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词
五绝.端午节(新韵)
张卫国
飞龙舞九天,端午热民间。
屈子魂犹在,青芦米粽缠。
七绝.端午节(新韵)
情思一缕寄端阳,楚水扬波尽泪殇。
屈子沉江天问在,离骚万代永流芳。
七律.端午节有感(中华新韵)
端午雄黄稍佐酒,幽兰艾草挂门楣。
倾心醉意闻蝉噪,悦目闲情看柳垂。
律荡风吹唐浪漫,词逢雨润宋思维。
文宗屈子离骚韵,敢向诗经比翼飞。
七律.端午有寄(新韵)
端午炎阳似火熏,白莲开处净乾坤。
龙船竞棹追先烈,楚水争流祭古今。
宁肯芝兰尘世草,期能帝祚玉堂春。
丹心五月汨罗恨,万代留芳忠义魂。
七律.端午念屈原(中华新韵)
举杯端午饮雄黄,碧艾悬门戾疫防。
米粽沉江屈子恨,龙舟竞水楚民殇。
风流万代离骚最,天问一声芷草当。
九曲汨罗魂魄在,文开百世赋辞彰。
七律. 端午
李新圈
时来端午艳阳天,鼓震诗魂众赛船。
有敬子胥真壮士,常怀曹氏孝婵娟。
夫人不解其中意,粽叶唯将思念缠。
细火慢熬香馥味,亲娘快递到儿边。
七律.端午〈新韵)
张文远
五月炎炎白日熏,每逢端午意消沉。
门楣避秽悬青艾,蒲酒驱邪震鬼神。
屈子投江为社稷,龙舟泛棹吊忠魂。
边风未见吹苍浪,却把离骚咏到今。
七律·端午节怀屈原
龙吟
端阳汨水逝风流,粽子飘香觅自由。
纪念灵均鸣楚体,从容太白上层楼。
千年浪漫开新路,百丈天心报国讴。
大小龙舟争进步,弄潮英少兴神州。
五绝.端午感怀(通韵)
王惠霄
屈子离骚在,光芒久愈长。
悠悠千载后,效楚祭端阳。
七律•端午(新韵)
刘鸣利
中原日酷麦田黄,楚地荷灯映水光。
艾绿千家驱鬼祟,江清百派祷安康。
诗文若写书天问,景色如渲画众芳。
人事绵延多吊诡,应思万世粽飘香。
五绝.端午节怀屈原(新韵)
文/庄木
端午粽飘香,忠魂万古扬。
神州多少爱,不尽汨罗江。
五古.端午节有感
孟书芹
端午粽飘香,龙舟赛事忙。
由来已久远,因祭屈子殇。
生不逢时令,投身汨罗江。
爱国忠魂在,应将盛世赏。
七古.端午
董海平
潇湘楚地竟龙船,艾草香薰避疫躦。
绝唱离骚留傲骨,美篇天问涌清泉。
常存浩气千秋荡,不朽英灵万古传。
忧国忧民真雅士,投江抱石志轩辕。
七绝.端午(新韵)
杨素玲
端阳沉粽万民伤,争渡龙舟吊栋梁。
昔日英才含恨去,忠肝义胆永流芳。
端午节永远抹不去的痛
文/左文昌
或许
是因为
屈原之过,诗词之过
从一个伤口
投江于另一个伤口
之过
天问
天又回,曰:
自此后
楚国
疼痛而去
汨罗江
流泪不止
我听到端午的脚步
文/刘鸣利(河北)
(一)
不是汨罗江风声告诉我
不是故乡的粽香告诉我
那一夜的长梦哦
那个二千三百六十岁的老人
举着一把艾草
他说,我来了
诸病远离
我听到,端午的脚步
轰隆隆的
让夏日的嘈杂静了下来
望闻问切这个世界
(二)
艾叶长出浓浓的味道
麦茬地,有战后的寂静
青绿的苇叶,来自遥远的河边
这个时节,我想黄米和黏高粱
一座城市,也扑进山乡蒸腾的粽香里
认祖归宗
剥开蒸熟的粽子
就看到黏在苇叶上的不甘
每一口,都能感受抱团的不舍
这是吃货版的思念教材
关键词是:黏黏的,甜甜的
黏糯的思念给思念的人
端午,就有了意义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