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同题现代诗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老白杨 昱奇 瑶溪 那五 靳志恒 褚向平 春韵 翁德云 马开发 老健 秋谷 孙继平 甘红 贾新利 杨金堂 黄站英 田源 张维 杨水邻 艳阳天空 日月光华 刘贵良 肖固根 永远的永远 韩志刚 卢进国 窦光兰 我爱雪 李迎春 海笑
古诗词:
黄站英、龙吉山人、卢进国、永远的永远、段道记、艳阳天空、党文仙、赵淑英、文鹰·东方墨池、忘了流年、王学志、日月光华、云水禅心、昱奇

1、汨罗江
文/老白杨
汨罗江
吞没的不仅仅是
一个憔悴的
肉体
更是收藏了
一个不屈的
灵魂
博大的心胸
有多少颗夕阳
投入您的
怀抱
两千年的涛声
不停地诵读
一部《离骚》
听醉了
一个掐不断血脉的
族群

2、端午悼英魂
文/昱奇
石头不会屈服
风雨的剥蚀
浊流不会推到 一座扎根故土
耸入云霄的山峰
日夜奔腾的汨罗江
流过历史
我珍爱那朵 一块石头
开出的莲花

3、北方吃不吃粽子
瑶溪
北方没有淹死过屈原
我也没有在北方过一次端午节
但是
北方有诗人
北方也有山河
当《离骚》、《九歌》……
一声声
传遍绵长的时间和辽阔的空间
蒹葭的葱绿
岂能不在北方的心头泛滥
2022,5,29

4、端午祭‖那五
江南的菜园坎、塘堤、山圪落中
住着几户古老的箬叶种族
它们身体拥挤在一起,手叠着手相互
鼓励、包容。像母亲那双老练的手掌心
把日子裹的严严实实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
母亲便在家门口和窗户旁插上
用红绸布缠着梗的艾条,几片菖蒲
初五那天正午,我们争着把这些
我们似懂非懂的东西收了。而后
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享受着
清香的粽子、红壳咸蛋,甘甜的米酒
岁月匆匆,绿了芭蕉红了樱桃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早已不是
当年的模样,祭与不祭都一样

5、江上的粽子
文|靳志恒
一个人的船飘久了
不过是把粽子合着落寞的夕阳
吃一半,然后
送给孤独的河水另一半
远处赛龙舟的锣鼓声
激烈的好像瞬间就可穿越时光
抵达你的故乡
听见芦苇荡里的渔歌
斑驳古巷,苔藓顺着墙根
爬上心间,不露声色霉变了
青天的心境
此刻,船飘入河心
没有发动机也没有桨
两岸,命运在楚河汉界对峙
放弃挣扎
就让风随心所欲吧
20220529

6、一到端午 屈原就活了(外一首)
文/褚向平(河北)
一到端午屈原就活了
诗也让梦里的江山
越来越透明
看来 人间虽百态
没有扔掉所有的昨天
没有烧毁所有的记忆
包括亡国 破城
包括重描有关生命的图腾
包括永远的家园
不变的信念
其实 铮铮时间中
对于纯粹的爱恨
有人一直不忘初心
一直有人为他加冕
替他劈开荆棘
岁岁年年为之戴上桂冠
但也有人用奢靡权力
享受着粽香
踩踏着干净信仰
而不屈的灵魂
时时
生生不息着
陇上
家国吟
2022、5、30

楚辞
文/褚向平(河北)
祥林嫂那年
是否死在了鲁迅笔端
还是死于风中
至今 下落不明
反正 她的孩子被狼叼走了
也是下落不明
似乎 我与尘世一样
患上了怀念症
五月的艾草又活了
避邪还治病
绿的越加葱茏
一轮轮开始品粽香
说《楚辞》说屈大夫
为什么不认命
为什么不懂得弃暗投明
假若当时有半个月亮
唤醒梦 或者
不把夕阳泡泪红
无家可归的人啊假如
回头真有岸
谁还会千古绝唱
兴叹望洋
2022、5、29

7、端午•寄怀
文/春韵(山东)
滔滔的汨罗江
流淌着楚辞
翻开封面 扉页
一层层波浪
漂荡着屈原之魂
家国情怀 民族气节
仍然有让人
忘不掉的痛和悲
人们把楚辞包进了粽子
裹了又裹 缠了又缠
寄托了离骚的味道
一抹诗魂
让后人祭祀忠臣
割一把艾蒿
烈烈楚风
清香浸满江水
承载了九歌的涵韵
驱魔降怪
扫尽世间蝇蚊
江涛浪涌
每一波都有屈子精神
九章竞舟
求索奋进的钟鼓
擂响每一个韵符
此起彼伏的吆喝
夹杂着缠绵的雨
流不尽端午的泪
洗净岁月旗幡上的土尘
昌蒲艾叶
期盼着华夏安康
龙舟锣鼓
激励着民族自信
一个不死的忠魂
穿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悲壮 忠贞 赤诚
永远鼓舞着龙的传人

8、端 午
翁德云
不屈的灵魂
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
归根复命
成了天人合一的痛
二千多年来
一直在等你踏浪而归
每逢五月初五
高亢激越的龙舟鼓乐
震得水花四溅
写天问的笏板
已皈依门楣上的菖蒲
艾草的香薰味
把楚辞的厚重化为
慢慢咀嚼的粽子
光阴总是长情
重生的日子
剥一枚浸渍的咸鸭蛋
惟见碧血丹心

9、端午节
文/马开发(湖北)
包粽子,解粽子,吃粽子
应和泪,吃出怀古味,相思味
还有忧患味
插艾蒿,包菖蒲,挂榕枝,佩香包
应洗净门楣
接纳古人争来的福祉
知晓家门与国门的关联
喝雄黄酒,不仅知
其克制蛇蝎,杀百毒,辟百邪,治蛊毒
还应知,广大百姓对屈原的爱戴
临江,涉水,看龙舟赛
应用求索的眼光,问天,问水。问
脚下江水是否来自钱塘江、曹娥江和汨罗江
是否来自楚国。问
有谁还记得伍子胥的悲壮,曹娥的眼泪
屈原的悲愤与豪情

10、端午节
老健(黑龙江)
此刻
驾一叶龙舟
越过千山万水
去古老的汩罗江上
拜谒不朽的诗魂
去翻阅《离骚》《天问》《九章》
祭奠一位伟大的诗人
飞渡黄河长江
跨越楚山之巅
在龙舟飞渡的汩罗江
此刻
听到了诗祖的呐喊

11、泪祭屈原
文/秋谷
又是你那汨罗江泪水的日子
随着人海波涛的翻涌
我要撑着载满“香草美人”的帆船
驶向你那漩涡魂灵的睡梦处
为你歌声
为你呐喊
你可知道啊
一整个的黄河民族
都在为你赛龙舟吃粽香刈艾草
招魂于你天下
一身清风正气辅佐社稷与民安
我多么想站在汨罗江岸
轻轻的告诉你告诉你啊
你那《天问》已是千年成真的嫦娥飞天寰宇
《九歌》已是成了赞美你的乐章
《离骚》已是诗人节日崇拜的经典
如果说你那汨罗江纵身一跃
可化作一缕雄风
我愿在你那雄风下甘做一枚劲草
如果说你那浑身坚在钢筋棱角
逆向浊流敢诤言
我愿做你诤言下的铁骨玉魂
如果说你那汨罗江灵魂的睡梦处
还能看到你那当年情爱的笑容
我愿做你那笑容下的一朵花开
如果说还能看到你那当年被驱逐的足迹
宁去一死也要换来天下大悟
我愿为华夏复兴洒汗水勤耕耘
如果说还能听到你那仗义执言的怒吼
敢把雄心韬光明暗月
我愿为天下苍生一腔热血献丹心
这些如果啊
如今天下都能到达和看到
那汨罗江龙舟的赛场上
也在为你讴歌一曲曲壮丽的诗篇
20220531

12、吃上家乡的粽子
文/孙继平(北京)
把情浸在乡水里,粒粒糯米句句诗语
已被润成爱的纯净
读你,无言里发酵多少无法破解的无私
一根根马莲线系紧了等待和重逢
用情火再次把爱煮沸,让咀嚼甜香流下夺眶的热泪
汩江虽离遥远,心河再为你千古之爱涌动
站在京城,仿佛站在爱国的心胸
让思恋无尽了那遥远小小的山村

13、贺湘友相聚湖天盛宴 ·端午
文/甘红
风和日丽兮,天高云淡。
花朵万紫千红兮,蜂蝶争奇斗艳。
东湖波光粼粼兮, 湖景阁雕梁画栋。
激情六月兮,赴湖天盛宴。
亲朋兮何聚?乡友兮何欢?
端五既近兮,浪子怀故乡。
乡情难解兮,纵情诉衷肠。
壮志待酬兮,共商谋大计。
才子佳人兮,济济一堂。
文人骚客兮,座无虚席。
商贾富豪兮,携美艳娇娘。
群英荟萃兮,人声鼎沸。
怀屈子兮,忧民生。
思范公兮,乐天下。
念左公湘军兮义重,叹娥皇女英兮情深。
惟楚有才兮,能文能武慨而慷。
共话团圆兮,再叙情伤。
赴泳池派对兮,对酒当歌何妨?
美味兮珍馐, 唇齿兮留香。
烤牛羊兮品粽子,谈生意兮拉家常。
瑶池琼液醇兮, 拉图玉碗琥珀光。
酒逢知己兮,千杯咸少。
觥筹交错兮,不醉不狂。
天生湘才必有用兮,湖湘精英创业强。
(2022-05-25)

14、汨罗江
文/贾新利(山西)
一条江,从古流到今
流进我的梦中
汨罗江,梦中的江
因屈原而入梦
《九歌》《离骚》
在心头唱响
有艾草的清香
雄黄酒的热烈′
江中有仗剑的英魂
抛一把忧国忧民的热泪
汨罗江,流淌着中华儿女的血脉
看龙舟竞渡
浪花里有千古绝唱
涟漪弹奏的音符
醉了游客
岸上,粽叶裹着的深情
不为今人,只为夫子

15、端午忆屈原
文/杨金堂(山西)
是谁在唱离骚
把古老的故事作成歌
往事越千年
三皇五帝 改朝换代
谁说历史的残垣已斑驳
汨罗江里
至今飘着苇叶的芳香
诗人的灵魂
早已化作淡淡的青波
怀念 如火一般燃烧
龙舟 承载着善良的寄托
不必疑惑
你本不愿任意漂泊
即便是当年那纵身一跃
那一番豪迈
也必将永远载入史册
岁月蹉跎
先生并未走远
其路漫漫
我们仍将上下而求索

16、端午,端午
文/黄站英
满城棕子飘香
一个念头在胸昼思夜想
屈原大人若此刻衣袂飘飘现身在汨罗江上
我要拜在诗祖的面前朗诵楚辞《离骚》
让夫子的忧国之思
于四海之内回响

17、怀念屈原
文/田源(安徽)
端午,汨罗江的风再次掀起浪涌
童年搁浅在岸边的小舟,又一次晃动起来
躲在苇叶间的月亮揭开暮色
那个沉入江底的身影捞出来
连同《离骚》《九歌》《天问》等一起
送往故乡
我睡在河畔
被潮湿的鸟声叫醒

18、端午情
文/张维(河南)
艾叶,释放自己的那份炽热
还原曾经的执着
和飞鸟同处一片天空
小桥流水和人家
拉着五月的手
叙旧,怀念
期盼爱意再次重生
粽叶包裹妈妈的心思
甜美的声音
发自内心,深处有一处蜗居
我常在那里入梦
雄黄酒,烈性浓
驱除我的伤痛
化为灰烬的风景里
唯有你
写满字的日记本里
夹着月的隐形
阳的问候和云儿的笑容
鱼儿游出精彩
向江水表露感激之情

19、端午寄怀
文/杨水邻(广西)
五月的雨多情缠绵
不分白天夜里
在汨罗江上织就灰白灰白的雾帘
朦胧中似乎看见千年前屈子抱石毅然离去的身影
把香草美人的理想深植
却依然如孤鸿消逝
沉下去的是躯体
升腾起来的是石头一样坚定的信念
是滋养华夏儿女的高洁忠魂
粽子飘香时
我似乎看到你高高的帽子长长的衣带
艾叶插在门框的时候
龙舟赛上锣鼓喧天
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

20、梦寻屈子魂
文/艳阳天空
梦,轻摇芦苇叶
在汨罗江上缓缓漂流
她在寻觅,寻觅
涟漪跳动音符
吟唱着《离骚》
响彻整个天际
梦,被微风吹拂着
慢慢摇曳荡波
她在寻觅,寻觅
挥舞艾草散发芳香
是在驱赶邪雾
岂能让其惊扰屈子冤魂
梦,深深地潜入水底
手揽一弯弦月穿梭着
她在寻觅,寻觅
借亮月光看到屈子魂灵
便把装满敬意的五彩粽
送与这位具有爱国情怀
千百年来备受爱戴的人
此时,梦已成真

21、北方的端午
文/日月光华(山东)
麦子在端午堆积
麦香一如粽香
收割机隆隆列阵
收进每一寸阳光
恰似楚江的龙舟
在波光之上飞渡
在丰收里怀念
楚国大夫忧国忧民的悲悯
可曾关照风烟后世
华夏广袤的土地
可曾记得汨罗江的情殇
如果说战国的纷争,厘清和盘固了民族的根脉
如果说楚国的强盛,奠定国家郡县治理的格局
那么,屈原的投江
只能在后世百姓福祉中,寻找答案
如果说,包粽子、挂菖蒲是一种仪式
如果说,赛龙舟、对山歌是一种激情
那么,我捧起一捧金黄的麦子
撒向家乡的河边
也算是
对屈子大夫的一份纪念
2022.05.31

22、汩罗江 我把你的曾经遥想
文/肖固根
汩罗江 我把你的曾经遥想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阳
没有挖沙船的你的江波清清亮亮
水鸟翔集 渔歌互答何其宁静安详
岸芷汀兰花草遍地的江堤溢着香
沉沙港①的漩涡那天格外激荡
发出低沉而哀怨的混响
三闾大夫的帆影在江面上摇晃
傲立船头的他衣着华丽光鲜
用白芷 木兰 江离等香草点缀着衣裳
清波映照他的表情肃穆端庄
江风吹皱他的思绪如层层波澜
先祖高阳 请宽恕他的颓丧绝望
郢都楚国 请原谅他未能保国守疆
诗情啊 只能终结在《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汩罗江深情地拥抱他的身躯
成就他去国怀乡的梦想
将他的魂灵涅槃
如日月高悬在历史的天空
把古今照亮
①沉沙港:指屈原怀沙沉江之地

23、端午情韵
文/刘贵良(山西)
二千年 二千年没有流尽的汨罗江水
流传着对屈子的思念
浓浓的艾香
飘荡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那美丽的传说
包裹成一个个香甜可口的米粽
在釜锅里沸腾
这随风而去的挂念
送出无数深情的祝福
二千年 二千年没有泯灭的爱国之魂
留存着中华儿女的期望
烈烈的暖阳
燃烧着五月的天空
那一份份爱国的忧思
装进每个炎黄子孙记忆的心底
汇集成一代代中国梦
这五月高傲的艾蒿
正传唱着悲壮激荡的《离骚》
二千年 二千年熔铸而成的风俗文化
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力量
百舸争流千帆过尽
中华龙舟唤醒奋进的时代
引领世界文明进步
那份执着与坚持
沿续着中华五千年的传承
这五月灿烂的芬芳
鼓舞着我们奔向更远的前方

24、端午情怀
文/永远的永远(天津)
又是糯米粽子街头飘香
端午将临,生意人精准营商
我喜欢自家包的粽子
采摘青青的苇叶或竹叶
便自然想到了汨罗江
想到了江南激情四溢的龙舟大赛
想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国殇
也许 ,抱石赴死的爱国诗人
想不到数千年后的事情
他当时的心情,只是绝望
万劫不复的绝望
但历史告诉了我们
无论国家或民族,随时
都可能面对生与死的较量
庆幸,我们的历史足够厚重
太多的磨难激励我们自强
我们每年的日历中
有着许多祭奠先贤的日子
这种祭奠、对历史的铭记与尊重
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充满希望

25、今又端午
文/韩志刚(河南)
品不同风味的粽子
重温节日意义
峨冠博带。屈子吟哦依稀可闻
诗中芳草凄凄
参加龙舟比赛。或许
我不够给力
而呐喊助威
舍我其谁
龙舟竞。浪花飞溅
宛然2000多年前情景再现
必须的!热爱百姓的人
民心永远供飨着他
因人而设节日
古来凤毛麟角
阳光朗朗。碧叶浅唱
应是屈子把酒赋新章

26、端午抒怀
文/卢进国(湖北监利)
二千多年前,风雨潇潇
楚国大好河山沦陷
屈原在流放地得到消息
怀着国破家亡的遗恨
抱石投进了汨罗江
江水一片呜咽
如今,又到五月初五
家家门楣上挂满了艾草
只只龙舟划过江面
串串花爆升上天空
飘香的粽子,频投进江面
屈原的爱国情怀
穿越了时空
融进了我们的灵魂

27、端午
文/窦光兰
昨夜的雨还在芭蕉叶上滴淌
站在窗前凝望
芭蕉叶上的雨滴
缓缓滑进睡莲缸
屋檐下草坪认识路
一直到竹林的地方
满地潮湿的野花
托着茎头东张西望
背对暖阳
捡,散落的蓼叶
掩身,在丛林之间
又有谁顾及苍桑的容颜
一根线系住亲情
粽叶裹着希望
老家
姊妹相聚的地方

29、粽叶飘香
文/我爱雪(黑龙江)
你是一片绿粽叶
把我紧紧的拥抱
我依偎在你怀里
做着香甜的梦
梦着梦着
朦胧中……
好似有人在我的耳边说
五月初五这一天
粽香会飘过我的家乡
捎去我对亲人的那份思念

30、今又端午
文/李迎春(四川)
汨罗江
载着千年历史的沉重
滚滚思潮 拍打心岸 呐喊着
击起千堆雪
一曲《离骚》响彻天际
又逢端午
雨 膨胀了思念
龙舟竞发
追溯远去的英灵
粽子 包着多彩的日子
飘逸生活的甘芳
菖蒲直指苍穹
斩妖除魔
艾叶熏香
荡尽疫疠
浓烈的雄黄酒
虫兽遁迹
新冠欲何往
烈火照天烧

31、屈 原 精 神
——端午感想
(诗三首)
作者/贾玉海
(一)
今人只知粽子香,
挂艾带锁儿呈吉祥。
焉知离骚言民事,
何谈天问论国强。
可叹三闾投江去,
留取后人常念想。
爱国教育需常讲,
屈原精神万古长。
(二)
端午频添糯粽香,
殉身报国汨罗江。
离骚一曲追天问,
大雅九歌叹国殇。
死谏功臣昭日月,
忧国忧民显忠良。
怀沙抱石成千古,
滚滚浪花恸楚湘。
(三)
千年端午千年节,
黎明踏露采艾叶。
小溪流水永潺潺,
带香艾叶生不歇。
天空闪电地欲裂,
苍天落泪祭英杰。
三闾大夫今何再?
一片丹心昭日月。
作於:端午节

二、古诗词
端午随吟
文/黄站英
龙舟挥棹舞,江面散清波。
屈子归何处,宏声唱九歌。

端午前登白云禅寺
文/龙吉山人
仁山智水赶端阳,法寺求签趁早凉。
白雾迷茫晨旭远,岚峰跌宕古松藏。
忽闻钟罄梵音诵,复沐炉熏透鼻香。
闲得仙乡游一日,凡尘琐事尽相忘。

七绝.端午节(中华新韵)
文/卢进国(湖北监利)
龙舟竞渡闹端阳,泣血离骚美誉扬。
踏浪行吟千古叹,抱石投进汨罗江。
七绝.汨罗江怀古(平水韵)
文/卢进国(湖北监利)
汨罗江水向东流,屈子离骚万种愁。
壮志未酬留古韵,如今端午赛龙舟。

端午(平水韵)
文/永远的永远(天津)
竹叶清芬糯米香,美食美味祝安康。
年年端午年年祭,大爱忠魂万古芳。

端午节•悼屈原
文/段道记
五月端阳粽艾香,驱虫烈酒配雄黄。
龙舟竞发千帆渡,汨水江中泣国殇。

七绝·端午(中华新韵)
文/艳阳天空
夏绿葳蕤艾草香,恰逢端午祝安康。
龙舟比斗千般战,彩粽角逐百媚妆。

七绝:客居端午节(平水韵)
文/党文仙
一
壬寅端午昔不同,坐中京城西与东。
蒲酒艾枝驱病毒,银屏悦色意相通。
二
去岁曾经日下城,金樽美馔绕梁声。
今来不那闲云倚,水滴铜龙皓月生。

端午诗二首
文/赵淑英(山西)
一
端午鼓锣喧,粽香溢满园。
清词抒韵意,雅句祭忠魂。
二
五彩线丝长,悠悠艾草香。
粽情千叶裹,端午话安康。

七律.端午祭屈原(新韵)
文/文鹰·东方墨池
时逢端午祭屈原,香粽情浓诵俊篇。
大雅抒怀橘颂放,离骚咏叹楚风传。
忧国泣泪怜民痛,汩水悲歌洗雪冤。
节义精神留百世,英魂豪气续千年。

五绝.弔灵均
文/忘了流年(江西)
怀沙独醒人,楚赋绝风尘。
黍粽抛湘水,悲嗟泪洒巾。

端午节
王学志
鹧鸪天 吊忠魂
缅怀忠魂度端阳。香烟缭绕汨罗江。萦心尽释今朝诉,祭奠仙灵诵九章。
鸿鹄志,梦黄粱。殒身报国楚湘伤。凛然大义人歌泣,世代銘文万古芳。
鹧鸪天 赛龙舟
滔滔江上烟云稠。百龙逐一竞争流。冲波棹影溅飞雪,擂鼓喧天震九州。
桡旗猎,箭飕飕。岸边拥簇劲纵喉。头船抢水声雷动,帔锦夔头眩众眸。

七律.端午寄语
文/日月光华(山东)
端午才开楚岸天,汨罗遗恨两千年。
粽香江畔寄流水,唱阙清歌越碧川。
悲悯只缘图强志,同舟竞度共欢然。
红旗指向复兴路,大业腾飞一梦圆。
2022.05.31

七律.端午情思
云水禅心(聂尚奎)
五月端阳感慨多,湘风云涌荡江波。
龙舟破雾英灵祭,帆影招魂汨水过。
仰望苍穹思屈子,堪悲楚地唱骚歌。
忠贞自古凭天问,不忘思贤唤友和。

端午有怀(二首)
文/昱奇
一
英魂如重石,玉藕绽清池。
涌浪千年水,行吟赋楚辞。
二
艾草门楣挂,心怡端午风。
霞出又忆母,把腕绕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