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诗人】李席林|王德民|张喜年|温泪|涧之燕|九弟|李保东|闲客
🔸端午节|李席林
汨罗江水还在奔腾诉说
两千年了为了一个魂魄的沉浮
呼喊声穿透炎黄文化的城墙
《楚辞》风把一个民族的魂托起
《橘颂》《离骚》又一次次穿透耳通
在香火中敬拜
你的灵魂散着棕香
锣鼓不息
那些古铜色的躯体
脊梁挺起
浪遏飞舟
山被甩出好远好远……
🔸端午祭丨王德民(甘肃)
不再问天,也不留恋脚下的泥土
路漫漫其修远兮
河水也是泥沙俱下
跨过去,与这个尘世割袍断义
把心裹起来,变成一粒粒粽米
粮食发酵成种子
也是一种献祭
车错毂兮远行,无法与时间相比
既然那条道路不知通向何处
我希望此刻是一道车辙
既然那条河流无法标记
我希望自己,是龙舟粽里的,一粒米
🔸玩出一种新高度|张喜年
又是一年端午节
为了纪念屈原
每逢这一天
我们的诗人们
都要站在历史的堤岸上
面对一条江
一朵浪花
一个符号
死劲地
哭上一回
且一个比一个哭得情真意切
一个比一个哭得昏天黑地
好像不这样
就无法凸显我们
爱国的情怀
问题是
照这样玩下去
就算是铁人
终有玩累的一天
我们是否有法子
换一种新思路
玩出一种新高度来呢?
比如说
我们不再消费艾蒿菖莆棕籽了
不再消费《天问》巜九歌》巜离骚》了
而是像屈老夫子一样
搞一次行为艺木
在身上绑一块石头
跳入汨罗江
🔸汨罗|温泪
写你的人
从春秋到楚汉
到今天
能诵《离骚》的人
还有几个
江边彷徨
满脚泥沙
找不见一块能抱的石头
5.31

🔸屈原|涧之燕(山西)
一个官府左徒
沦为无家可归的路人
仍不放弃对正义的呐喊
用肚子里的墨水
在纸上《问天》
在许多大人物前面发《离骚》
倾诉心中的苦闷和忧愁
突然想起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为什么死得那么残
不懂得放弃还孤注一掷
若能弃暗投明
也不会有如此下场
楚辞无法唤醒迷途昏君
一块石头投入汨罗江
也没把楚国砸醒
五月的汨罗江流过血喊过怨
原以为一江水能洗尽人间忧愁
结果二千多年了,还没洗清
从此,竹筒里的糯米粒粒流着热泪
浅夏的子规越鸣越凶
艾草葳蕤斗胆把蚊虫赶跑
龙舟竞渡寄托民情民愿
望洋兴叹成千古遗憾
🔸端午的早晨|九弟
我照例4点多醒来
半躺沙发上
朋友圈溜达一圈
写一首《晚餐》
这时候
玲醒了
告诉我她不吃早餐
去小区晨练
然后去医院做甲亢检查
时间尚早
我打算睡个回笼觉
躺在床上
想着中午去老爷子家
做端午饭该备好的材料
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睡意无影无踪
🔸端午|李保东
一如既往,期待端午这天
有缕棕香
打通全身的脉络
然后,用雄黄酒沐心
让灵魂着身
比糯米还要洁白的素装
立于一条悲情的江边
天黑,等一轮明月沉入江底
相信,今夜有失眠者会和我一样
用失眠的目光,打捞
悄悄跃出江面的气节
喂养缺钙的骨骼
2022.6.3
🔸端午|闲客
一个人投入江水
能激起多大的浪花?
竟然,千百年来
每年有这么一天
有人会记起
那个人
那件事
那簇浪花
一条江,重复着
把远古的浆声
把喧天的锣鼓声
把崭新的粽香艾香
一次次收下。
有人,一次次
在一江浊水中
打捞诗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