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寅他乡端节偶题
古从新
身在他乡想故乡,亲朋难聚句难香。
同谁共饮雄黄酒?抗疫仍歌天使章。
家国安宁心所愿,生涯去住苦何妨。
老来更觉真情重,角粽互传意总长。
杨兴强(山东泰安)
【双调•沉醉东风】 端午节
庆端午划舟渡江,挂菖蒲驱疫安邦。枣花鲜,榴枝旺,田间杏尽是飘香。农户欢欣打麦忙,歌盛世琴声奏响。
端午读离骚
永忆江湖(上海)
万古风流是屈原,离骚一卷胜千言。
九歌吟罢再回首,浪漫诗情可溯源。
七律•端午祭屈原
赵家镛
年年裹粽年年祭,远望长江绕艾稀。
屈子披肝滴血尽,朝臣覆雨昧心欺。
惟留巨著昭千载,尚化甘霖润万机。
自古佳篇词客效,骈文每每不离兮。
注:化用《庄子.至乐》:“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之意。
七律•端午吟
赵福君
熹微采艾度端阳,纪念屈原国难殇。
乱世忠贞逢聩主,经邦梁栋放荒江。
离骚抑郁发天问,橘颂淋漓著九章。
千古丹心映日月,龙舟香粽意非常。
鹧鸪天•和卢晓良老师诗人节有寄
田雁来
糯粽浮香诗思飘,汨罗江水自迢迢。
不因独醒忧难抑,谁信长眠魂可招。
思旧事,看今朝,蕙兰千载未曾凋。
四边举望兵戈日,难压书生意气烧。
附原玉:
鹧鸪天•诗人节有寄
卢晓良
感慨三湘入梦遥,独清独醒汨罗消。
美人香草怀奢愿,浊世英才受冷嘲。
吟橘颂,读离骚,争将兰畹化荒茅。
每临此节嗟嘘甚,权赋新词并酒浇。
端午祭
张丽(大连)
门悬艾草又端阳,千家万户粽涌香。
《天问》《离骚》传后世,汩罗江畔慰忠良。
七绝·端午酹屈原
刘志广
汨罗呜咽泪横流,美政痴情苦苦求。
梦碎怀沙身殉国,诗魂一缕两千秋。
七律·端午
吴景彦(沈阳)
飞龙端午跃穹乾,祭祖祈神拜夏安,
七宿升央求吉日,千家保泰望衔欢。
曹娥伍子传今古。屈氏怀沙表寸丹。
正气行歌存大义,忠魂归梦赋心肝。
林金洪(莆田)
七律·端午节网游随记
瞬间又到端阳节,一早欣闻粽子香。
过去天天寻梦远,而今夜夜赋诗狂。
喜听群里佳声起,乐见词中雅韵藏。
老汉沿途抛七律,方家说是好文章。
屈原含恨投江
王元章
一跃冲涛尽脱烦,端阳五月粽原源。
遥思含恨屈平去,期盼人间少枉冤。
贾成龙(辽宁)
〔双调•沉醉东风〕端午节
葫柳桃悬屋房,艾蒲笤挂门梁,。
包粽香,雄黄酿,思屈原酒洒罗江。
纳福驱邪五彩挷,离骚九章歌颂朗。
喝火令•粽情祭
长白居士
四月花飞去,葱笼绿荫浓。屈原天问誉苍穹,空有一身鸿志,身跳汨罗终。
糯米亲情聚,沙糖雅韵融。粽香飘荡正身躬。屈子奇冤,屈子志飞鸿。屈子以身图国,浩气贯长空。
绝句.屈子
李清发
生当忧国杰,死亦为诗雄。
端午龙舟赛,棕香插艾中。
折桂令. 端午抒怀
上海 周靖竹
粽香甜,艾叶澄清。端午年年,纪念忠贞。驱毒消邪,雄黄点爽,祈望康宁。
古今节,风华朗新。抒情怀,恭祝朋亲。盛世沧桑,舟泛浪涛,鱼跃龙门。
端午念
金荣(湖北)
世道万年同,庶民思泽东。
今看汨流水,涛浊浪欺穷。
五卷何人读,九章骚客通。
楚王能忏悔,华夏早登峰。
七律•端午吟
丛中笑(齐齐哈尔)
端阳佳节祭忠魂,千古屈原殇自身。
一片丹心昭日月,三山碧水映松筠。
长蒲高挂除新冠,艾草驱邪祈福神。
米粽飘香国安泰,中华盛世党亲民。
端午情思
刘汝水
一
一条江流淌着您的血脉
澎湃着民族的最强音
一块石头怀抱着您的灵魂
坚守着永恒的华夏梦想
艾叶 桃枝 香囊
传送着不朽的求索故事
粽子 鸡蛋 黄酒
抚慰着历史的伤痛
一条江能否承载诗人满怀愁绪
一块石头能否背负众生的期盼
沉下一个血写的问号
崛起千舟竞发,蛟龙腾飞
二
粽子 鸡蛋 黄酒
让汨罗江流入每个人的心房
汹涌的波涛谱写着悲壮的爱国篇章
艾草 桃枝 香囊
让屈子的灵魂万古流芳
《离骚》《九歌》成为历史的绝唱
救民于水火的梦想
化作声声不息的巨浪
上下而求索的生命之光
将世人脚下路照亮
端午时节,龙舟竞逐飞扬
为沉潜的孤船扬帆起航
五月天里,粽叶飘香
为千年的屈原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