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期微刊《话端午》
主办单位:
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
九洲诗词文学总社
吉林永吉星星诗社
总 编:曹艳玲
主 编:于江龙
近体诗词组稿:王自钰
现 代 诗 组稿:何海红
书画作品组稿:董会荣
编委会成员:姜福荣、王伟力、杜丕权、李成库、王久洲、赵萃真、闫桂伟、高中鲜、郝淑香、李洪祥、于海艳、裘 燕。
近体诗词作者:
曹艳玲、杜丕全、王自钰、张兴军、吴石宝、孙致远、吴兆阳、颜景泉、赵德君、李玉文、贾建山、高中鲜、乔大庆、贾成富、孙振财、王为民、曹连志、石殿阳、雨载鹰、刘文亚、孙发亭、方少春、三 根、陈守邦、刘耀南、王素琴、鞠伟红、张生平、尚锡庆、李英贤、刘海芹、任 毅、吕元明、陈曙流、徐秀珍、李平来、仲召华、田家宏、齐 宪、丁家涛、全桂华、马广才、刘亚敏、时明生、李宝江、胡万钢、睿 瑞、妙 华、张 弘、赵雅贤、马振学、林明金、李东明、赵喜国、张广建、孙德力、程兆奎、东昌居士、何庆鹏、静泊怡源、李 洁、李 刚、云卷云舒、曹蔺书、崔秀兰、丁 星、李必胜。
现代诗作者:
静 川、鱼 儿、雪 原、周 欣、李青燕、张生平、笔 墨、雪色松江、李金贵、三 根、陈忠堂、王伟力、曹艳玲。
端午节书画同题作者:
马忠宝、李月顺、张松林、王为民、陈雪梅、柳 君、梁树林。
话端午
作者:曹艳玲
又逢端午绿山川,遍地清新漫九天。
水上龙舟掀碧浪,书中律句染豪笺。
离骚一曲真情颂,屈子千秋厚德传。
艾叶葫芦门外挂,大街小巷粽香鲜。
七律.端午祭
作者.杜丕全
五月龙舟吟楚雅,投江贮米赋民情。
屈原报国垂千古,灵运辞官度一生。
长夜雄风歌吏隐,故乡大义颂人英。
问天华夏汨罗祭,梦绕离骚寄太平
调笑令.端午
作者:王自钰
端午。端午。龙舟赛场击鼓。
思君忧国含冤。一曲离骚咏篇。
篇咏。篇咏。屈子千秋彪炳。
端午吊屈原
作者:张兴军
龙舟粽子祭忠臣,每至端阳意笃真。
正气回旋山与水,雄文震慑鬼和神。
怀沙饮恨千般恨,天问询因百种因。
誓死抗争心不变,如斯为国一先人。
端午感怀
作者:吴石宝
时逢仲夏正端阳,角粽龙舟竟自忙。
壁挂菖蒲避邪疫,根祛荼毒饮雄黄。
追思屈子忠魂烈,感念江河风雨茫。
寥寂英灵何所在?离骚九问共穹苍。

小重山.端午
作者:孙致远
端午重来就艾蒿。曦微珠露重、路迢迢。心阴把盏寄离骚。风正起、燕雀又逍遥。
云动雨潇潇。追思湘楚水、恨难消。青山泪眼问渔樵。怀王玺、明日可临朝?
壬寅端午
作者:吴兆阳
蒲剑行吟麦夏时,红榴花衬白兰姿。
划舟擂鼓千乡紧,温酒祛邪百毒迟。
淼淼汨罗成绝唱,萧萧梦泽鉴前师。
九歌何故闻遐迩?裹粽堪哀天下宜。
端午
作者:颜景泉
高咏诗词酬午日,离骚唯有众民欢。
荷包驱瘴千家富,碧水竞舟十里观。
数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原官。
悬门绿艾添光彩,注酒青蒲洗漱安。
习俗端午
作者:赵德君
端午华人遵习俗,艾蒿采集挂门房。
辛香叶绿飘三舍,甘苦枝红煮四汤。
竞渡龙舟民间赛,米粘粽子百家尝。
谦虚礼貌邻居好,心态平和善健康。
端午抒怀
作者: 李玉文
品读端午百家谈,怀古馨香颂圣贤。
国力曾强居五霸,策言匡弱贬高山。
离骚金曲抒胸臆,天问悲歌撼壑川。
汩水狂涛身殉楚,光阴洗雪诤臣冤。

端午节
作者:贾建山
夏日初临景换妆,时来端午忆忠良。
离骚一曲明天地,雅颂千年咏雪霜。
屈子忧民深爱国,湘君纪事独怜乡。
繁华盛世山河秀,竞渡龙舟浩气扬。
忆秦蛾·端午祭屈原
作者:高中鲜
端午节,汨罗江上悲歌切。悲歌切。龙舟香粽,悼祭忠烈。
离骚天问楚辞轶,坚贞爱国思英杰。思英杰。精神不朽,同辉星月。
话端午
作者:乔大庆
五月薰风沐粽香,龙舟划桨话端阳。
千秋轶事传神韵,万载奇闻隐岁长。
介祭荒山冤屈子,伍尝刎剑殒曹娘。
离骚天问题悲壮,莫忘鸡冠酒一觞。
端午书怀
作者:贾成富
追星赶月点晨光,拨柳开荆启艾窗。
投粽兴舟循古律,悲风又扫汩罗江。
端午
作者:孙振财
時逢端午念屈原,华夏忠魂世代传。
鼎盛神州崛起日,铭心刻骨立威严。

屈原
作者:王为民
神州千古祭,端午万家心。
纪念诗歌祖,炎黄世代吟。
虞美人.端午祭
作者:曹连志
骄阳五月山河沐,节日年年复。每逢端午粽飘香,怀念故人又祭、汨罗江。
九歌号角声传远,爱国千年赞。史书一卷裹红尘,秉笔直书浓墨、记诗人。
端午祭屈原
作者: 石殿阳
春秋千载汨罗江,浪涌波涛诉昊苍。
诤诤谏言谪吏徙,忧忧绝望殉国亡。
楚辞逸响卓一世,屈子凄凉赋九章。
自古英雄多壮烈,魂兮萦绕系炎黄。
端午节
作者:雨载鹰
几见荆襄客,今朝屈子祠。
楚江舟竞渡,汩水粽投时。
分露香蒿釆,缝囊苦味知。
千年终未忘,拜读九章诗。

端午节随吟
作者:刘文亚
龙舟竞赛织长虹,祭典屈原唱大风。
艾草菖蒲驱孽物,琼浆粽子敬仙公。
离骚异曲山河恋,楚韵清音大地融。
爱国情怀传万古,投江壮举世人崇。
端午吊屈子
作者:孙发亭
午节千秋悼屈原,忠心报国左徒贤。
未酬壮志奸臣谤,憾抱奇冤浊水眠。
犁浪龙舟留痛切,沉江菱粽寄哀怜。
离骚吟诵思无尽,遥望汨罗东逝川。
端午祭屈原
作者:方少春
久日何劳苦祝禳,薰风时拂绣旗黄。
榴裙半染丹砂粒,桂子初抽绿髓浆。
百草丛生青冢饭,双柑花覆錦品俊?
一杯且醉菖蒲酒,二觉凉秋鬓欲霜。
端午感赋
作者:三根
五月江河竞棹舟,后人告慰怨魂愁。
门前几束艾芳草,室内弥漫药味流。
情寄屈原抛糯粽,忆思楚圣传承留。
名诗醒世离骚在,豪杰千家续品优。

端午抒怀
作者:陈守邦
端午驱瘟插艾蒿,门悬蒲剑镇邪妖。
昏君佞贼终亡国,志士忠臣宁跃涛。
天问离骚铭后世,诗魂喜泪看今朝。
伟人率众除冠疫,致富神州举世标。
端午节感怀
作者:刘耀南
五月榴花照眼羞,龙船鼓角竞风流。
悬门艾草熏香染,祭酒雄黄国事忧。
感赋离骚情未已,惜悲天问志难酬。
忠良自古皆堪赞,吾辈投鞭仗剑游。
端午
作者:王素琴
角粽香黎庶,追怀楚大夫。
龙舟驱涌浪,碧艾扫灾毒。
国破忠贞烈,离骚赋玮书。
精魂昭日月,遗世炳灵儒。
端午国风
作者:鞠伟红
串串箸香粽,排排笼上蒸。
团团英魄散,粒粒楚魂凝。
屈子文辞逝,离骚赋吊凭。
九歌诗壮烈,爱国志攀增。

端午祭屈原
作者:张生平
重逢端午墨毫催,敬吊屈灵正气威。
云暗楚空鸿影去,汨罗水寂雨烟随。
离骚万古昭明月,天问千秋闪日辉。
在世安邦勤立志,许身殉葬烈名魁。
端午节有感
作者:尚锡庆
棹舟鸣鼓竞争前,端午心声颂硕贤。
始执清廉繁吏骨,今除陈腐映民天。
题诗绝唱千秋仰,爱国平生万众传。
筑梦复兴扬铁臂,招魂同灭寇挥鞭。
八声甘州.端午
作者: 李英贤
看小溪清碧荡粼纹,波光镀箔银。近堤边留步,采撷艾叶,素手留馨。翠绿藏踝微冷,湿露浸遥神。远念屈原处,端午英魂。
“余幼”奇服好此,上下求索志,不悔初心。感楚王昏聩,不解爱国贞。唱《九歌》、《离骚》《天问》,涉汨罗、哀怨殉严遵。时空转、中华诗祖,激励前臻!
端午祭屈原
作者:刘海芹
破浪龙舟擂战鼓,摇旗呐喊祭国殇。
日逢重五怀屈子,节序中天颂九章。
艾草飞香飘四野,菖蒲注酒溢三江。
千秋忠烈留青史,万世芳名正气扬。
端午节
作者 : 任毅
龙舟敲战鼓,赛事首旗扬。
艾叶留清味,葫芦保瑞祥。
诗文夫子祭,古训醒歌长。
天问辉明月,离骚吊世彰。
端午有吟
作者:吕元明
端午菖蒲艾草芳,龙舟竞渡鼓声喤。
千帆万棹涟波起,屈子离骚荡气昂。
端午屈原吟
作者:陈曙流
天施短楫搅沉浮,触引飞声竞渡舟。
民累存安初志记,粽香怀念九苍留。
难将义气消生患,可惜才臣挟隐忧。
撇去尊容金玉外,竭忠于国汨罗投。
端午祭屈原
作者:徐秀珍
端午佳节粽溢香,龙舟竞渡祭忠良。
举贤明法三闾贬,含恨投江八斗殇。
一曲离骚千古恨,九章天问万年创。
情忧社稷丹心献,巨著鸿篇谱乐章。

端午节风俗感怀
作者:李平来
每逢端午纪诗人,祭祖拜神思梦魂。
作品离骚抒壮举,屈原策略献国君。
龙州大赛炎黄志,粽子荷包糯米身。
蒲酒马球节日现,乐章一曲著华音。
端午节
作者:仲召华
清流千古汨罗江,謇謇灵均罹祸殃。
正论难期君悔悟,谗言终至国危亡;
忧心无诉离骚赋,壮节空余天问章;
后辈欣其清白志,龙舟角黍敬忠良。
端午节
作者:田家宏
青菌香艾插门前,去恶除邪瑞气添。
品粽赛舟千古递,常思屈子念先贤。
端午
作者:齐宪
感颂千年粽叶香,离骚壮志刻忠良。
星辉荡气诗魂美,日映回肠德耀芳。
虎啸青峰英影在,龙吟绿水楚民殇。
嫦娥舞泪冲天愿,锦梦中华爱国彰。

端午节
作者:丁加涛
忠良宁死泣悲歌,岁岁端阳祭汩罗。
竞渡龙舟怀屈子,遗风挂艾黍抛河。
蝶恋花.端午吟怀
作者:全桂华
艾草荷包香粽摆,缅念灵均,不朽英魂拜。天问弹拨君意在,离骚传唱忠贤爱。 贞烈汩罗思感慨, 端午吟歌,竞渡龙舟赛。词韵博学通四海,研诗酬句心澎湃。
读历代文人咏屈原 诗选
作者:马广才
庙堂林野各千秋,衮绣蓑衣信笔收。
渔父日边寻水趣,大夫抱石赴江流。
端午游吟
作者:刘亚敏
轻风翠柳绮霞新,小径溪旁槐吐金。
布谷迟来田垄种,黄鹂早起树枝吟。
篱笆墙外童竹马,宅院亭前叟口琴。
糯米飘香连四海,清馨艾草挂柴门。

端午龙舟赛
作者: 时明生
端午龙舟竞技昂,万民插艾溢馨香。
九州瑞气八方起,仍念屈原怜国强。
诉衷情.重五有怀
作者:李宝江
榴花繁茂又端阳,千古粽幽香。菖蒲碧艾丝线,尽受捧、九州忙。
沧浪叟,汨罗江,永成伤。可怜忠义,尽谏之臣,易饱风霜。
端午悼屈原
作者: 胡万钢
年年五月五端阳,民俗乡风粽果香。
竞渡龙舟看越楚,争鸣漁鼓望荆湘。
松篁横槊朝天问,杖履挥毫为国觞。
一曲离骚留遗恨,世人岁岁悼忠良。
鹧鸪天.端午
作者:睿瑞
端午良辰半夏分,杏黄樱熟麦香薰。悬蒲挂艾驱时疫,裹粽沉江祭国魂。
千古事,憾灵均,但从郭破说贤臣。传承诗礼宜修远,永振龙风破旧陈。

南乡子·端午
作者:妙华
共祭游魂,断无文字识灵均。一点灵犀千万句。回顾,端午君看愁作赋。
端午感吟
作者:张弘
又逢端午韵飞扬,笔蘸遐思赋锦章。
屈子汩罗留仙影,《离骚》经卷筑辉煌。
吟诗总把贤人念,读史常欣警句芳。
千载中华惠泉灌,殷殷福址闪红光。
清平乐.喜迎端阳节
作者:赵雅贤
端阳来到。紫气升腾绕。万象更新吉祥兆。华夏龙飞虎啸。
古老文化传承。创新科技飞腾。祭祖拜神娱乐,民俗活动无穷。
端午悼屈原
作者:马振学
离骚赋里悟真言,历代诗人悼屈
原。
楚峡山头云气动,汩罗江面水波
翻。
长怀故国千秋恨,更叹忠魂万古
冤。
感念先贤酬壮志,英雄热血慰轩辕。

端午
作者:林明金
瑶池碧落洗铅华,深处繁林藏智家。
正值文显天际出,哪知福地水边葩。
携将云梦皆红日,洒向汩罗得彩霞。
屈子离骚勤发问,江山一统是时呀。
重五节感怀
作者:李东明
黎明踏露觅仙草,香艾菖蒲采几株。
重五流传千古远,《离骚》不朽后人读。
端午诗会有感
作者:赵喜国
八方雅士诵离骚,锵曲回声荡九霄。
笔抖龙蛇书墨韵,楚风盈袖更妖娆。
端阳节忆屈原
作者:张广建
殿前力谏别欣秦,被贬荒川八九春。
逐放未停言己志,乡愁还想做贤臣。
离骚道尽心怀事,天问拦回睡梦人。
归宿汨罗民永念,端阳禹甸祭诗神。

壬寅端午
作者:孙德力
每到景明端夏临,千年旧事驻光阴。
湘风越雨知天下,楚韵吴云念此心。
采把艾蒿门侧挂,提瓶黄酒水边斟。
香甜角粽龙舟竞,大爱情怀缅古今。
端午吟
作者:程兆奎
屈原报楚远名扬,龙节千年吟国殇。
天问苍生寻向导,离骚美政做先倡。
满怀抱负奸人诋,绝路只身壮义张。
志士苦心求索念,招魂悲曲奋船翔。
端阳吟
作者:东昌居士
糯米包成粽子香,无忧无虑过端阳。
君知今日生活好,可晓当年故事长?
红茶绿粽话端午
作者:何庆鹏
清波涨白塘,放眼夏窗旁。
烟柳黄莺脆,红茶绿粽香。
心知吟屈子,暮至唱西阳。
湖近听锣鼓,龙舟赛水乡。

端 午
作者: 静泊怡源
日月昭昭警世人,民风代代结深根。
国家曾落英雄泪,汩水难招屈子魂。
烈士捐躯千古念,馀生留迹万家尊。
龙船竞渡求其进,病树前头楚地繁。
西江月. 屈原
作者:李洁
举世沉昏子醒,众人鼾醉君清。
谁临沧浪问天庭,濯足三闾身影。
秦楚兴亡粜籴,春秋辗转峥嵘。
留芳千古誉长生,当数屈原首领。
端午怀古
作 者:李 刚
每临五月粽飘香,静读离骚泪双行。
万里凝眸湘水远,千年回首楚天长。
忠心爱国谁人解,热血忧民吾自伤。
傲骨投江何惧死,九章天问品流芳。
诉衷情·端午
作者:云卷云舒
菖蒲青艾插檐窗,解粽玉盘香。
火红灵猴献瑞,五彩线缠祥。
思汉北,望罗江。祭忠良。
遗离骚著,后世垂芳,醉墨端阳。
念屈原
作者:曹蔺书
龙舟竞渡正端阳,渔鼓争鸣闹楚湘。
一曲离骚千古恨,世人纪念悼忠良。

端午感怀
作者:崔秀兰
荷包艾叶秀芬芳,端午来临粽子香。
碧水龙舟欢乐舞,人民带笑写华章。
端午节
作者:丁星
五月端阳糯米粘,怀念屈子汩罗边。
千筐投江念离骚,九歌融情涌诗篇。
端 午 祭 ( 联二十二 )
李必胜
一,
焚香祭祖清明日
缅史追贤端午时
二,
梦断汨罗何以笑
魂归故里怎无安
三,
竹挺刚谦伸一指
梅开馥丽压群芳
四,
忠情化作千江水
义气催开万岭花
五,
花招鸟凤栖良木
德沁芝兰伴俊才
六,
楚松不老山川秀
汨水长流岁月新
七,
报国忠贞湘累烈
封邦鄙陋夜郎狂
八,
捐躯献爱英魂在
护国安民浩气存
九,
功高盖主遭奸害
德懿平世令忠全
十,
叛道离经终致耻
循规蹈矩定成荣
十一,
漫路千回歌汨水
高台一曲颂岐山
十二,
半掩江山三楚史
新开世界大唐天
十三,
一部离骚传后世
千家圣杰续前朝
十四,
先师典训辉煌赋
诸子经伦浩瀚文
十五,
天道轮回从亘古
时光飞逝惜当今
十六,
高山寻景诵诗易
流水听音知己难
十七,
雉阴虐政三朝乱
舜日当空四海平
十八,
追源溯象平天问
弼政匡君尚岁迟
十九,
史册留存兴国手
時光更替有为人
二十,
青山不改千年志
绿水长流万里情
二十一,
九夏腾飞豪气阔
四旬改革凯歌崇
二十二,
新碑征途吹号角
故国江山起宏图

现代诗:
端午,我过于浪漫
作者:静川
我知道,眼前的松花江,它不是汨罗之水
永远不困,它陪我喝酒
一场雨,大江泪流满面
我的眼睛
开始潮湿
我不认识屈原大夫,我只认识
爱诗的那个人
五月一来,我总是贪杯
我可以喝醉,我可以
头枕诗人的《九歌》
在松花江畔入眠
清晨的蚂蚱闹醒了我的迭事
眼前很大一面梳镜,长长的
我想把它揣回家
为我做回证人
端午节
作者:鱼儿
芦叶轻摇
风中弥漫着艾香的味道
重拾儿时记忆
端午是那么热闹
掬捧糯米放几颗红枣
被一片苇叶揽入怀抱
纤韧马兰捆绑绿袍
粽子在妈妈巧手下有棱有角
初一拂晓庭院清扫
采几株带露的艾草
插进屋檐驱蚊防咬
门上悬挂灯笼香包
污浊晦气全部熏陶
五彩线是那年的珍宝
添股金丝在手腕系好
兴奋的女孩到处炫耀
回忆被时光催老
不变的是妈妈的惦念与唠叨
又逢佳节
愿疫情连根除刨
让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里自在逍遥
又逢端午
作者:雪原(吉林)
每年的这个时候 过端午节
内心总有少许的沉重
端午 一个带着汨罗江沉重叹息的节日
这一天 我们就会想到2300年前的楚国
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人
那样让人怀念 让人敬仰
这一天 一片片翠绿的棕叶
张开灵动的翅膀
家家户户 把日子
用棕叶包裹的严严实实
用汩罗江的水煮日月星辰
用五线绳串起《离骚》《九歌》《天问》……
这一天 华夏民族的子孙
无论身处何方
都过得崇高而神圣
都在用汨罗江的水和香甜的糯米
喂养龙的传人的精神和灵魂
这一天 每个人的心里都揣着美好的祈盼
祝愿华夏民族繁衍兴旺 生生不息
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祥和康泰 源远流长

端 午 垂 钓
一一致屈原
作者:周 欣
一竿一线千里长
一竿一线千年忙
一竿一线千世香
千里长
线线连缀汩罗江
可叹屈原走的慌
千年忙
钓尽宵小滋补壮
壮我国人硬脊梁
千世香
粽香艾香楚词香
一个节日家家享
端午祭屈原
作者:李青燕
拂去历史的云烟
掸落鏖战的尘埃
一尊伟岸的独行者的身影
从遥远的两千多年前
渐行渐近
屈原
是中华民族的一根铁骨
一声悲叹
千年一叹
忠烈屈子
纵身一跃
离骚之后,再无离骚
天问之后,天问不在
九歌之后,难寻九歌
仰望
一枚棱角分明的粽子已经足够
咀嚼,回味
的是一种精神
及淡淡的思念
屈原
是中华民族的一滴眼泪
端午节怀屈原
作者: 张生平
五月初五的细雨
与泪罗江水拥抱在一起
凝重的场面让人哽咽
那不是雨和水
那是后人的眼泪
在汇聚流淌
楚辞九章
穿越时空两千年
还在愤怒地呐喊
离骚的豪放与悲伤
天问的雷焚劈天的轰响
九歌为人类带来光明
香棕,艾草;汨水,龙舟
刻进历史回音,民族魂魄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你走了,而汨罗江还在
你写的诗与时代永存
人们依然纪念您
伟人诗魂
开辟中华诗歌之先河
延绵千古的足迹
空留下不朽的绝唱
你不是走向死亡
而是走向新生

端午节
作者:笔墨
艾叶飘香
端午将至
在这个炎炎夏日
万物复苏的季节
又迎来了粽叶飘香的好日子
大街小巷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忆起儿时
妈妈包的粽子
吃在嘴里软软糯糯的
超级满足
当时心想能够天天吃到
如此美味该多好啊
天真的想法总是被现实打败
过去的生活
哪有如此的富裕
每天能吃饱穿暖就是很开心的
时光如梭
年复一年
如今的粽子吃不出儿时的味道
失去了那份童年的小美好
岁月在我们的眼中
慢慢的在改变
人们对新的生活
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让我们把昨天封印
大踏步的迈向更美的生活
那些粽子—
端午节随想
作者:雪色松江
传说
有时候
就是历史
那些粽子
在节日里
总是潮涨潮起
几度晨曦
几世烟雨
几千载流水铭记着
屈原不屈
洁白情深的糯米
与那位老人
不离不弃 矢志不渝
于是 每个粽子
有了那感天动地
神话与传奇
于是,民族生命力
在今天的每一寸土地
得到了盛开
与延续
历史
就是永远的
爱国主义
棕子穿上
节日的外衣
百态千姿 芬芳美丽……
喜庆端午节
作者:李金贵
一年喜庆的端午
家家户户粽子香甜
传统的节日
禾苗田野曼绿
远处的山峰翠柳枝摇
透彻晶莹
风光无限
蝶舞翩跹秀爱缠绵
风雨柔和滋润万物
荒芜变成绿洲
狮舞龙舟江岸狂欢
仿佛汨罗江就在眼前
触景生情
离骚屈原的身影
正气凛然
许多名著世间赞颂
千古流传

端午情思
作者:三根
半夏时分
糯粽飘香,碧水曲畅
一壶雄黄酒,一杯浓香荼
一束艾叶草,一串红荷包
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条条龙舟
在江面河上荡漾
槌响隆隆的鼓声
追忆一跃汨罗冮的屈原
一位不忍屈辱的愛国忠臣
一曲离骚
豪壮悲天悯人的音调
穿越时空
在华夏大地荡气回肠
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将炎黄子孙心房照亮
时光飞逝梦醒回头
端午节的故事
紧紧缠绕炎黄子孙心头
那是一种愛国情怀
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
中华民族昂立神州的灵魂
话端午
作者:陈忠堂
试 问
披发问蒼天
天穹无语
报国志难成
心与君谏
谗言之祸祸
诤语付水
青史间
赴 海
汨罗江通海
《离骚》似一叶扁舟
带大夫去求索
海平线乌云遮日
为迎光明
你去拨黑暗
粽 子
冰清玉洁的米
肝胆相照的枣
高风亮节竹叶
粽香
塑造一个人的节日
五月端午
作者:王伟力
屈原的怨,
勾着百姓的忧伤,
家国的情,
融入民俗的风,
把端午染重,
怀念抛撒进汨罗江的激流。
枣粽、蒲草、艾蒿、五彩线,
系满祈愿,
编织成美好的诗语,
烘旺中华民族。
上下五千年,
以爱为积淀。
高山大川也好,
江河湖海也罢,
只有把家国缝在心上,
这个节日就意义非凡。
多彩的日子,
浓烈的爱国精神,
五月端阳的神韵,
在龙舟奋进前冲的浆上。
端午感怀
作者.曹艳玲
又见翠染峰川
时闻鸟儿歌声甜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让人感怀和联想
大街小巷
粽子飘香
惬意的绿蔓
自由生长
彩织万物
是那么撩人 养眼
艾叶 蒲草 葫芦
荷包 龙舟
竞相登场
奔流不息的汨罗江
你可记得
屈子的离骚
九歌 九章 天问
还有好多名篇佳作
至今传颂
百世流芳
永远传唱

端午节书画同题


马忠宝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