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午节,赛龙舟,争先恐后,好热闹!一齐来过个开心的端午节吧!葫芦收五毒,平安过端午!
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让我们展现中卫儿女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中卫七绝
中卫端阳民俗
张建忠
焖枣糕
水淘米醒上笼筐,糯枣缤纷渗入芳。
糕艳红芯君慢品,盛盘落雪郁清香。

炸油香
烫面揉糖色泽光,身筋白浪炸金黄。
柔姿翻出鲜红月,笑语心甜忆故乡。

绣香包
夜半针钱绣锦囊,端阳薄礼送情郎。
三哥牵挂英英妹,心惜香包梦断肠。
注:落雪,指撒白糖。油香,指油饼。回民称油香。

端阳节祭屈原(新韵)
陈振中
屈子投江壮志存,爱国怜众恨君昏。
一曲骚赋千年唱,万古端阳祭楚魂。
屈尊万古千年颂,当道奷臣罪恶名。
只有小人谀史见,君王慧眼几识忠?

端午悼屈原(中华通韵)
文/马利明
五月端阳粽子香,龙舟竞渡彩旗扬。
屈原悲愤忧国死,悼念千年泪满江。
端午节吟怀
文/冯忠刚
新绿槐枝醉艾香,浓醇米粽祭贤良。
龙舟竞赛忠魂舞,玉管无声豪气扬。
端午节即兴
张建忠
杏熟麦黄莺啭叫,端阳千里糯香飘。
江河竞渡赛龙凤,惟我故乡诗画描。

端午
李占彦
年年端午随乡俗,尊尚流风念屈原。
留得离骚垂万古,黎民牢记放臣冤。

忠臣爱国(先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离骚一部诉忠语,半卷怀沙祭楚天。
误国献言奸佞贼,以身殉节屈原贤。

端阳节抒怀(仄韵卦)
乔维祖(宁夏中卫)
有意菖蒲花朵绽,无情艾叶门前挂。
雄黄米酒逐邪魔,香粽一团屈原拜。

双午节(先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五月乡村又过年,家家户户起炊烟。
玉珠红枣一锅熟,玉叶包皮似小船。

悼屈原
文/张洁
端午粽香囊,汨罗波澜狂。
离骚青史纪,浩气载留芳。

端午怀古 (平水韵)
文\张宏(甘肃镇原)
一丛艾叶伴离殇,泊水江头粽蕴香。
感叹屈原千古恨,举杯天问话忧伤。

祭端午
于焕明
列国唯谁胆识高,文风千古拜离骚。
忠魂华夏今犹在,汨水遗冤万里涛。

端午悼屈原
文/舒琴
香草何曾有圣心,美人从此寓忠忱。
汩罗一去惊千载,一卷离骚万古音

端午感怀
文/舒琴
沧浪水浊世人迷,蛾黛遭休孽怪飞。
质洁难随流俗转,行真岂愿陷污泥。

端午抒怀
文/张洁
又复端阳粽子香,九州啼血祭忠良。
汨江激荡流千古,缅忆怀殇难却忘。

端午
文/郜明锋
抱石沉江余恨遗,民间祭祀屈原期。
千年故事传佳话,一曲风骚慰楚辞。

端午书怀
张文豹 北京
踏浪飞舟祭屈原,岁逢端午享平安。
炎黄铭记先人志,咏叹离骚拜圣坛。

端午吟(新韵)
文/黄玉华
夏节端午送吉祥,浪漫之都粽叶香。
不见龙舟兰蕙祭,思平遥望汨罗江。

端午思乡(新韵)
文/黄玉华
端阳节日祝安康,半岛滨城嗅粽香。
微信传书相问好,邀风拜月梦回乡。

端午有感(中华通韵)
文\张宏(甘肃镇原)
五月端阳遍蕴香,小儿眉炫点雄黄。
离骚千载永歌颂,华夏诸君寄顺康。

中卫七律
端午抒情
文/李凤云
九章风雅云天籁,名著佳篇广宇开。
端午汨罗江水涌,应时粽艾酒香来。
诗吟楚国群贤士,赋诵荆湘众秀才。
屈子檄文扶大道,离骚振世史清裁。

欢乐的端午节(萧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佳节端阳还未到,东方家院锦旗飘。
幼儿彩笔红心画,少女唐诗碧玉聊。
表演才华书快板,奉呈歌舞起高潮。
香包赠给众乡客,祝愿神州黎庶娇。

端午抒情
文/李凤云
九章风雅云天籁,名著佳篇广宇开。
端午汨罗江水涌,应时粽艾酒香来。
诗吟楚国群贤士,赋诵荆湘众秀才。
屈子檄文扶大道,离骚振世史清裁。

大漠边关行(排律删)
乔维祖(宁夏中卫)
午后斜阳烽火灿,赤驹吾坐赴边关。
鼓声塞上佳观响,钟起农庄避暑闲。
买卖疆场紫垣阅,四方墩堡见河山。
龙宫湖面波涛涌,千岛虹桥舟艇还。
沙海隐沦媒老庙,雄风大漠尽开颜。
①紫垣:长城别称
应理端午杂咏
张建忠
塞外清风凉夏日,杏黄桑熟麦飘香。
长河激浪龙舟竞,大漠惊沙虎拜阳。
碧色玫园来相会,红颜知己故难忘。
幸逢端午莫虚度,启宇金沙作斗芳。
注:应理,指旧中卫。

端午咏屈原(新韵)
黄玉华
泪光孤愤为国叹,持剑罗江问九天。
银汉星辰天不语,长河苍海地无言。
诗辞歌赋千秋颂,楚韵离骚万世传。
兰蕙粽舟屈子祭,精神不朽驻人间。

端午抒怀
文/马利明
初临仲夏庆端阳,煮粽尝鲜道吉祥。
艾叶菖蒲防疫病,香囊彩线保安康。
铿锵鼓号龙舟赛,鼎沸人声乐曲扬。
殉国屈原千载祭,离骚唱罢赋诗章。

端午祭屈原
文/马利明(宁夏银川)
端午来临设祭坛,屈原天问楚秦寒。
真心直谏遭排斥,逆耳忠言遇阻拦。
激愤投江忧国死,缅怀壮烈粽香残。
汨罗击鼓飞舟竞,再唱离骚泪洒干。

端午节
李有宗(宁夏中卫)
麦浪翻波蒿艾旺,百花争艳杏甜黄。
滋心甘露闪光彩,润叶晶霖酒吉祥。
北域欢歌迎盛会,南疆起舞待舟翔。
纪怀屈子飞龙竟,庆祝辉煌漫粽香。

端午
李有宗
漫野碧波蒿艾绿,龙舟竞发百江漪。
北疆长白吟英魄,南域汨罗叹屈悲。
虽愿节期须道贺,但希祭日莫欢熙。
小康神圣祥光兆,才子如云遍地诗。

端阳
刘昌文
一本离骚酒半壶,龙舟米粽两皆无。
雄黄可使蛇形现,艾叶能将鬼影俘。
不少豪情言楚事,更多馋意念京厨。
结群雀跃奔长假,谁肯翻书阅子乎?

端午锄禾
刘昌文
村姑野外过端阳,汗裹银锄起落忙。
三块馒头充粽子,一壶凉水代雄黄。
农家眼里禾苗重,餐馆厨中米线长。
只顾田园多出穗,不知节味有无香。

社区别样端午
文/张文豹
今年端午不寻常,检测核酸真是忙。
两委辛勤维秩序,万家钦佩得周详。
翠衣江米心中梦,红枣果仁地里粱。
饮水思源坚信党,瘟君必定早消亡。

端阳节感赋(新韵)
赵学义(宁夏)
龙舟竞渡鼓声扬,五月神州米粽香。
索句谋篇歌屈子,造词引典话端阳。
秉心社稷怀王拒,泣血民生汨水江。
天问奇葩传万代,离骚辞赋世华章。

悼屈原(新韵)
文/李凤云
九章天问荡惊涛,青史辉煌胆气豪。
常有丹心匡社稷,却无铁腕握金刀。
郢都国破千秋梦,汨水冤沉两岸潮。
雄魄枉能扶正道,英魂祭处诵离骚。

端午节感怀
王锦玲
时逢端午粽飘香,蒲酒三杯祭祀忙。
只恨楚江空寂寞,最悲屈子独彷徨。
清风两袖忠魂舞,傲骨一身正气扬。
一曲离骚传万古,九歌天问诉衷肠。

端午节怀古三首(新韵)
郭佑(宁夏)
韵雨诗云滋久旱,离骚风雅颂中华。
龙舟争渡平江境,屈子惜怜大楚家。
艾可驱邪瘟欲退,粽能消饿客齐夸。
先贤德范当歌赞,谗佞昏君以笔伐。

燕舞莺飞唱九歌,草欢林茂壮山河。
长江汹涌诗情放,沃野斑斓韵海波。
史载离骚穿亘古,石随躯体入漩涡。
大夫虽去英魂在,巨笔凌轩扫疫疴。

风雅超群赋九章,佳吟细品泛清香。
直臣变法君王悔,奸佞渎职政务荒。
楚为联秦失社稷,屈因沉水葬平江。
以文载道家国爱,可贵精神后世扬。

中卫五律
端午节祭屈原
王菁华
端午粽飘香,雄黄酒举觞。
年年歌屈子,岁岁颂骚章。
楚国良才挫,汨罗忠泪扬。
文辞耀千古,正气浩然长。

端午节(阳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楚地龙舟竞,胡天艾草芳。
菖蒲花似蜜,糯稻露尖秧。
粒粒珍珠米,圆圆红枣光。
含香芦叶裹,屈子是忠良。

中卫词曲
占春芳•端午感怀(苏轼体)
文/李凤云
端午到,民风盛,艾蒿溢清香。粽子雄黄粮液,竞舟号子旗扬。
祭典众翁忙。诵离骚、思楚情长。墨飞毫舞华章著,歌颂三湘。

浪淘沙令 * 端午祭屈原(李煜体)
文/徐艳
雄魄丈罗江,华夏同殇。
忠魂梦断恨难藏。
赤子忧怀心亦鉴,赴死何妨?
寸管骋诗疆,天问辞章。
逸情雅韵世无双。
披胆沥肝青史照,千古名扬。

临江仙•追思屈原(贺铸体)
文/李凤云
糯粽飘香堆案,人间又过端阳。追思诗圣汨罗江。九章仍传颂,骚韵在弘扬。
竞发龙舟锣鼓,划将挥汗奔忙。屈原追祭奏铿锵。英魂终不朽,傲骨尽流芳。

【正宫•叨叨令】端午情思(联章体,新韵)
陈军
珍珠糯米青青粽,民间巧手殷殷弄。锅中蒸煮焉留缝,香浓气烈风云诵。好美味也么哥,好美味也么哥,风行四海乡情重。
浪花飞溅龙舟动,欢欣锣鼓招民众。飞抛粽子龙王用,国殇不朽人神奉。赋离骚也么哥,赋离骚也么哥,忠魂永驻千秋颂。
香囊美丽香浓重,姑娘小伙春心动。手推蒲扇凭卿用,嘘寒问暖相知痛。唱关雎也么哥,唱关雎也么哥,芳心共享花烛洞。
菖蒲艾叶谁人种,辟邪祛疫千家奉。石灰堵死蜈蚣洞,雄黄惊破蛇蝎梦。看全球也么哥,看全球也么哥,中华大树谁能动。

定风坡(双调)端午祭屈原(欧阳炯)
赵学义(宁夏)
艾草菖蒲挂户堂,醇香棕子庆端阳。泪洒龙舟黎庶叹,呼唤。风飘仙乐汨罗滂。
吟诵离骚天地醉,潸泪。清辞敬拜屈原扬。慷慨陈词寻国梦,心痛,一朝贤圣尽忠良。

鹧鸪天•端午三湘行(晏几道体)
文/李凤云
端午机飞到长沙。湘江岳麓秀容斜。应思屈子赶时节,再诵离骚悼赋家。
肃目礼,敬鲜花。艾香糯粽典清茶。今朝汨水涛声怒,鬼杰英魂美誉嘉。

《中卫市诗词学会》微刊
主 办:宁夏中卫市诗词学会
顾 问:张 嵩 张美玲 闫云霞 赵云超 张 青 冯忠刚 俞学军 乔维祖 张建忠 刘乐牛
编委会
主 任:(总编 主审)郜明锋
副主任:(副总编 副主审)范春荣 陈 亮 李有宗 洪雪霞 吴茂江 徐 和 张建忠
编 委:吴树城 陈振中 于焕明 黄玉华 秦志峰 陈庆华 郭 佑 张燕荣 赵雨晴 郭艳珍 书生梦缘 张 宏
本期制作:陈亮
排版说明:按投稿时间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