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颗粽子一颗心
文/武立群
一颗粽子似心非心。一片菖蒲叶,能将千百的米粒聚集在一起,又怎么能说不是心呢?一次端午,一颗心的粽子就足够了。太多的粽子就是物质。粽子越多,心的意蕴和文化的流失就越多。
屈原缔造了端午节。2000多年前,一个民族的英雄,他用他对家国的爱,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与民同交欢,和众共悲喜,成就了一段历史的绝美佳话。
然而,与其说是屈原缔造端午节,毋宁说端午节是人民缔造的。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的伟大,在于对祖国和民族有着强烈的爱的民族英雄,对于体察民情、与民共情的国家忠良,对于置生死于度外的感天地泣鬼神的义勇之士,我们的人民能够感知到他的风骨和气节,能够深深地体悟到他为这个国家、民族所带来的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潜藏在民族血脉里绵延不息的生命力,认定了他就是我们的民族魂、中华情。为此,我们的人民一代代地通过一种寄托情思的载体——粽子,简单朴素、取自天然,然而却要费一些机巧和心思的食物,来生生不息地传达对屈原的纪念之情、传扬屈原精神。

作为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仪式,端午节是对屈原热烈、浓厚的爱,是对中华民族深刻、执着的爱,更是对生活无限、质朴的爱。端午节到了,包粽子、赛龙舟、戴花花绳、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等等的习俗,亲友之间你来我往,以粽传情话屈原,以爱为媒叙过往。人生倏忽拉长变短,说的人充满对人生诡谲的慨叹,听的人更是频频点头以示同感。共同赛一次龙舟,将花花绳戴在手腕、脚腕上,在门楣上挂上菖蒲艾草,什么也不用说,原本干瘪的生活一下子就变得饱满多汁起来,不禁让人对生活又充满着希望往前走。
我记忆中最有仪式感的端午大约是二十几年前,我和同学一起去很深的山里去探望另一个同学。交通不便,除过刚开始坐了一段路程的蹦蹦车之外,后面的路没有通车,我们是完全是靠步行到达的。天气炎热,从早上八点多出发,一路辗转到达的时候大约是下午两三点钟,真是又饥又渴。当时同学的母亲拉着我们的手,虔诚地将一节花花绳套到了我们的手腕上,同时嘴里念念有词,为我们送上美好的祝福祝愿。这让本来害怕而准备缩回的手,不仅大胆地伸了出去,而且同样怀着虔诚的心领受着一切,并因此而感到疲劳顿消。以后的这么多年,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各种仪式,却从来再也没有感受过那种神圣虔诚的仪式感。我想,仪式感必然是一种心的仪式,如果灵魂不出场,再多的繁文缛节不仅显得多余,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还是简单一些的好。端者始也,端午,重五、重午。国人对于半和叠数总是怀着一种莫名的好感和崇拜,以五为事之半、五五为满,内心总是怀着无尽的期盼和愿望。向来以含蓄谦和为美的同胞,总是以花未全开月半圆为追求的境地,也深深懂得凡事不能求全责备的道理,为此形成了一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心理状态,这种人文精神也无意之间根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原本对此深怀疑义,现在却常常念起这句话。心外的物没有是非对错,也并无爱恨情仇,总是人有意而山水草本皆有情,人有情而万事万物皆有意。照此说来,一切身外之物皆是心的映照,一切情愫心中若有那便是有,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解释。对于仪式感也是一样,若是心中虔诚观照,并无需多的言语,车载斗量地给予或许可以锦上添花,但往往却是虔诚神圣作为筹码的交换,可能等到幡然悔悟的一天,人生也就不再抱持初心,而彻底沦为为外物所役使的人生。
一颗粽子一颗心。对于用菖蒲叶包裹起来的粽子,有叶的清香、米的香甜,从一双双灵巧的手中,一个一个的粽子仿佛是带着生命被创造出来的人间圣物,落入口中即化作凡世烟火。总是从心而来,终将随心而去。每一个人吃到的粽子都不一样,甜的、咸的,甚至是怪味道的粽子只是口味各异。除此之外,吃粽子还是会吃到其他的多种多样的东西。
一家人一起包粽子,一个单位一起包粽子,几个亲朋好友一起包粽子。泡叶子、泡米,在里面加入各样的添加物——大枣、红豆沙、蛋黄、肉,甚至葡萄干之类的东西。一个一个地包,有一搭没一搭地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有时候唏嘘,有时候轰然大笑。包进粽子里的,就有彼此的体认和感受,也有在一起时的欢乐和幸福,粽子瞬间在手下就带有了生命的活泛与灵动。

晚上一个人在院子里走,看到三三两两的人们提着一些粽子、糖糕。在影影绰绰的灯光里,看不清表情,但却能明显感觉到人们的喜悦。喜悦什么呢?大概人们对于自己的喜悦也是无法完全进行决然的分割,这一个喜悦是属于屈原的,那一个喜悦是属于假期的,另一个喜悦是属于粽子的。总之,喜悦就好,喜悦不是生命的目的和意义,但是人生若无时而相伴的喜悦,难说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究竟还能够存在下去。
端午到了。我怀着一种全新的心,站在端午的门槛上,像个孩子一样的盼望着它。我在盼望什么呢?一种开始走向圆满的生活,一种对于生命新的认知,抑或只是单纯地渴望着,生命能够发生,像破土而出的嫩芽,像挣脱了蛹的蝶,像天刚微明,一切都只在微微翕动开启,生命迈向了新的征程。
若以粽子自拟,我想我应该是随意扯下的菖蒲叶包裹起来本色的米,且没有任何的装饰和添加。自始至终,我宁愿我只是这样的粽子,平凡普通而毫不起眼,却有着自己生命的坚持。对于市场上那些高端的包装里,连同粽子一同包进盒子里的茶叶、酒和其他各色礼品,喧宾夺主到声势浩大的粽子来说,谁能说那是粽子呢?这样的粽子我想是一种悲哀!
粽子不仅仅只是粽子,是人将半过的自我满足,也是踌躇满志的怀想展望。端午在手,我持半满的情愫,来祭祷先祖屈原,同时以半满的虔诚,祝福所有我爱的人幸福安康!
2022年6月2日
武立群,籍贯陕西岐山,1975年生人,机关工作人员,都市头条签约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