繁花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似一支支火炬,在蓝天的映衬下分外的火红。一些花朵突破了人们传统上对它的审美,不是单一的或红或粉的颜色,而是一朵多色,红、粉、黄、紫、白色集一朵,一瓣一色,一些花瓣的颜色呈现出渐进的色彩,仿佛仿真花卉放在那里。

记得在每年炎热的夏天,牵牛花(喇叭花)就先后吹起了喇叭,与蓝天叫板,看谁更蓝。当然,牵牛花除了有蓝色的,也有紫粉色和白色的,但我更偏爱蓝色的,因为它的颜色使我联想到浩瀚的海洋,水占有地球表面积的70%,水是生命之源,我的网名“大水晶人”也有水字,天空透明,水晶也一样,两者完美的结合。一些联想就是跳跃式的,只要你可以想到。牵牛花可以从炎热的夏天,开到微寒的初秋,只要有深秋的暖阳,它会坚持到面向蓝天,始终陪伴,似乎要把光辉盛满。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许是对生命的珍惜,我开始观察一些植物的生长现象。比如,迎春花就是名符其实的花卉或植物,谁见过比迎春花在春季开放更早的花卉或植物。然后是玉兰花,在阵阵春风中绽放枝头,有白色的,有紫色的。北京长安街的玉兰花早已扬名四海,被摄影爱好者收入镜头,乃至心灵。

蒲公英也许是人们喜欢关注的一种植物。三月初,它惊动了人们的视野,从冻土里顽强伸出嫩叶,尽管身旁还是一片枯草,它却以积极的姿态开始拥抱期待的春天。在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还有颐和园和圆明园,我都欣赏到它们摇曳的身姿。蒲公英最梦幻的画面,就是飘浮的美好,寄托了许多人的思念和祝愿。

再一种花卉就是二月蓝,当然是一种俗称,并不是二月期间会出现的花卉。纠其来源,未免累了一些,但冠以入侵物种,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种植物似乎孤立存在,一株一株的结出蓝色的花朵,但无需两三年再看,似是一片蓝色的“湖泊”,蜿蜒数公里,没有尽头,以前与它为伍的花草,不见了身影。

紫叶李不愧当季最称职植物了,不等夏季的灼热,尽情的享受老天赐予的美好时光。一些人难免把紫叶李与海棠混为一谈,因为城市街景美化会把紫叶李和海棠一并布局,或许为了增强人们的视觉美感,两者树形确实有些接近。紫叶李是繁花如雪,海棠是含羞嫣然。

回到主题,小路给我的感受,就是年轻是美好的,但终有一天会归入小路的节奏,那就是我们的老年,就是步履蹒跚的时候。这条被我命名的“老年路”在警示自己,生命是有限的,人生不是永恒的。我也是一样,总有谢幕的一天,一样会化作尘埃,微乎其微,甚至谈不上微。我的家人,我的亲戚,我的朋友,我的诗友,我们何时绝别,不取决于我了。当告别世界的时候,希望我还清醒,这个所谓的宇宙我还来过,一个人类已知的星球。
2020年3月15日22:08分作于北京
作者简介:姚京平,网名大水晶人、江南。生于北京,江南血脉。高级政工师,民商法研究生学历。退休后开始诗歌写作。任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常务主席等职务,在世界诗会主题大奖赛中多次获奖。现任采菊现代诗社社长,在采菊诗社首届同题诗赛活动中荣获多奖。现任诗意传情诗社社长兼主编。在一些平台诗赛中获奖。作品多见网络微刊并有纸媒出刊。
荔枝FM1286421,电台名:京平心语。
朗诵家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诗意传情诗社》《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在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如侵权原图删除 文责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