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情端午(上篇)
作者/魏从廷
审核/涓涓溪流
合诵/冯志伟、绚丽紫
总编/阳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也称五月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新的意思。“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午”
我国古代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排列。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正月为寅月,五月恰好是“午月”,“午”与“五”同音,又是单数属阳,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被国家列为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一、端午节的传说
在古代,农历五月是天灾人祸的高发季节,是最不受人们欢迎的月份。因为这期间,黄河,长江流域都是汛期,常有水灾发生。且雨水又多,湿度又大,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又快,流行病症增多,加之医疗条件又差,人们深受其害。但是由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在写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自沉汩罗江的缘故,人民为了悼念他,时至今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纷纷把粽子,鸡蛋,包子投入江中祭他,划龙舟纪念他,把端午节和悼念屈原联糸起来了,慢慢地改变了对五月的看法。

据传屈原投江后,民间百姓万分悲痛,纷纷自发涌到汩罗江边去悼念屈原。渔夫们划船在江中寻找打捞屈原的遗体,穿梭往返。汩罗江沿岸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往江里扔棕子,鸡蛋,等食品。据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祭祀屈原;一种说法是喂龙虾鱼蟹,说是让龙虾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遗体了。有些民间老中医则把一坛一坛的雄黄酒倒进江水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怪,以免伤害屈原尸体。

到了唐代,端午节便正式规定为大节。每年端午节,我国各地都要赛龙舟,挂菖蒲,插艾枝,吃粽子,煮鸡蛋以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所以现在民间都普遍认为,端午节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然而不知什么时候,民间还悄然流传 出另一种说法,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还纪念另外两位历史人物,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忠良伍子胥,另一个是东汉孝女曹娥。 
伍子胥,原春秋时期楚国人,世代忠良,因受奸党迫害,满门抄斩,其父,兄均是楚国忠臣良将,但都被楚平王所杀。后来伍子胥为避难投奔吴国,助吴伐楚。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当时楚平王己死,伍子胥掘开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伍子胥忠心赤胆,为吴国建功立业,使吴国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诸候一霸。但后因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登基继位以后,夫差听信奸党谗言,称伍子胥有阴谋反吴之心,赐子胥宝剑,令其自杀。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奸臣作乱,没想到大王忠奸不分,反而要杀害我,我使你父亲称霸诸候,在你还未立太子时,几位公子都要爭夺太子位,我与先王冒死力争,才保你立为太子,当时你想将吴国江山分一半给我,但我没有这种奢望。如今你竞听奸佞小人的谗言而杀害长辈,吴国将完矣!我因你而白白葬送了生命,你因杀我而白白葬送了吴国的大好河山!”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便自刎而死。伍子胥自刎前留下遗言,曾对门客说:“我死后请把我的眼睛挖出来,置于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部队灭掉吴国”。伍子胥死后,夫差又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波滔滚滚的钱塘江中。吴人为了纪念他,为其在江上立祠。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原本很强大的吴国被越国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自已用白布蒙住自已的双眼后才举剑自尽。自杀前,夫差大哭曰“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

伍子胥被害后,历代的政要显达,文人墨客或撰文或赋诗都给了很高的历史评价。其中包括庄子,屈原、陈轸、范睢、司马迁、韩婴、桓宽、刘向、桓谭、诸葛亮、司马贞、徐凝、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杨备,李贽、王若虚、陈志岁、梁启超等。
由于伍子胥尸沉于钱塘江之事比屈原投江早200多年,有些文献则认为,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是纪念伍子胥,并非屈原。也因为其忠心报国,却遭赐死且沉尸江底的悲剧,后人将他尊为海神“水仙王”之一。王充《论衡》也说:“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当地百姓也在伍子胥抛尸入江之地建起了伍子胥墓和胥王庙,把伍子胥率领开挖的运何命名为胥江,把附近的小山命名为胥山,濒临的太湖命名为胥湖。每年端午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伍氏后人都会来这里举行祭拜大典,并同游客一起向胥江投粽子、鸡蛋等食品。 
至于另一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会稽上虞人孝女曹娥的,是缘于曹娥救父投江的一个故事。曹娥的父亲是个渔夫溺水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哭号寻找。十七天之后,正好是端午节,就在这一天,曹娥为救父自投江中,五日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

曹娥的孝心感天动地,当地老百姓在曹娥投江救父的地方建了庙,尊她为“孝女娘娘”,此庙被人们誉为是“江南第一庙”。还把她父女居住的渔村叫曹娥村,把这条江改名曹娥江。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曹娥碑最初是由蔡邕来书写碑文,后又由宋朝王安山的女婿蔡卞再次临摹,随后一直保存到现在。三国时期,曹操与楊修也曾骑马来曹娥庙祭拜。罗贯中,曹雪芹更是把曹娥的故事写入了自已的作品中。
端午节的起源及传说虽众说纷纭,但无一不涵盖了古老的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䆳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未完下期待续)


作者简介
魏从廷,网名辰辰,河南省社旗县人,南阳市优秀教师,现已从校长岗位退休。70年代与文学结缘,有千余篇(首)作品发表于国家、省级、市级文学刊物,报刊杂志及新闻媒体,并多次获奖。其中有作品曾在全国大奖赛活动中荣获大奖,并被编录《世纪烛光》一书。本人系多家新闻媒体,报刋杂志,文学刋物,网络平台签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