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草药人生
岩石
防疫期间,闲来无事,我独自漫步在路旁的树影里,那光影层叠着繁枝密叶,泛起了深深浅浅的波影,在顾盼间,便生成了些许的欣喜。微风拂面,在静谧的时光里,在走过的路上搁浅了许多记忆,又仿佛念起了似曾相识的联系。
一年来常出入中医院,寻医问诊,草药治病。对许多草药略知其一二。在这花草萌生的季节,怱忆起了“半夏"、"独活“之药名,和盈盈的夏季联系在一起,感怀疗心。
“半夏”,草药名也。为天南星科植物,生于中原西北一带,取其根茎炮制加工入药。性味,辛温,可除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是中医常用之药。它生长于夏,集夏天之精气,贯于根茎,可医病。夏天,薰风旖旎,温良清新,芳菲可染,万物生机,最易入人心怀。让人放松心情,享受闲情逸致,在鸟语花香中升华心境。
可见浅夏与“半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可医治人的心身。
浅夏,人间芳菲,天地间充满了温柔与美丽。旖旎风光,抚慰着沦桑,涤荡着尘世,净化着世界。在浅夏的光韵里,青藤垂蔓,旺盛葱茏,生机勃然,为人间生阳助气。
在此美好季节,风清花香的温良,定能消除人心晦暗的阴凉。即使,那简陋的庭院,温暖的灯盏,点滴烟火文字,都会成为抚慰心灵的甘露,都能激起灵魂的悸动,让人心旷神怡。
绿夏盈盈, 让你内心充满阳光花香,去寻一份灵魂相依的感动。在艰苦跋涉的途中,懂得踽踽独行。让生命在寂寞孤独中沉默、思考,升华。
在感受浅夏的风情中,让心绪随着清风,细雨,飘过岁月小巷,云水之巅,迎着和风花香,在心中升成一朵永不凋逝的春红。
在缱绻的时光里,已走过了大半的人生,越来越喜欢浅浅的夏风。宁静恬然,远离人群,独自一人,放下浮躁和热闹,寻一份恬然静气。
一个人独坐在薰风入弦的林荫间,想起了草药“独活”。陶弘景有言:“独活,一茎直上,不随风摇动,故叫独活”。《名医别录》里也记载: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所以名独摇草。此独活,风动而自不动,无风而自动。极具特色,不与列同。
“独活”根可入药,性味,苦,能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中医常用之,听其名,用其药,让人惊艳羡慕也。其品性可与莲花媲美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坚贞而不牵扯攀附的品格确实独具一格,如同独活一样,“宁可风来时不折",多么坚贞、淡定和安怡啊!
自古“独活”之人也常为世人称道,千古传诵。如刘禹锡虽被贬,身处陋室,仍能淡泊心境,超然于世外,写出《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那点青绿,宁静自喜,淡定心境,"调素琴,阅金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刘禹锡的“独活”自在随心,不卑不亢,悠然从容,超世脱俗,唯我德馨。刘禹锡半生尽在被贬之中,却独活自安然。心有绿意,行如芳草,在旷野之中生活的风日飒然。“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是他晚年归京都后的自喻。多么洒脱自得。
苏轼也是个"独活"之人。他贬后作《卜算子》”缺月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间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鸣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抒发孤独之意,有点不染尘世烟火之气。自古名流多独活,骨气流存世。
人生路漫漫,天地,光阴,草木……在岁月里,有绿色,有温暖,有严寒,有孤单……走过光阴,再回首,“独活”野草,仍悠悠地生长在人们的心里。眼前的那片绿仍漾溢着勃勃生机。
在人生旅途中,让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未来,不为私利而苟活,不为名利而附世,淡泊人生,宁静致远,将美好岁月珍藏。
2022-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