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兵笑傎
文/ 竹门

新课标研究组认为,中国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区别在于,前者真实发生过,后者则不一定。《沿河求石》收入寓言,又若真事,原文是: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柹,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这则古文按无标点符号算,230余字。故事源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晓岚,就是那个铁齿铜牙的纪晓岚,也是那个写《四库全书提要》的纪晓岚。
我们常说“水落石出”,这个故事则是“水不落石也出”。众僧以为下流可求,讲学家以为地中可求,而老河兵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水不能动石,但水要冲激石下之沙,至半则倒掷。双脚踩在海边沙滩上,浅浪袭来,水激脚下沙必流失,切实可感。老河兵的见识,高出众僧和讲学家,才果于上流得二石兽,重守山门。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老河兵笑傎,傎者颠也,地中者原地也;老河兵笑得多么智慧自信,谨向老河兵致敬!
河与海,皆水性流动,石性坚重,沙性松软。那些沉没在海底的舰船,如泰坦尼克号,莫斯科号,都是巨大的钢铁体量;海底的地形与深浅不一,海洋之水又流向不定,凡沉海之石或铁,又将如何在海底移动呢?
(写于2022年5月16日,19日改定)
作者简介
姓名熊正永,笔名竹门。中文本科文学学士,退休公务员,曾从军26年。崇尚大道至简,厚积薄发,阅读写作亦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有诗词、散文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