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汩罗江怀屈原
金桓敬(湖北随州)
立身江畔起悲心,欲与冤魂话古今。
不是知交无所谓,九歌同唱共乡音。
五绝.宅家抗疫
福尔
疫来催众归,街上路人稀。
昼守三餐饱,夜观河汉辉。
沁园春·端午祭屈子
高驰(青海)
七国纷争,千年旧事,岁月翻新。算红尘大势,终须同理;三闾持节,楚主庸昏。逐鹿中原,挥戈六合,华夏乾坤归帝秦。春秋定,看九州一统,分外撩人。
何堪世态沉沦,更流放蛮荒屈瘦身。寄美人香草,江山漫道;殷勤辇路,济世忧民。天问离骚,怀沙哀郢,傲骨箴言诗赋魂。国殇祭,任龙舟竞渡,汨水孤臣。
题【七律·上海解封】诗一首
陈耀庭
繁华上海景辉煌,魔幻都城日夜忙。
万紫千红披锦绣;五光十色美东方。
工商贸易连欧亚;水陆交通达海江。
防疫卫生人重视,消灾灭病保安康。
端午祭屈原(新韵)
周国全
谁称国士列英谱 乱世文臣楚大夫。
川壑荡怀歌百阙,幽忠抱恨奋一呼。
恣言无忌纵天问,蹈死何惜作罪徒。
代代离骚发未已,年年端午为君哭!
端午和宁泉骋先生
胡文汉
自古王朝难万世,或分或合本寻常。
寡民小国兴欧陆,一统谁人恋始皇。
端午感怀
胡文汉
五月家家闻粽香,龙舟竞舞为谁忙。
千秋万姓偏怀屈,不见村民祭始皇。
端午悼屈原
张良玉 (湖北)
粽子飘香敬屈原,心潮翻滾泪流衫。
忧民救国清官苦,惩腐扬清重任艰。
壮志难酬投泊水,《离骚》高诵喚群凡。
千年故事深铭脑,端午催人命笔酣。
喜迎二十大
张良玉 (湖北)
二十大催人,初心励志兴宏业;
万千家筑梦,重任担肩起锦程。
鹧鸪天•吟《九章•橘颂》敬屈公
王少华
盛赞初心志不移,根深南国岂容离。犹钦傲骨视良友,更惜芳心修颂辞。
吟楚颂,悟情思,坚贞爱国耀清晖。千秋景仰真君子,最是贞标万古垂。
皓首忆旧
窦建中
同窗欢聚话昔年,趣事重提笑语喧。
异域常萦校园梦,故乡每忆悦心田。
休提两鬓寒霜雪,回首一双稚嫩肩。
岁月沧桑人渐老,夕阳红叶谱新篇。
牛学(北京)
端午有怀
牛学(北京)
谁人炳炳史犹昭,舟竞粽抛嗟远遥。
泽畔行吟孤义愤,庙堂构陷众奸嚣。
雷鸣瓦釜千秋恨,光耀乾坤百丈潮。
华胄何因多正气,离骚天问响重霄。
六一兒童节怀远方孙
朱桂樵
雁翎故地梦悠悠,只向芝兰青眼留。黄鹤亦然雄汉楚,子孙何日故乡鸥?"
夏云峰(柳永体)游杨梅坑鹿嘴山
王淑琴
紫薇红。金蝉噪,东曦车去匆匆。由是逸怀驱动,逐浪蛟龙。劈波飞艇,涛怒飐.卷雪汹汹。潮汐落,新摇画楫,鹿嘴衔峰。
蔚蓝风碧云彤。蓦然见,日出金箔消溶。鸥鹭放情振翮,月下清风。汀州渔火,登漫览,栗里人同。礁石座,严滩钓客,闲散儒翁。
七律•咏蚕
孙德力(内蒙古)
生来居简喜温床,不羡油茶食素桑。
九日相呼三梦起,五朝又复四眠香。
补巢繁缕情难尽,结茧抽丝意更长。
破缚重生终蜕变,欣舒双羽自翱翔。
蝶恋花.读萧姐踪英《唤君》
邓寿康(广东)
一纸情深歌哭帖,满是啼痕,滴滴思君血。底事缘何心欲绝,苍天忍教人长别。 日夜凄凉乌发雪,记忆深深,难忘当时月。拟共来生双度蝶,地天两隔凭谁说。
按:踪英姐夫君仙逝,莽然竟无诗语寄姐,不是无情,而是无从表达心境,今日临屏读其《唤君》,心潮起伏,得一辞致诗姐,心渐安矣!
蝶恋花.再寄萧姐踪英
邓寿康(广东)
绝别深知难以受,恩爱平生,最恐时回首。月落星残寒夜久,云愁雨恨人消瘦。 莫再无言孤酌酒,莫再哀伤,莫再情仍囿。应许心灵开户牖,殷霞绮丽期君守。
附踪英姐复帖
蝶恋花.次韵读高阳狂客君赠词有感
萧踪英
一语情牵当日帖,难忍啼痕,墨采涓涓血。满纸凄凉伤永绝,缠绵字底双飞蝶。 一寸冰心千里雪。感慨深深,遥望南山月。为有高阳词一阕,从教倍惜金兰说。
蝶恋花.次韵高阳狂客君赠词《再寄萧姐踪英》
萧踪英
心似黄连堪自受。千丈浓情,寸寸低回首。漫道孤灯怜夜久。无言有泪花魂瘦。
今醉荧屏非借酒。字字如兰,解我萦心囿。独品君声吟曙牖。诗中岁月恒相守。
喝火令•儿童节
李亚非(武汉)
六一儿童节,携孙陌上游。石榴花灿柳莺啾。池面碧荷盈满,青草绿山丘。 小子田蛙捉,泥沙裹土猴。外公童趣惹心头。老少垂钩,老少泛扁舟,老少摘瓜寻豆,笑语荡悠悠。
喝火令•儿时乐
李亚非(武汉)
总忆田园乐,清溪绕屋旁。晓鸡高唱见晨光。松鼠兔儿欢跳,天籁静村庄。 雨后山菇采, 坡边野菜香。觅花寻蝶捉迷藏。快乐时光,快乐亦风狂,快乐少年心畅,老暮忆流芳。
端午祭屈感赋
邓世广
投江余事剩哀伤,千古今犹说断肠。
徒有九章悲郢破,盍留只眼看嬴亡。
汗青合与丹心热,姓字长随角黍香。
每叹愚氓曾噩噩,山呼万岁颂秦皇。
西江月·咖啡
墨脉
莫道起初微苦,可知过后清香。百般滋味此中尝,引发诸多感想。
偶尔注些牛奶,不时加块方糖。鲜甜浓淡各斟量,恰似人生模样。
端午节怀屈原(《诗韵新编》)
张德熙
《离骚》一卷照乾坤,《天问》《怀沙》光耀云。
力主抗秦方策妙,全心辅楚赤情真。
权奸媚语乱朝政,昏主淫奢逐谏臣。
国破汨江含恨去,龙舟角黍酹忠魂。
奔八途中逢六一
曾凡华
回廊九曲雨风急,碧水观鱼过六一。
慎把童真做抖音,待期八秩诞生日。
六一
王巧英
赤脚放牛娃,草原就是家。
无忧花正茂,有志自奢华。
妙处添童趣,危时静设罝。
牧鞭抽世界,马背乐吹笳。
六一寄语草原儿童
王巧英
生在草原上,长成欢乐娃。
枝枝萌绿叶,朵朵绽鲜花。
立志经风雨,读书爱国家。
凌云鹰翼展,追梦向朝霞。
六一
王巧英
昔日放牛娃,今朝更学嘉。
无忧扬气茂,欢乐度年华。
嬉戏真童趣,相来漫畔涯。
草原通四海,岁月起云霞。
观“大朋友与小树苗”有感
陈旭榜
大友关心小树苗,辛勤浇水快攀高。
真言三爱寄希望,来日神州尽舜尧。
注:三爱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七律 初夏
吴国泉(广东)
日照春愁昼渐长,风摇绮梦换新装。
九江五色云儿白,百物齐歌暗瑟香。
未见麒麟迷旧识,有情公主觅新郎。
难忘今夕喧芳苑,无限青春耀艳阳。
花仙子•德逸公园偶遇华强北街道文艺团队演出
孟庆燕
德逸空亭不等闲,只缘角色义歌筵,音亮情柔心声唱。润肠绵。
引鹊共鸣栖树舞,围观众客喜欢言,共度良时携友悦。乐无边。
唐多令·儿时忆
周文忠(洪湖)
六七岁荒唐,经常尿在床。性刚强、打死非降。十岁后爬墙上树,天不怕,地遭殃。
今日扭头望,典型淘气狂。后成人,棱角磨光。且喜军中经历练,难成器,也辉煌。
七绝 壬寅端午思乡
叶文峰(湖北)
黑发稀疏鬓染霜,别家四十五端阳。
童朋赴会龙舟赛,糯粽牵情返故乡。
参观麻城木子店镇胡宝兰镇长自家酒厂有记
刘天华
(一)
大坛小瓮摆成圈,“老屋湾”里酿醉泉。
朋友登门休问价,只谈缘分认亲贤。
(二)
公私兼顾用心忙,镇务营家两面光。
立足麻东挥彩笔,山村作出大文章。
辛丑立春逢梅开
张雅文
一梦醒来怎寂寥,隔溪花事已然娇。
枝团红雪挑春水,香趁清风过小桥。
野鸟新啼声可媚,晴霞始染色难描。
虽言几许寒氛在,却早当年约楚腰。
看母校蔡店小学六一演出帖子
吴世干(湖北)
一台演出舞翩跹,引我回眸忆少年。
劳动曾爬石龙岗,春游远上马鞍山。
捡些烟盒订抄本,就着油灯耕砚田。
初识之无师领路,才知饥渴自寻泉。
今虽老迈恩难忘,母校萦怀梦里边。
(依《诗韵新编》用韵)
陈惠兰
上联:借力龙舟呼彼岸
下联:凝心黎庶定乾坤
横批:齐心合力
七绝 无题 其二 平水韵 十六铣
王崇茏
君住江南石不转,悠思江北云如浅,
长为风雨许多情,暮似千山朝似茧。
汉北二首
周永红(武汉)
一
汉北知君茶胜酒,行藏天下直为神。
青台紫月戍边客,白首丹心追梦人。
古渡兴诗茹雨露,黄花照眼下星辰。
草堂白鹿千秋计,可问先生莫问津。
二
沸血谁甘作病夫,扛旗未肯惜青颅。
荆山紫焰龙文鼎,汉北臻边凤栖梧。
剑啸东风闻汗马,星齐锦里掼珍珠。
何当把酒云楼上,千遍扶墙写义乌。
肥袍塑甲白衣瘦;
赤志红心绿码升。
题蔡杏荣淡妆图
崔大年
归汉文姬女,临京施淡妆。
念君涂炭影,数朵吐清香。
渭水怀故
晨晓
谁在磻溪直钓鱼?空遗跪石坐前储。
慨今渭水常依柳,忆昔秦园可结庐。
守道能持君子礼,修身且学圣贤书。
商山四皓行犹是,每遣凡尘总不如。
读楚辞有感
晨晓
谁解三闾一片心,那知风雨楚云深。
醒时难脱尘中虑,绝处堪怜泽畔吟。
长恨美人浑纵道,空怀香草屡倾襟。
又逢端午频相忆,汨水怀沙是梦沉。
七绝 端阳吟(新韵)
张守旺(山东)
糯米包成粽子香,无忧无虑过端阳。
君知今日生活好,可晓当年故事长?
端午
汪中学
千家粽子香,是为悼谁亡。
爱国称人杰,英名万古扬。
端午
汪中学
悼罢灵均叹子胥,忠心为主却遭除。
钱塘汩水波涛涌,千载犹闻国士嘘。
端午节吊屈原
汪中学
橘颂离骚万古传,心忧祖国问苍天。
长歌血泪情何系,浩气高风励后贤。
端午吊屈原
汪中学
一部离骚万古传,一身正气问苍天。
一江汨水今犹泣,一代文宗励后贤。
叹楚国
汪中学
奋力经营楚渐强,熊通僭越始称王。
庄威图治平怀暗,若用胥原国祚长。
端午节
汪中学
吴楚人民悼国殇,驰舟拋粽撒雄黄。
胥江浪吼荆山泣,同唤忠魂返故乡。
端午吊屈原
汪中学
观景独登楼,江山眼底收。
驱邪悬艾叶,竞渡赛龙舟。
屈子今朝忌,诗家镇日愁。
文章千载颂,史册万年留。
端午吊屈原
汪中学
端午粽飘香,门前挂艾菖。
家家斟美酒,户户撒雄黄。
哀郢朝天问,涉江歌九章。
忠魂存汉史,浩气永留芳。
端午
汪中学
千家粽子香,煮蛋过端阳。
艾挂雄黄撒,舟驰鼓乐扬。
忠心兴楚国,赤胆谏怀王。
屈子魂归去,人民永不忘。
西江月·端午时节
汪中学
月季石榴红艳,菖蒲艾叶清香。
田头陌上正农忙。割麦插秧双抢。
鼓乐龙舟竞渡,声喧兰棹齐扬。
江边投粽饱鱼肠。屈子千秋景仰。
【七律】端午祭
陈仕权
一江灵秀水潺湲,屈子怀沙化海鲲。
臣耿遭谗亦遭陷,君愚蒙贬复蒙冤。
龙舟怒鼓千重浪,黎庶悲抛万斛馄。
两岸青山围祭帐,高天洒泪奠忠魂。
【七律】母亲节有吟陈仕权
陈仕权
每逢节庆念娘亲,耄耋残年夕照珍。
不让须眉耘日月,秀冠巾帼劳昏晨。
生儿育女几番苦,别婿亡夫一世辛。
羁旅未完茶水责,何时奉孝报三春。
端午抒怀
窦建中
汨罗端午赛龙舟,鼎沸人声车马稠。
浪涌波飞争胜负,群情振奋共加油。
离骚绝唱传千古,天问铿锵咏万秋。
兴邦特色初心鉴,崛起中华傲五洲。
五律*端午吟
烟波散人(武汉)
吊古避邪戕,天中节气忙。
门楣悬艾草,稚子点雄黄。
竞棹灵均召,哀麟楚水觞。
千年遗故俗,国粹久传扬。
张安世——《中华张氏名人百咏》之10
张应志
麟阁悬图天下闻,秘书官至大将军。
搭班幸免纤尘误,报国犹凭四体勤。
廉少余资不尴尬,哲堪护己了纷纭。
德行修到善终处,福荫延绵九世熏!
【题记】
张安世,被列为汉代麒麟阁第二功臣。曾在汉武帝身边当了30年“秘书”(草诏),累迁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富平侯。为人低调,有博闻强识本领。后加封为光禄大夫。曾与霍光搭班子合作,共同辅政。霍光灭族后,其安然无恙,余荫延九世。《孟子》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放在张氏家族身上并不适用。张安世从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受封富平侯,爵位传至第九代,因张吉死后无子而国除(109年),共传世184年,历经王莽篡汉也未中断。这是一项两汉无人能及的记录。谨小慎微、勤劳俭朴、不慕虚名、满而不溢,这应该就是张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守业秘诀吧。
清平乐· 端午情怀
老鲁头
秭归端午,祭洒毛毛雨。鼓点龙舟掀巨浪,激起悠悠思绪。 离骚天问千年,九歌橘颂佳篇。今已昌隆盛世,足能慰藉先贤。
某地文友聚会
王兴伦
台前会长道欢迎,震耳辞中点姓名。
谓汝民间隐高手,励她笔底有真情。
赵钱座次案头摆,彼此功为肚里明。
同挤县刊巴掌大,相怜何必再相轻。
端午祭
李亚非(武汉)
菖蒲艾草粽飘香,美酒雄黄额画王。
屈子家乡端午祭,精神千古久留长。
五日有吟
李亚非(武汉)
时逢端午话安康,艾草菖蒲淡淡香。
防病驱蚊膏药贴,中医疗效好单方。
五绝 诗人节
叶文峰(湖北)
离骚寻爱国,天问觅伸冤。
众度诗人节,文坛祭屈原。
诗人节遐想
陈春玲(辽宁)
诗人节里仰诗魂,屈子离骚世上尊。
为庶行吟作喉舌,行间美韵动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