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年的五一节前后,油田突然呼啦啦来了很多知识青年,大院的后趟房住着一群说着特别好听的口音,用手绢擦嘴巴,穿着特别合体好看的毛衣,工作鞋总是刷得干干净净的,带着套袖的年轻人,我们同用一个厕所,同在一个水房子打水,那里的卫生都是她们主动打扫的。
刚开始 ,我们一群用棉袄袖头子擦鼻涕的孩子们像欣赏外星球的人,趴在她们的窗户外,看她们刷牙洗脸,看她们织毛衣,钩大红围脖,看她们坐在大板铺上读书,看她们吹口琴,拉手风琴,唱苏联歌曲,看跟我们父母干一样的活,却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品质和派头。妈妈爸爸叫她们“小北京儿”、“小上海儿”、“小天津儿”。

一个个大院里没见过世面的小脑瓜们,天天挤在这群外星人的宿舍外看热闹。其实这群女知青也看着我们,也有笑着出来和我们打招呼的,“你好,小朋友”,我们竟怯生生地愣了一下,小眼睛想看又不敢直视看着人家,半瞟半瞄捂着嘴傻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马上又像一群被惊吓的小燕子一样飞快地跑开了。
跑到了知青看不到的地方,咯……咯……咯的笑着,你捅咕我一下,学着刚才那个姨的口气说“你好,小朋友”,我捅咕你一下,学着刚才姨的口气再笑嘻嘻的说一声“你好,小朋友”,再捅咕她们一下,互相嬉笑打闹着,又相互模仿着……不一会儿,我们这群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又聚拢在女知青的宿舍门前。如果再碰见有的知青姨说:“你好,小朋友”时,我们也不躲了,也会把话含在嗓子眼里,小声说“你好……”,可能这声音也只有自己听到……慢慢的我们也回应她们的问候,正常的说声“你好”了。女知青们告诉我们:叫她们“阿姨”,我们还有些不喜欢,姨就是姨呗,为什么带个“阿”字呢?但说实话,叫“阿姨”真是很好听的,很与众不同,很洋气的,慢慢的我们已习惯学着她们的口音,叫她们“阿姨”,她们叫我们小朋友了。

有一次,我们扔布口袋玩,把口袋扔到了阿姨们的宿舍的大铺上,我们想都没想,推门就闯进了宿舍,没脱鞋直接就爬上了非常整洁干净的大铺上,把口袋拿了回来,转身咣当一下,关门就跑了。
晚饭后,其中一位知青阿姨主动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玩扔口袋游戏,这次阿姨也把口袋扔到了宿舍的大铺上,阿姨说了一句“不好意思,对不起,你们和我一起取回来吧”。
走到宿舍门前,阿姨停住了脚步,先敲了三四声门,听到里面说“请进”,才带着我们走进宿舍,只见她,脱了鞋,两腿跪在大铺上,用两个膝盖代替双脚,交替在干净的床单上挪动着,两只脚向上翘着,把口袋拿到手后,用膝盖一边退步,一边用手划拉抚平好刚才取口袋时膝盖留下的褶皱,才下了床铺。
一系列看似不经意的连贯动作,把我们看傻了,脸臊红了,原来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去过日子,我们头一次看到了我们不曾看到和感受到的,什么是文明,什么叫素质,什么叫修养。

多少年后,我们才意识到,那位阿姨是故意把口袋扔回宿舍的,多么可敬的知青,多么善良的阿姨,不戳穿和指责我们这些小屁孩不文明行为,不伤小孩儿的自尊心,用言传身教,带我们走进大都市社会文明进步行列,这就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七零会战女知青,就像这朵花!

后来,偶尔妈妈爸爸带我们上商店的柜台前买东西时,我们学着知青阿姨教我们的,叫声:“阿姨”,“请把什么东西给我,谢谢”的时候,真的非常管用,售货员阿姨真的优先把我们选中的东西递给我们,并夸我们石油上的孩子真懂礼貌,就是素质高!
到学校后,按照知青阿姨教我们的,进老师办公室敲门,不管谁帮助我就说一声“谢谢”,刚开始老师和同学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们,仿佛我们是异类,但我们坚持了下来几次后,老师和同学就认为,你很有家教,这孩子长大肯定有出息!

屡试屡中,真是老话说的好: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长,我们首次体会到了:文明嘴甜会办事的孩子真是招人喜欢啊……


作者简介
李智慧:吉林省新诗协会会员 、松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前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高级政工师。
报告文学《种在父亲心中那棵树》多篇文章在《吉林日报》《地火》《松原日报 》《松花江》 《伯都纳》等国内报刊刊载并多次获奖。其中百余篇作品在国内平台刊发。
第五届夏青杯吉林赛区荣获最佳舞台语言表达奖,多次在省市朗读大赛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