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律诗词四十首:
七律·祭屈原
文/霍庆来
报国无门沉汨罗,满腔忧愤逐洪波。
离骚天问千秋颂,渔父怀沙万众歌。
生就忠肝书壮烈,锻成傲骨写巍峨。
从来乱世出奸佞,求索途遥血泪多。
七律·六一感吟
文/霍庆来
魂牵最是少年时,怅喟流光不可追。
溜枣摸瓜聊解渴,偷桃拾杏且充饥。
席床每作龙床睡,竹马长当骏马骑。
趣事桩桩今细数,酸甜苦辣几人知。
七律·白头吟
文/金嗣水
银丝缕缕作头巾,衰老村翁尚有神。
渴饮寒衣天道守,困眠饥食自然循。
行藏华月多圆缺,舒卷浮云常屈伸。
庭院烹茶伴疏柳,莳花弄草度昏晨。
七律·忆登试心桥望天柱峰
文/金嗣水
云端伫立试心桥,一柱擎天破九霄。
怪石流丹浮落日,奇峰耸翠叠青瑶。
松鸣惊动潜藏虎,壁绝哀愁俯仰鹞。
搏浪万山金殿鼓,何人到此不弯腰。
七律·端午祭感怀
文/张怀勤(甘肃)
每忆端阳意黯然,金樽玉酒慰忠贤。
丹青义魄惊云际,祭祀英灵护水边。
过影龙舟腾楚泽,飞声鼍鼓震江天。
遗留风俗常悠在,却惹骚人赋锦篇。
七律·端午节
韩其平(山东)
光阴似水忆当年,泪洒潇湘祭俊贤。
未遂胸怀何处诉,空留志向有谁怜。
龙舟竞渡逢重五,艾草临门遍大千。
楚粽飘香心告慰,神州尽是艳阳天。
七律·儿童节有吟
文/韩其平(山东)
英雄热血染红巾,雨露芽苗四季春。
学海波中乘巨浪,书山路上探奇珍。
常思报国强邦志,须作飞天逐梦人。
嫩竹经霜知险难,雏鹰振翅力求真。
七律·儿童节吟怀
文/韩其平(山东)
节日时临六月风,彩旗飘舞乐无穷。
笙歌悦耳心边美,锣鼓连天领角红。
圆梦肩头担大任,强邦路上寄儿童。
书山艰险攀高处,且待春芽享太空。
七律·端午乐
文/韩其平(山东)
适逢端午沐骄阳,艾草家门挂两旁。
院内榴花犹太赤,田间麦穗露微黄。
迎风竞渡龙舟急,起舞遥闻粽子香。
扶老携儿寻乐趣,欢欣亦要祭贤良。
七律·缅怀屈子
文/李素
端午来临倍恻伤,几多风雨泣潇湘。
粽吞鱼腹魂飞苦,鼓震龙舟浪卷狂。
九死悲歌沉石去,千秋正气共天长。
江头酹酒更添泪,润得年年兰芷芳。

七律·献给儿童节(通韵)
文/春芽
儿童久盼返学难,奥密毒珠害世间。
网上习文三四百,屏前授课六七千。
抬头仰望云边月,俯首观池水中天。
雨落听风当作曲,读书写字不为艰。
七律·端午祭屈原(孤雁格)
文/布衣凡人
每年端午祭忠臣,屈子离骚天问论。
岁月滔滔留傲骨,神州耿耿忆冤魂。
倾怀社稷千秋颂,张目邦家万载尊。
习俗寄存民意愿,正思解粽汩罗吞。
七律·六一吟
文/布衣凡人
红旗一角佩胸前,顿觉今朝还少年。
学习雷锋干好事,知行礼貌道开先。
优为集体争荣耀,乐助他人履尚妍。
过往回环多感慨,欣忻六一有孙延。
七律·六一致老童
文/布衣凡人
今天喜惬老顽童,跳舞声歌笑面充。
队礼高擎还忆少,领巾胸佩忽添雄。
归真成趣追陶令,致语放怀思古风。
寓乐于情见人性,熙恬潇洒逸身中。
七律·鲁山屈原庙
文/严寄音
长河悲曲世赓飏,古地犨城说细祥。
故垒青山存印记,灵均延笃共留香。
舆图沿革能疏惑,风骨咏传无可量。
终是楚家兴大汉,彩舟南北竞端阳。
七绝·端午遣怀(通韵)
文/梦而诗
角黍弥香别系情,榴花点点血沉凝。
飞舟岂忘追忠义,震鼓共为华夏腾。
七绝·端午感怀
文/贾洪岩
蒲酒虔诚祭屈平,江边粽子水间倾。
应知多少人中杰,有几流芳不朽名。
七绝·申城疫情渐缓喜作
文/金嗣水
疫情渐缓竞欢娱,绿码操持出小区。
最是端阳佳节近,游园购物逛魔都。
七绝·颁奖仪式 (通韵)
文/王长友
巧遇端阳古镇来,清风丽日照钧斋。
宾朋满座茶香散,奖耀金光染玉腮。
七绝·榴花红(通韵)
文/布衣凡人
浓绿榴枝点点红,神迷喷火溅穹隆。
仙家疑问星虹落,缘是天公作美容。

七绝·栀子花
文/龚建华
栀子花开香满苑,行人路上复回头。
千姿百态芳容表,洁白无瑕娇气流。
七绝·壬寅六一儿童节
文/龚建华
壬寅六一开栀子,戎泰儿童戴苑花。
欣赏幼园无尚美,喜看祖国有琼葩。
七绝·野鸟家养
文/龚建华
清早花盆投把米,午时麻雀去无踪。
翻开绿叶平平土,摘掉枯枝整整笼。
七绝·夏日湖畔
文/严寄音
人过长汀绿荫池,红嫣忽映影参差。
小荷未见生尖角,夹竹桃开正入时。
五绝·今天小扫除
文/金嗣水
钟点工难觅,自家除垢污。
小劳居室净,端坐我心愉。
五绝·端午
文/金嗣水
碧艾驱邪气,菖蒲作剑刀。
龙舟齐擂鼓,今日念离骚。
五绝·最浪漫的事
文/金嗣水
上海解封啦,今天不宅家。
邀来三二友,共饮一壶茶。
五绝·杨梅
文/龚建华
初夏生津果,闲来解渴游。
食之消暑热,望树去烦忧。
五律·壬寅端午
文/金嗣水
一壶端午酿,今古楚辞吟。
黄酒新冠灭,妖魔蒲剑擒。
烽烟连数月,鼙鼓动千寻。
人祸天灾劫,龙乡传德音。

五律·麦熟
文/贾洪岩
南风烘麦海,绿穗变金黄。
田陇祥烟袅,农家喜色扬。
脚蒸泥土气,头顶日炎光。
付出千珠汗,赢来白面香。
五律·老来乐
文/贾洪岩
数竿新竹翠,窗透若榴香。
飒飒南风暖,悠悠夏日长。
家人多在野,邻叟聚高堂。
解甲寻清趣,吟诗共举觞。
五律·端午杂咏
文/严寄音
端阳中夏近,觅句拟新章。
温故滋兰浴,思君吟泽伤。
祭怀舟竞渡,歌咏曲飞飏。
节俗过江汉,芳魂任倘徉。
五律·端午品读屈原《橘颂》
文/李廉德
诗人怀远志,颂橘寄衷情。
肤靓心灵美,根深品德贞。
古今同俯仰,物我共嘤鸣。
两士相辉映,精神境界亨。
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行即德行。伯夷殷末义士,孤竹君之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下。在此以义士比橘之清高、坚强、有气节。置即植、树立,像即榜样、楷模。
清平乐·午梦
文/往事
午空枕梦。一曲梅花弄。浅浅芙蓉湖月涌,短岸长亭悠动。
呓语谁把惊开。轩窗喜鹊啭来。睁眼晴云眉上,起身绪向楼台。
鹧鸪天·迎晨荷塘闲题
文/往事
出水芙蓉心未开。低眉杨柳绪难猜。依然夏色含春韵,只听晴云随燕来。
风洒洒,影排排。新香旧梦在星台。回身轻把朝阳沐,翠叶连天任棹裁。
鹧鸪天·六一儿童节的记忆
文/往事
柳岸江边是我家,朝看日出晚看霞。春来陌上牵风鹞,冬到窗前捉雪花。
割野草,上枝丫。偷迎风雨採青瓜。今朝想起童年事,回味声中自叹嗟。
清平乐·临溪偶题
文/往事
小桥闲诵。暗暗波纹动。杨柳轻垂云水弄。还有芙蓉翠拥。
依岸幽把栏平。临溪时听鹊鸣。春影深深远去,夏凉浅浅怀迎。
临江仙·端午
文/严寄音
又近端阳佳节,情浓胜似花芬。龙舟歌棹粽丝新。楚骚犹在耳,往事复铺陈。
咏叹汩罗悲曲,光辉垂曜凡尘。江河千载洗冤臣。人间留傲骨,香草誉忠魂。
一剪梅·六一自娱
文/董贺轩
六一鲜花入眼前,锣鼓喧天,歌舞翩跹。谁家孙女伴歌甜。蹦也欢颜,跳也欢颜。
老叟欲怀童趣癫,右手推圈,左臂挥鞭。心闲自雅乐无边。累也欣然 ,老也悠然。
澡兰香·端午怀古
文/吴仁鹏
心传艾叶,手赠菖花,爱在水村竹户。桃弓镇宅,苇矢驱邪,俗例演承无数。举炊烟、蒲节张罗,堂前凭依巧妇。该当有、明黄烈酒,妍柔香黍。
却道龙舟载恨,怨魄难招,谠言难诉。风云竞逐,苦乐齐来,骇响震天旗鼓。念三闾、雅格清标,音貌流芳万古。有浩气、楚颂遗篇,彰扬诗祖。

中华诗词园编辑部
顾问:陈景轩、朱天恩
主编:雪迎涛
副主编:长青山人、白云故乡
编委:石襄城、闫志民、陈素娜、任拴紧、杨A
刊头设计:马松禄
绘画:崔梅玲、郭占伟
摄影:王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