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革
屈原投江2300周年有作(三则)
荆襄三姓在,鄂楚几回亡。
同是端阳日,伍相早投江。
-
国破山河在,楚亡秦汉强。
先生何必死,或可去称皇。
骚章皆古董,角粽自高端。
天价犹疯买,偏偏多汉奸。
赵殿贵
祭屈原
艾草飘香楚粽甜,万民端午祭屈原。
三年疫疠终将灭,告慰英灵华夏安。
李玉龙
端午节感怀
一部离骚继万年,一篇天问问天全。
心中装满凡间苦,哪代人民不挂牵。
王景武
端午吊屈原
街市幽幽角粽香,世间风雨却苍苍。
忠魂千古空余恨,官贵汲汲为稻粱。
佟海涛
端午祭屈原
采艾寻蒿角粽香,离骚一曲又端阳。
忠良傲骨魂飞去,不朽英灵万古芳。
陈东红
包粽子
米叶盆中泡两天,暗红蜜枣备旁边。
锥形四角专心弄,添水锅蒸品味鲜。
李文春
道是人间最有情,每逢端午忆贤明。
四方荡起汨罗浪,八面纷扬屈子名。
刘传波
端午寄怀
一曲离骚泪满巾,年年端午忆灵均。
汨罗千载多疑怨,化作龙堆万古存。
曹福山
端午祭屈原(新韵)
屈子含冤怒纵涛,泊罗江叹代民嚎。
椒兰反被艾萧害,强楚遭秦砍首刀。
张笑艳
端午节
万户千门飘粽香,一年一度寄端阳。
谁知汨水空悲渺,即载兰舟亦载殇。
张绍文
端午有作
又逢端午祭成篇,唤起神州悼屈仙。
香粽频抛哀志士,花舟竞渡挽良贤。
九歌一曲非歌九,天问全章是问天。
正气已然时下转,汨罗浪涌盛空前。
唐云海
端午念屈原
皆云中外圣贤多,堪比灵均有几何。
毒草香花焉可共,黄钟瓦釜怎能歌。
时危岂愿辞云梦,国破犹难投汨罗。
美政千年同逝水,鸿文万古灿星河。
刘兴贵
汨罗江上
汨罗岁岁祭端阳,又是龙舟要启航。
洒粽驱鱼擎夙愿,悼亡励志寄哀伤。
千年过往诗魂在,百业开来国运昌。
屈子有知当慰籍,中华今已傲东方。
石立红
端午感怀
岸畔蛙鸣颂夏芳,榴花怒绽映端阳。
哥忙折艾簪云鬓,弟喜抡坛品酒香。
但见箫沉凄曲响,因怜屈子泣声茫。
宜抛恨悔随波去,只注今朝向曙光。
金桂莲
咏端阳
端阳棕糯满盆香,艾叶葫芦挂室梁。
美酒佳肴添食欲,鲜花红蛋寓安康。
缅怀屈子忧民苦,赞感贞仙爱许郎。
今赏龙舟争跃竞,唯求盛世永呈祥。
周百坤
五月端阳粽溢香,龙舟竞渡祭忠良。
丝绳系腕防瘟患,艾叶拴门避疫伤。
铭记离骚倾肺腑,缅怀屈子诉衷肠。
冤魂千载终能洗,正气匡扶九域祥。
李贤
端午吟
雄黄浊酒一壶尝,端午家家艾叶香。
挂得铜门风雨洗,牵怜水岸洞庭伤。
汨罗浩瀚沉忠骨,楚曲潇潇断笔章。
谁的冤魂终古在,离骚草木感穹苍。
杨柏新
端午节感赋(新韵)
槐开莺舞暑天新,屈子归来驱疫尘。
划起龙舟清净水,品尝香粽太平民。
吟哦励志风骚赋,贯注兴国精气神。
华夏习俗浓若酒,年年代代品芳樽。
柴英杰
上朔千年古至今,忠奸不辩有昏君。
风波亭笼岳飞怨,汩水石沉屈子魂。
天地悠悠流浩气,江河滚滚唤良臣。
插蒲包粽端阳祭,质朴民俗大义存。
贺进彩
颂屈原
报国无门愤满腔,纵身殉节汩罗殇。
一篇天问来求索,再谱九歌嗟惋伤。
耿耿丹心融海岳,腾腾浩气振炎黄。
屈原虽殒英灵在,持剑巡方护四疆。
孟丽芝
洞仙歌•端午祭屈子
晨曦未露,丑寅星星灿。
相约亲朋过山涧。
艾飘香,水泊觅影菖蒲,人声沸,敛草降妖驱患。
汨罗江翻涌,载史千秋,国破灵均叹凄婉。
天问离骚何?写九歌文,楚辞咏,抒怀郢怨。
祭屈子、端午节由来,有今日、龙船粽情经典。
注释:
(1)灵均是屈原的字。
(2)郢[ yǐng ]怨,指的是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
孙雅洁
鹧鸪天·端午吟
端午思情系楚乡,为公弄笔赋诗行。
挂蒿有信千门旺,投黍难平万古伤。
施美政,撰奇章。怀沙抱恨汨罗江。
云天不老忠魂鉴,一曲离骚警世长。
左平
鹧鸪天•屈子吟
岁岁端阳艾漫香,追思抛粽总情殇。
蕙兰报国离骚鉴,赤胆傾忠天问扬。
求索泪,探寻芳。波环琼玉润星光。
龙舟赛起兴华夏,千载诗魂慰韵长。
张丹
鹧鸪天•悼屈原
纵跃投江叹世昏,朝廷腐败害忠臣。
怀沙月坠沅湘暗,举目云沉楚域阴。
读裂肺,忆撕心。离骚一曲唱黎民。
端阳五月珠盈泪,角粽飘香悼念君。
赵东旭
八声甘州·端午祭
有西风夜雨祭端阳,潇潇冷于秋。
想洞庭千里,烟波无际,遗恨难休。
高冕长铗何处,沧浪涌清流。
弦断歌犹在,晓月如钩。
不敢吟骚追古,对繁华丽景,更惹新愁。
问芸芸万类,谁解楚之忧?
仰先贤、居高怀远,祭湘魂、殷鉴镂心头。
临潮起、志酬江海,风满龙舟。
殷伟明
卜算子•残月锁汨罗
残月锁汨罗,夜冷人孤影。
屈子凝眸沮丧时,惟望怀王醒。
仰卧大江深,血热心头涌。
敢把金轮噬腹中,留住儿时郢。
(郢:楚都。金轮:月亮。)
马宽山
江城子•欢度端阳
纵情欢乐过端阳。粽飘香。酒酣觞。
衢路车飞,碧水棹舟狂。
骚客炫才拼丽句,吟苦艾,秀香囊。
祭原何必写悲怆。庶民祥。
国家强。器利兵雄,谁肯惧豺狼。
抱石之情思报国,兴大业。谱华章。
张雅琨
玉楼春•悼屈原
楚地萧疏时怎忍,每日怀愁堪国运。
儒臣官路意难平,白首归途心自顺。
三次流亡江北进,忧患离骚催发恨。
楚辞始祖创先河,祈悯苍悲天九问。
王宜春
浪淘沙•悼屈原(新韵)
端午悼灵均,吟了还吟,遗风千载慰忠魂。
滚滚汨罗承爱恨,水去怀人。
乱世怕昏君,昏了还昏,谗言几度害良臣。
一跃沉沉犹楚韵,世敬民尊。
孙亚君
浣溪沙•端午感怀
粽叶新挑糯米香,追思凭寄此情长。奈何遗恨汨罗江。
万古幽怀都付与,千秋入梦又何妨。几朝细酌楚辞章。
孙亚娟
忆秦娥•端午节寄远
凡人界,飘香粽子情浓烈。
情浓烈,一庭花色,万枝垂泄。
民族寄远苍天月,风呼窗外诗千阕。
诗千阕,离骚后叹,古今翻阅。
李岩
临江仙•端午节
采艾寻蒿村野,葫悬蒲插门傍。
消灾除煞满庭芳。
幼儿丝腕缕,五彩贺新郎。
大赛龙舟粼水,群英舞棹冲航。
招魂投粽汨罗江。
鱼虾凭水舞,灞岸绮罗香。
刘宗禄
临江仙•端午有怀
雨沛流霞端午,汨罗江畔忠良。
骚歌天问几彷徨。
粽包思落泪。黄酒痛沉湘。
竞渡龙舟悲壮,怀沙兰草幽香。
郢都遗恨水犹凉。
灵均圆楚梦,华夏吐朝阳。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