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端午节的脚步
苟平刚/甘肃
城里的灯火渐次亮起的时侯也是万家团聚的时候。身处阁楼之上的我却哑失笑了,车水马龙仿佛熙攘人海中的一叶叶扁舟浮浮沉沉,滚滚而来,呼啸而去。极目仰望还是找不见满天星子、忧然若失的心情越发烦躁不安。

一个从不原提及的字眼——端午节瞬间刷屏了,走过千山万水,阅尽干帆竞渡、无外乎情深似海,千种情丝万缕牵挂,浩浩荡荡犹如奔流不息的马莲河水悠悠而绵长……
端午,长久的思念氲氤在火红的五月;氤氲在小城灯火阑珊处;氤氲在谈淡清香的艾叶上。陈年旧事如过眼云烟,于今夜徒留几声叹息、几许惆怅。
美好的岁月里,总有些许放不下的难以释怀的心心念念的情愫,若一张诺大的网、紧紧束缚着我无法自拔。
今夜,我回到了热闹噪杂的小城里、远离了美丽的田园乡村,瞬间心里空落落的就像没有了父母庇护的孩子般无趣、无聊.、甚至无奈之极。
12年了。父亲已经走了很久很久了,从未像此刻般焦灼无助。因为端午节这天是父亲的生日,内心深处也便隐隐作痛。他走了。带着他的端午,我的思念长眠在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子午岭上。在这片绿洲里;在这一方热土上;在这纷乱喧嚣的尘世中沉沉睡去。从此我漫长的一生里,再也没有了慈爱的父亲了。
端午节的粽子里浸透了父亲一生的追求和努力,他曾不止一次的对我说:“人生不易,吃亏是福。人世间的磨难是最好的,最珍贵的馈赠。年轻是资本,认准一条道,别在乎得失,脚踏实地一辈子,用心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父亲坎坷曲折的一生总是说的少,做的多,平凡的父亲身体力行地做着不平凡的事儿,在前行的路上,他是灯塔,为我照亮前行的路,虽然柳岸亦有花明;他是一座山,深沉而厚重;他是一座丰碑,激励后来的我砥砺前行,勿忘初心;他就是一面镜子,当我消沉颓废、彷徨迷茫、懒惰懈怠时,都会在他的面前原形毕露。
我知道父母健在的时候,亏欠了他们很多很多,却从未想过弥补些什么,每逢端午节的时候,父亲庆生的日子里,我也会忽略甚至淡忘,后来他们相继去世后,我才深深的懂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悔恨和歉疚?
记忆中的端午节,笑呵呵的父亲总是张罗着端午节的细枝末节,温柔的母亲为我戴上千针万线绣成的香草荷包,为我涂抹雄黄、前心后背上的“五毒香包”栩栩如生,这一切终究随着过眼云烟,荡然无存,可五彩端午里的点点温情、一件件精心绣制的香包以及父母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悠悠苍天,远去的是时光,挥不尽的是生命的情意。我们没有理由挥霍青春、虚度光阴、淡漠亲情、疏远老人。我们,沧海一粟。在人世间就是匆忙过客。穿越春秋烟火,把握精彩人生,必将前程似锦。
端午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感知着它的美好和精彩。在泛黄的回忆里凝聚真我,感恩过往。
时间无非是个概念,唯有思念可以穿越时空,穿越岁月,也唯有思念,才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充满无数幻想的无奈与疼痛。

夜越来越深。端午节载着这父亲爽朗的笑声,母亲的唠叨款款而来。无比欢愉的佳节,甜蜜的日子里浸透了深深祝福,五色丝线紧紧地牵系着彼此,棱角分明的粽子里包裹着温暖的米,填满了孝顺关爱的馅,用万种情思,细细缠绕,唯愿老人福寿绵长,亲友吉祥安康!

作者简介:苟平刚,甘肃省宁县人,网名陇上林海,笔名山魂,出生于1976年7月。从小酷爱文学,虽然碌碌无为,依然在坚持写作,现在从事林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