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湖人间圣水
李淑萍/文
纳木措——你的名字云霞满天,圣洁洗濯的天湖!你烙在人们灵魂的深处,成了西藏版图最耀眼的山水明珠!
走进奇山秀水的大千世界,目睹到如诗如画的曼妙风景,纳木措这湖绝版的人间圣水,在善者的生命里洋溢,是生命中的精灵。你始终保持圣水的纯洁,给世界一片安宁,还天空一片湛蓝。

朝圣天湖
突然想起俄罗斯文学家契诃夫赞美贝加尔湖的句子:诗人面对她,诗句变美了;哲人面对她,思维深邃了;军人面对她,不想冲锋陷阵;恋人面对她,开始拥抱了。立于高原圣湖纳木措湖畔,不论你是谁,无论哪一掬,你都将彻底沦陷。
到西藏旅游,神山无法攀登,圣湖岂能错过,上不了世界上最高的珠峰,却能到达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在我一“错”再“错”之后,觉得登上海拔4998米的羊卓雍措山口没有太大的身体反应,循着如意般的羊湖诱惑,鼓起勇气继续翻越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到达纳木措。纳木措湖面海拔就有4718米,牧民说因为高如位于空中;历史文献上记载说此湖像蓝天降到地面,难怪纳木措被称为“天湖”。虽然历经高反和凶狗袭击,但却真正体会到契诃夫笔下的美妙所在,它和玛旁雍措、羊卓雍措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还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
幽蓝魅惑
沿着念青唐古拉山弯弯曲曲的山路往高处爬行,爬升至山风猎猎的那根拉山垭口,视野豁然开朗。透过玛尼堆上起舞的五彩经幡向北遥望,天际处那闪闪发亮的一抹蓝让人悸动!
天边那一抹奇特的蓝,一直勾引人浮想联翩。它难道是情人的眼泪?据说纳木措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威震四方的大山神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当大山神知道爱妻和保吉山有私情后,一刀砍断了情敌的两条腿。为此,纳木错天天落泪,日积月累形成眼泪湖,如此晶莹、剔透、缠绵……而我更相信,蜿蜒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措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只见他紧紧把圣湖拥抱在怀中,永不分离。山因湖的衬托而更加英俊挺拔,湖因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空中飘逸悠扬的吟咏就象云中的灵异,和苍茫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一望无垠的藏北草原契合在一起,幻化为永恒的神山圣湖。
面包车蜿蜒的土路巅着,藏北草原风光愈来愈美,草原广阔绵延,羊群随处可见。八月温暖的气息催促着花开,青色的草甸上缀满小花,煞是好看,一路上,绿色、蓝色和白色,构成一幅明媚的油画重要基调。
近了,更近了,从茫茫的绿毯子望去,一抹变成一片,一片变成一望无际,似乎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天蓝水更蓝,湛蓝的湖水和清澈透明的蓝天,让人无法分辨,辽远、静谧、圣洁。
怀着一颗忐忑而敬仰之心,我慢慢靠近心中的圣湖。纳木措以她宽阔、湛蓝、清澈的胸怀接纳我,此刻,我是如此真实地依偎着她。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大地,纳木措,则宛若少女一般优雅、恬静,偎依着远处的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光芒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夏日的浪漫由春日的冰清延续着,生长着。阳光下,盛满金子的湖水似乎要把冬日的和春日的力量一起爆发,展现出她的魅力,迎接和天色的交相辉映。
我迷醉,那一湖湛蓝,明眸无尘。似乎能一眼望穿潜藏30多米深的湖怪的心思。这儿远离都市的喧嚣,没有污染,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似乎加了滤镜的高清的碧空、雪山、湖水。我惊艳,那一湖斑斓,冷艳清美。我像一个冒失者,闯进了一个蓝色的梦幻世界,青蓝、湖蓝、深蓝、靛蓝、蓝绿、蓝紫,湖水色彩随光线变幻,但离不开蓝的底色。纳木措,你就这样蓝得让情侣爱得没齿不忘;清得让虚无者情感充盈;静得让浮躁者栖息在久违的心灵港湾里。
纳木措,你就这样,从第三纪走来,与喜马拉雅共呼吸,一南一北,一高一低,像一面巨大的宝镜,镶嵌在藏北广阔的草原上,与天地共存,与时间永在。

弧度魅影
漫步湖畔,看不到纳木措像金刚度母神尊的全貌,但她婀娜的曲线美倒是肉眼可见。有人说夏天的纳木措宛如一个比基尼女郎,凹凸有致,欲罢不能。我想,那是对纳木措肤浅的认识,胴体的美只停留在粗浅层,我认为,这更像是神母侧影的弧度,那么端庄、娴静、优雅、神圣。
而高凸的部分必是扎西半岛无疑了。半岛犹如镶嵌在翡翠盆中的钻石,极美,也供游人登高,俯视那巨大的翡翠盆。沿湖踩着粗粝的砂石,一定要耐心地走到天湖东南端的达扎西半岛下。由石灰岩构成的约10平方公里的扎西半岛向北延伸至湖中,这一伸构成神母的高鼻梁的剪影,半岛下面就是纳木措最优美的弧形湖岸线,尤其是早晚的时候,伴着日暮斜阳,晨曦日出,别具风韵。
夕阳西下,罡风渐劲,纳木措温度骤降,你不由得裹紧厚厚的羽绒衣或冲锋衣。你不再像初来乍到时的惊叫,而是陷入思考,思考弧度的美学。
零星的几只鸥鸟时而掠过惊涛,时而飞入夕阳里,成为一个个剪影,逆光影像中让你无法辨识它们是棕头鸥还是红嘴鸥。它们是想捕获点什么美食吗?作为常住居民,它们幸福地享用着圣湖里零污染的美味,是细鳞鱼吗?无鳞鱼?它们搜寻自己的目标,同时,它们已成为我们相机里定格的风景!我不由得轻轻把手探进水里,冰凉而难以言喻的快感通过指尖迅速蔓延到全身。我仿佛也是鸥,也是鱼,是湖边的神灵,在那一刻融入湖水、融入自然,荡涤心灵尘垢,超凡脱俗了。
视线随着海鸥的翻飞转移到天穹。夕阳光晕散淡,并不像期待中的完整的红彤彤的鸡蛋黄,躲在漂浮的云彩后,若隐若现。是主导的西南风太用力么,苍穹云彩顿时变成泼墨山水,底色依然幽蓝,但已经晕染成太多的大片的墨色:浓的,淡的,湿的,白的。等大片墨韵飘走,一个白色的圆月出现在东方,呵,圆月已经高挂,也是淡淡的。
目光急切地落在波涛翻涌的湖面上,此时,浪花飞溅,拍打湖岸。传说纳木措是一个内陆海,有随月亮盈亏而潮涨潮落的现象,是否也拜猛烈的风力所赐呢?正因如此,蒙古语才把它称为"腾格里海"吗?湖水的油彩已由碧蓝、蓝绿转而幽蓝、暗蓝、墨蓝。那渐深的弧线与变幻的苍天交织,四野空濛,一种苍茫、辽阔、雄浑的感觉涌进你的内心深处,像一出西部牛仔片,有了想跃马飞奔的冲动和面对昂然生长的生命产生的莫名的兴奋。
没有马可骑,弧形水线处尚有一头头不比骏马矮的黑牦牛,那是供给游客合影的道具,此时,也歇了工,悠闲地甩着大尾巴,低头吃食,忙忙碌碌一天只为这最后的犒赏。岸边藏民堆起的玛尼堆上的五色经幡凌乱起舞,象征地、水、火、风、空的蓝、白、红、黄、绿也成了墨色,依稀分辨出哪五彩。一个红衣女郎站在一片墨色和天光的倒影中,摆着造型,也只剩下一个纸片一样的黑剪影。人们的惊叹、赞美声也像进入一种默片。经幡、牦牛、女郎、湖泊的弧度和远处的雪山不再是白天的对比,而是黑得浑然一体了。此时,你已经忘记按下快门,也无需拍照,你只需凝视,一切烙印在脑海中,定格永恒。
不知不觉间,日色已黯黑,白天湖岸的喧嚣几乎沉静下来。在这里,你完全没有时间的概念。这里的藏民,自古以来,用经幡书写信仰,却很少用它去记录时间历史。
满天星斗的深邃夜空下,这湖岸的曲线弧度是否更具柔媚与诱惑呢!
圣地魅彩
是谁说的,“人的心给神灵一个地方,神灵会进来居住”,藏民肯定把它当做箴言,深信不疑。
虔者来纳木措,可能不为游玩,只为转湖。纳木措叫“富裕天湖”,也被称为“灵湖”或“神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苯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苯教的经典中记载“纳木错有七十二个圣地”,据说纳木措四面还建有4座寺庙,象征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湖中五个岛屿是五方佛的化身。
我无法亲见。也许宗教于我而言,过于神秘也过于缥缈。当我早上迎着朝阳走进扎西半岛上的札西寺,香火缭绕。信徒或虔诚顶礼膜拜,或手持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转塔转寺。
都说圣湖能预卜凶吉祸福,如果是“命大”之人登上湖边的山丘,即可见到湖中的灵异现象。看来我生性愚钝,气喘吁吁登上半岛十来米的山包,望了半天,看不到所谓的湖怪或神灵,日出早已错过,连昨晚的夕阳也不能说完美;命大更谈不上,昨晚因高反而错过星空,还差点被狗咬。看来要高僧为我点化;或者羊年的时候,加入成百上千的朝圣者,再来朝拜转湖,积福无量。
看!一位磕长头转湖的藏民的身影渐行渐远,他很可能就是昨天黄昏从我们身边路过得随便哪一位。相信他今天天微亮就开始继续昨天的行程。他头戴毡帽,穿着厚厚的羊皮袄,一只手露在皮袄的外面,脸色黝黑,透着特有的高原红,神情严肃,口中不停地念诵着六字真言。他时而绕过岸边的礁石,时而翻过陡峭的山坡,时而匍匐在湖边的沙滩上。一伏一立、周而复始的背影,投在追求明天和来世的美好愿望的朝圣路上。
一位藏族中年妇女磕着长头从我身边缓慢的行进,她身着传统的彩条筒裙,用头巾包裹着面孔,只露出一对炯炯的双眼;她双手合掌置于头顶,再由头顶至额和胸前,拱揖三次后便匍匐于地;匍匐在地后他双手向前伸直平放在地并划地为号再起立,如此反复,用自己的身体丈量着朝圣之路。看不到肃穆的脸庞,但是一股庄严从她每一个极致的动作升腾起来。她背着日出朝霞缓缓远去,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自己执着的信仰。
在318线上,一家老少从川西藏区出发,带着极简的行装,一路磕长头到圣城;大昭寺的广场前,一位瘸腿的老阿妈右手转动金黄色的转经筒,手持佛珠念念有词,从早到晚心无旁骛地转寺;在神山脚下、圣湖湖畔,玛尼堆遍布,放牧者念一句经文,捡一颗石子放在玛尼堆上,玛尼堆上五彩经幡“呼啦啦”随风飘扬,风替代他们诵读着虔诚的祈祷。雪域高原上的人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他们一生一世对信仰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来自于一个民族的崇高信仰,超越极地,超越灵魂,震撼心灵,让人肃然起敬。
再放眼望去远方的念青唐古拉山,峰顶白雪皑皑,或许他才是全藏护法神,护佑着灵湖,庇佑藏族人民扎西德勒!在崇高的自然面前,人类也不过是“渺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于天地”,对神山圣湖的敬仰,就是对人类生命的敬畏。
面对灵湖幻境,突然想起那根拉山口碑体上镌刻着六世达赖喇嘛藏族诗人仓央嘉措的几行诗文:“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年,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想见。” 我扣心自问,在灵湖纳木措我遇见了什么,心中想修的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过:“神是人造的,造出来就是要人看出每样东西都有神,人却造不出灵。”在灵湖纳木措,每个人的灵、魂都能将世俗的一切摆脱干净,呈现出生长的葳蕤。

转身天湖
纳木措海拔太高,高反让你头痛欲裂,整夜无眠;纳木措的寒风凛冽,能把你的嘴吹歪,你的脸吹裂;纳木措有长达五个月的冰湖期,即便夏日也严寒难耐;纳木措的野狗成群,随时凶恶无比地向你扑咬。纳木措不是我们凡人的理想居所,却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与世无争,像一个天然纯净的容器,盛装着人世间最纯真最美好的一切。
或者她本身就是一位玉洁冰清的圣女,风姿绰约,无欲无求,心无所念。我们凡人在她面前,也会释放所有世俗的烦恼,只剩下自在、平静。
又或者,纳木措是一位智者,点化你的拙笨与蒙昧。面对神山圣湖,大气磅礴的美激发你的斗志,让你马上收拾行装投入之前毫无头绪的凡俗,干劲十足,忘乎所以!
又或者,纳木措只是一个自然的湖,有着纯粹的湖水,是另一个不同的凡间。你背着行囊恰巧路过这里,你低头看水,抬头看天,看看夕阳,看看雪山,浪费着人生的时光,就很好。
被誉为“人间圣水”的纳木措啊,让人怎么都看不够,让人醉在其中流连忘返,忘了归路……
纳木措啊,你是青藏高原上的天湖!。
你善良坚强,以甘美滋润着藏北草原,养育着雪域人民。
你温柔娴静,以柔情驱除人们邪念,抚慰藏民冰封的心灵。
你清澈纯净,以水晶般的心感化万物,褪去人间的浮躁和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