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文/张微
从小在农村长大,尽管已过了而立之年,但对童年的记忆仍崭新如初,而且那时的快乐是让你想起就禁不住笑出声响的难忘情怀。
小时候我属于那种不爱作声但很有主意的孩子,常留心听大人说话。一次,我听说马蜂窝可以入药,是好东西,我便留心起来。在那时马蜂窝倒是很常见,但要凭自己能弄到手还是要费点劲儿的。几经周折终于弄到了一个。还好,在我下手时上面就有几只马蜂在那转悠,蜂窝从树上掉下来时它们就飞走了,我看了看没有马蜂再飞出来就没再仔细看,高兴地收走了。
放到哪呢?那时的生活环境是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角落的,总感觉没有一个妥当的地方,在屋里转了好几圈,还好,发现坐柜上有几个装麦子的布袋是轻易不会动的,便把马蜂窝放到了麦子布袋后的旮旯角里。像是完成了一件什么大事一样,放心的玩了些许日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后来竟不大记得这事了。倒有时见一两只马蜂进出外屋门上的窗棂之间。“怎么会有马蜂”?我还曾这样想过。“马蜂窝里出来的”?开始有些疑虑了。“不可能吧”!我这样安慰自己。“当时看了,没马蜂,有马蜂仁”?“不会吧”!我还在安慰自己,那时想都那样想了就是没有去看看有没有马蜂从布袋后面飞出来。
终于有一天,哥哥发现了很多马蜂进出屋里屋外,便大声的向母亲告状。“妈——,你看妹妹,她把马蜂窝放到坐柜后头,长了那么多马蜂,”我恍然大悟起来,坏了!真坏了!抬头看了看,前两天还没啥事来着,怎么一下子这么多马蜂在飞,那一定是自己的干的事儿了----没仔细查看的结果,一定是留有一两个马蜂仁才生了这么多的!我没还口,狠瞪了哥哥一眼。心想:还说!他可好,又朝母亲干活的方向喊了一句:妈,就是妹妹!然后就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也不知那时母亲在忙什么,竟没应声,更顾不上管我们的闲事。心里有些可恨:哼!给我告状!又在纳闷:藏的时候他也没见啊!顾不上多想了,赶紧悄声的找东西把马蜂窝弄出来。农村干活的家当多,找了一根带钩子用来够香椿的杆子,在外屋倒腾了一阵子才把马蜂窝弄出来,勾出来的那一刻我有些吃惊,那么多的马蜂在上面趴着呢!大概正学起飞呢吧!我赶紧把蜂窝抖到鸡窝里了。鸡就知道吃,蜂窝一落地,那些鸡就赶紧围了上去,鸡就是鸡,它也知道那是啥!一嘴下去就把马蜂仁给啄出来了,三口两口一个,抢着才吃呢!一会儿的功夫,白白的马蜂仁就让鸡给吃光了。鸡就是贪吃,都吃完了还在啄蜂窝,啄得就剩蜂窝硬硬的底盘了。我目睹了鸡吃马蜂仁的全过程,呆呆的站在鸡窝外面,嗨!我的马蜂窝就这么没了。我长舒了口气,虽然有些惋惜,但没有太大的感伤,好歹没惹出什么大祸来,没有被挨骂,有惊无险,万幸了!
从那以后,没再找过马蜂窝。但还是会做一些我感兴趣的事。长大后,偶尔也会看见马蜂窝,感觉很是亲切,就会多看两眼,就会不由得想起我童年的这点儿事,不由得咧嘴笑起来!或忙碌或闲暇,慢慢体味独属于自己的这份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