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诗社】端午节 特刊 202期




一、律绝作者
1.丽贝卡(北京)、2.吴树成(上海)、3.姜炳初(湖北荆州)、4.莲儿 (广东佛山)、5.蕉下客(广东肇庆)、6.朱明良友(上海)、7.王道成(四川)、8.言家楼(北京)、9.海外山人(委内瑞拉)、10.霍跃亭(山东庆云)、11.情系山水(广东)、12.蓝雀(青海)、13.古文观止(沈阳)、14.宋成兴(江苏)、15.老愚(武汉)、16.秦文(北京)、17.胡人(广东河源)、18.郁忠尧(江苏)、 19.王芳英(南京)、20.静思雅闻(浙江)、21.与寂寥同席(成都)、22.云宫含姗(湖北)、23.日丽(西安)、24.五味轩主(山东)25.李坚(桂林)、26.唐治云(桂林)、27.李家伟(黑龙江)、28.李振强(北京)、29.吴雁程(广东)、30..肖玲(上海)、31.阿良(唐山)、32.霍庆来(河北)、33.周维(北京)、34.王清义(沈阳)、35.绣心樱 (日本)、36.沈青峰(北京)、37.南子苏(桂林)、38.董永峡(河南)、39. 董立生 ( 北京)、40.赵文升(山东)、41.沉默在屋檐下的燕子(辽宁)、42.李家伟(黑龙江)、43.贾谊辉(新疆)44.石啸(美国)
二、词曲作者
1.丽贝卡(北京)、2.小小流水(山东)、3.王安珍(河北)、4.刘激扬(河北)、5.梁国当(广东)、6.苏以淦(广东)、7.郁忠尧(江苏)、8.石啸(美国)、9.听蝉(河南)、10.姜训洋(武汉)、11.胶东人2011(青岛)、12.沈青峰(北京)13.永昌居士(山东)14.静思雅闻(浙江)、15.蕉下客(广东)、16.江边老吕(芜湖)、17.小鹿-哟哟(新加坡)、18.权浩有(北京)、19.齐淑兰(北京)20.曾维清(贵州)

离骚一曲唱端阳,半卷歌辞警世章。
竞渡龙舟千古祭,同尝浊酒万年觞。
笙声水榭诉冤恨,艾草亭台伴楚良。
家国情怀人赞颂,汨罗江畔粽飘香。
2.吴树成(上海)
端午怀屈原
求索人天路险长,为谁遗恨为谁殇。
波惊汨水龙舟渡,霓吐穹庭羽节扬。
心魄还家昭日月,骚辞垂世耀炎黄。
诗风浪漫承今古,代有仙才赋丽章。
3.姜炳初(湖北荆州)
端午祭(适逢岳母过逝一月)
(1)
往岁过端午,诗吟祭屈原。
今年逢此日,眼涩泪谁奔?
(2)
岁岁过端阳,欢声溢满堂。
今朝佳节度,泰水觅无方。
端午思乡
(1)
布谷连声麦子黄,榴花亮眼又端阳。
行人望向云归处,隐隐楼台似故乡。
(2)
梦里追车返故乡,晨醒还是四周墙。
孤行已忘今过节,隔壁飘来粽子香。
4.莲儿 (广东佛山)
端午抒怀
艾粽香千里,菖蒲酒味醇。
龙舟争竞渡,丘壑显精神。
踔厉雄心志,敢为创业人。
漫漫求索远,时代一番新。
5.蕉下客(广东肇庆)
壬寅端午节
(1)
岁岁迎端阳,家家粽子香。
驱邪悬艾草,防病撒雄黄。
手捧离骚集,声吟屈子章。
龙舟今不赛,抗疫敢担当。
(2)
登高舒远目,北望语潇湘。
国泰沧桑变,兵强意气扬。
三闾应笑慰,百业正荣昌。
此酹滔滔酒,中华万载长。
6.朱明良友(上海)
端午
艾叶香门倚两旁,端阳祭俗意非常。
涛声击岸骚魂悴,日照衔舟水影茫。
浪负屈原河混浊,民惊楚国世炎凉。
千年一赤湘罗处,孤寂苍灵入海长。
7.王道成(四川)
(1)一缕忠魂化诗篇
汩罗端午竞龙船,屈子离骚奏楚弦。
商女不知亡国恨,君王岂识救民怜。
一杯雄酒吞肠肚,万座青山绕玉泉。
艾草菖蒲悬宝剑,降妖除孽谱诗篇。
(2)端午情長
一曲离骚送楚亡,悲歌唱尽是端阳。
苍天落泪成江水,红日生辉照海疆。
菖艾柴扉悬宝剑,龙舟糯粽甩河塘。
历来诗者多情感,大义精忠志勿殇。

(1)祭屈原
龙舟米粽汨江漂,足慰三闾度寂寥。
合纵联齐图救国,连横抗敌惹兴妖。
沉江拒看城池破,化鬼求闻鼓角嚣。
橘颂佳篇心迹在,九歌大义待君瞧。
(2)竞渡龙舟
年年竞渡比喧嚣,傍岸人群总似潮。
今岁瘟多忧闭户,此时客少惧开标。
悠悠习俗寻常事,郁郁民心一致聊。
艾草高悬驱晦气,留存橘颂唱天骄。
9.海外山人(委内瑞拉)
端午节抒怀
读罢怀沙读九歌,沅湘景物任消磨。
尚留民俗庆端午,更著龙舟闹汩罗。
四面悲风吹浩荡,两堤古木舞婆娑。
年年岁岁人如鲫,来祭灵均挥泪多。
10.霍跃亭(山东庆云)
端午节(新韵)
榴花五月又端阳,云叶飘零叹九章。
雨诵风吟今古事,沉烟湘水悼国殇。
11.情系山水(广东)
(1)端午遣怀
连雨催荷绿满塘,飞花绕梦欲端阳。
重逢艾草河边嫩,久识龙舟粽子香。
岁月无声知俎豆,云烟有约对壶觞。
此时怀屈离骚咏,励世忠魂慨激昂。
(2)听雨
玉兔含羞不露行, 远听田野似蛙鸣。
闲心作赋无星语, 老耳依窗有雨声。
断续愁云牵五月, 缠绵浊酒过三更。
犹知节近龙秋水, 怀屈思亲总是萦。
12.蓝雀(青海)
端午归乡
仲夏和风暖众方,山河有幸覆霓裳。
君行一路心胸阔,日食三餐粽酒香。
杨柳青青摇玉叶,乾坤浩浩尽华章。
思亲游子归家意,欢悦盈怀望故乡。
13.古文观止(沈阳)
(1)端午节感怀
汨罗江水粽香飘,屈子含冤魂魄遥。
飞逝千年天地泣,颂扬一曲鬼神凋。
红绳插艾传今祭,绿叶赛舟留素描。
无奈衷心端午泪,有情茶酒梦中消。
(2)怀念屈原
铮铮傲骨世人忧,荡荡汨罗寒水流。
天问精神昭日月,离骚浩气贯春秋。
飘江粽子蹉跎路,浸泪香蒿坎坷舟。
慨叹怀才谁可用?空余报国一腔愁。
14.宋成兴(江苏)
端午祭屈原
年年祭祀汨罗魂,屈子沉江浩气存。
多少王侯成玩客,离骚一曲撼乾坤。

端午
屈子家乡楚后人,龙舟竞渡浪清尘。
千年祭奠感沙柳,万里朝阳灿水滨。
橘颂点明君自醒,涉江开启竹陵春。
试看此日东湖畔,诵赋吟诗鼓号频。
16.秦文(北京)
古楚春秋至圣人,心耽家国济尘伦。
扶持君主安天下,体察民情远佞臣。
厚德有权当载物,无良执政耻经纶。
堪怜屈子怀沙去,痛缅先贤热泪湮。
17.胡人(广东河源)
端午杂咏二首
(1)
端阳约友到寒舍,笑语声声饮早茶。
粽裹清香随意品,一壶龙井乐开花。
(2)
花生糯米拌鸡炸,箬叶轻包绑细麻。
端午节临人尽乐,稚童握粽走家家。
18.郁忠尧(江苏)
诗仙天堂会
天堂盛会聚端阳,四海诗仙求韵章。
崔颢眉飞迎挚友,屈原色舞踞中央。
池收风月禹锡墨,纸立云山商隐张。
吧主下椅狂笔扭,离骚鸣世古今扬。
19.王芳英(南京)
端午
龙舟竞渡在端阳,艾叶氤氲煮粽香。
一曲离骚青史载,年年此日祭忠良。
20.静思雅闻(浙江)
纪念屈原
(1)一腔热血离骚谱,满腹经纶楚卷存。
报国忠臣驱日月,用心良苦立乾坤。
欲逢伯乐何时有,去觅知音做水魂。
遗憾余生终失意,唯希后世可追痕。
(2)
流传千载离骚唱,开创先河一曲扬。
壮志未酬留憾事,楚词长卷永收藏。
忠心为国空遗恨,热血胸装莫惧伤。
敢去江中寻伯乐,泊罗水底梦辉煌。

华夏诗魂在汩罗(轱辘体)
(1)
华夏诗魂在汩罗,悠然不息逐流波。
英忠抱石菲青史,浩节冲天联碧荷。
身后民维忧患少,心间国耻苦情多。
欲知楚魄归来处,放读离骚细琢磨。
(2)
千年不断浪中歌,华夏诗魂在汩罗。
阴暗压云成夜雨,光明捕影效飞蛾。
可怜浩水忠臣节,难改私情君主颇。
字里笔间堪泣血,教人闻读泪滂沱。
(3)
泪字凝成青史歌,云丝雨网数川河。
人间锦色随花季,华夏诗魂在汩罗。
思远绝非私下友,梦轻难作水中波。
谁言浊俗成常态,宁向清流投玉珂。
(4)
独来桂殿问嫦娥,未语清晖绕碧波。
身处寒流孤影寂,心忧国患苦情多。
梦中英主思良惠,华夏诗魂在汩罗。
应是粽香归楚魄,离骚一卷动星河。
(5)
今忆英良祭逝波,人间烟雨叹蹉跎。
漫由归梦眠时少,谁计方思去处多。
渔火千年明岸柳,月泉一曲寂山河。
动心还必忠诚士,华夏诗魂在汩罗。
22.云宫含姗(湖北)
端午节纪念屈原
水流浩荡汨罗江,似是千年诉痛伤。
竞渡龙舟屈子唤,争抛米粽众鱼防。
招魂故主答渔父,天问苍生赋九章。
抱石怀沙明志向,忠诚谁不动肝肠?
23.日丽(西安)
端午怀古
(1)
叶粽雄黄艾虎悬,龙舟竞渡汨罗穿。
千年屈子离骚赋,香草佳人世代传。
(2)
世浊难容独醒贤,行吟泽畔问苍天。
汨罗遗恨传千载,后代应思史鉴篇。
24.五味轩主(山东)
祭屈原
俗尘皆浊独君清,泽畔长吟傍苇行。
放逐汨罗居野地。尚忧紫阁念都城。
九歌尽抒鲲鵬志,天问难倾愤懑情。
千古忠魂青史耀,南天遥酹酒三觥。

端阳吊屈原(叠韵两首)
(1)
轮回文曲降灵均,华夏硕儒寰宇珍。
浪漫先驱诗韵匠,忠贞楷范智谋臣。
三湘浪咏风骚赋,九畹兰馨精气神。
香草美人娇日月,楚辞传唱历朝新。
(2)
汨罗掀浪颂灵均,飞溅琼珠洁玉珍。
雷鼓激昂抒壮志,龙舟竞进学忠臣。
劈波楫桨英雄剑,喝彩人山慷慨神。
华夏江河同奋涌,凯歌高唱岁华新。
26.唐治云(桂林)
吊屈原二首
(1)
汨罗千古伴灵均,大楚精英万世珍。
争霸七雄疲惫鹿,辅朝两帝直行臣。
且将楚弊融诗韵,欲拜湘妃作洛神。
香草美人传浪漫,唐吟宋唱焕然新。
(2)
汨罗汹涌太无情,一代忠臣此溺生。
粽子品尝趋习俗,龙舟竞赛庆升平。
雄浑椽笔乾坤大,寥廓苍穹日月明。
叹息年华东逝水,几人千古尚垂名。
27.李家伟(黑龙江)
端午节追思
(1)
一曲悲鸣出汨罗,千年击节诔长歌。
忠言难馔沉江死,圣学宜宣泛渚疴。
大浪滔滔怜屈子,遗风詈詈恨君颇。
再凭天问殷勤待,诗韵无涯挽泪多。
(2)
汨罗自古出风流,岁岁端阳忆左侯。
圣学已无荊楚地,史淙可渡木兰舟。
曾经薄宦殇无数,不改英名祭九洲。
一缕诗魂何处觅,离骚天问句中求。
28.李振强(北京)
(1)端午抒怀
糯粽飘香柳翳窗,龙舟竞赛汨罗江。
流芳百世齐歌颂,屈子名篇治一邦。
(2)端午祭屈原
五月端阳杏子青,云低细雨酹英灵。
千年祭扫忠魂在,可恨权臣阻圣听。

(1)壬寅端午感赋
无忘端午各分粽,每悼屈平同划船。
逸响九歌赓可续,呜呼哀郢啸沉渊。
权奸唯利丧家国,香草美人天问诠。
(2)端午行
夏云作岳幻昭昭,瘦鹭伺机正落潮。
皋上蒹葭期沁绿,江波日影映闲桡。
疫时端午何其静,梦里灵仪难闻韶。
但愿楚魂能祓禳,驱邪除害复轩尧。
30.肖玲(上海)
端午感怀二首
(1)
汨罗江水意幽沉,似诵离骚怅古今。
饮恨昏君亡国事,忠魂枉有赤诚心。
(2)
五月雨风多,苍烟罩汨罗。
凄凄心底字,浩浩眼前波。
抱石留天问,怀情赋九歌。
思君图报国,独怆泪婆娑。
31.阿良(唐山)
咏屈子(新韵)
苍天听大问,千古踏离骚。
华夏传风骨,汨罗掀浪潮。
丰碑情意远,屈子气节高。
代代传人在,颗颗心自豪。
32.霍庆来(河北)
端午节感吟
(1)
榴花初绽又端阳,龙裔幽怀祀屈殇。
渔父招魂惊四海,离骚天问动三湘。
文心浩宕春秋颂,气节坚贞史册扬。
竞楫中流凝众志,汨罗歌奏韵悠长。
(2)
凛然气节赋离骚,树得吟坛一帜高。
探理求真昭大义,怜民爱国显情操。
忠躯岂惧虾鱼噬,傲骨焉容魍魉号。
万世追怀虔吊祭,汨罗鼓振起狂涛。
33.周维(北京)
端午感吟
(1)
屈子怀沙趋美善,直臣抱石嘯如归。
千秋大雅遗青卷,一缕雄魂化翠微。
天问楚歌悲俗世,汨罗江水映朝晖。
清霖难涤人心垢,总与桃源梦相违。
(2)
秉烛诵怀沙,心空幻紫霞。
通灵真善美,节操水云花。
玉性晖明月,兰襟阔海涯。
文华融浪漫,千古颂诗家。
34.王清义(沈阳)
端午祭
端午英魂祭一觞,汨罗何故远名扬。
离骚足以存千古,天问严然伴九章。
正值龙舟争水上,时逢艾草挂门旁。
雄黄佳酿留唇齿,角粽丝缠万里香。
35.绣心樱 (日本)
端午粽香
彩线披肩绿作裳,璎珠红玉定新妆。
深情款款邀来客,酌酒吟诗品粽香。

36.沈青峰(北京)
端午思屈原
龙舟竞渡又端阳,绿水青山日月长。
屈子行吟存浩气,华人望祭沐文光。
千秋万代离骚诵,五岳三江橘颂章。
抱石忠贞为报国,求真索理是贤良。
37.南子苏(桂林)
端午吟
五月来临艾叶香,寻根问底觅端阳。
汨罗百里埋忠骨,华夏千年痛屈湘。
邪恶未除身已故,贤良流落志难藏。
昏君当道何须惜,遗恨终天总感伤。
38.董永峡(河南三门峡)
望汨罗
律行江畔汨罗匆,号子声声震破空。
柳岸遮阴铺锦绣,荷池邀翠漫香风。
散寒艾叶枝盈绿,驱疫雄黄酒醉红。
楚地飞舟龙奏乐,悲情天问暮云中。
39. 董立生 ( 北京)
端午祭屈原
(1)
时临端午众人言,作赋吟诗祭屈原。
糯粽香飘舟竞渡,焉能化解楚臣冤。
(2)
作赋吟诗祭屈原,友人围坐史书翻。
如今再忆离骚曲,美酒三杯敬楚魂。
(3)
糯粽香飘舟竞渡,旌旗尽展鼓锣喧。
缅怀屈子年年祭,不忘忠臣报国恩。
(4)
焉能化解楚臣冤,岂可忘怀赤子痕。
汨水悠悠昭日月,忠心报国浩然存。
40.赵文升(山东)
(1)咏端午
青丝米素粽飘香,艾草门前插两旁。
五彩花绳缠腕带,一杯温炙饮雄黄。
咚锵锣鼓云天震,唉乃龙舟楚水翔。
莫忘屈原千古恨,清风挥洒汨罗江。
(2)念屈原
汨罗江水流千古,遗恨悠悠屈子苦。
斑竹潇潇一阕悲,龙舟且为忠魂舞。
41. 沉默在屋檐下的燕子(辽宁)
端午思念
芦塘苇叶溢清香,裹上浓情送梦郎。
熟客魂飞西岸谷,檐孤贞守驻心房。
42.李家伟(黑龙江)
端午节追思
(1)
一曲悲鸣出汨罗,千年击节诔长歌。
忠言难馔沉江死,圣学宜宣泛渚疴。
大浪滔滔怜屈子,遗风詈詈恨君颇。
再凭天问殷勤待,诗韵无涯揾泪多。
(2)汨罗自古出风流,岁岁端阳忆左侯。
圣学先传荊楚地,史淙可渡木兰舟。
曾经薄宦殇无数,不改英名祭九州。
一缕诗魂何处觅,离骚天问句中求。
43.贾谊辉(新疆)
纳谏几经遭诋毁,坦言数度被流亡。
离骚倾注贤臣血,天问追怀志士伤。
默写新文思屈子,低吟旧作赞君狂。
44. 石啸(美国)
祭潇湘屈原
汨怨江潮泪涌泉,潇湘屈子永铭悬。
一腔热血怀沙恨,满腹经纶写巨篇。
浪卷悲歌云雨动,鼓催飞棹赛舟喧。
诗心朗月忠魂祭,竞渡扬帆傲九天。

1.丽贝卡(北京)
鹧鸪天*端午咏志
仲夏诗朋赋汨江,九歌咏志诉衷肠。
离骚一曲吟夫子,天问千年祭楚殇。
情难泯,笔忧伤,含冤一跃泣潇湘。
缅怀屈子忠魂魄,风节华篇永世扬。
2.小小流水(山东)
水龙吟*屈子
夏初端午寒江聚,艾草年年摇舞。千亭凭怒,万蒲竞睹,几声怀古。屈子章明,恶奸行害,去庭苦旅。细葛不能言,沧然泪下,腾身起,芳兰路。
谁道忠贞莫数,浪争飞,怨言难吐。万千思虑,一朝鲁莽,九歌谁赋。沥雨厄寻,良谋才断,俊贤难吐。念离骚入泪,流年且过,枉谈英主。
3.王安珍(河北)
临江仙*端午节
粽绕吉时端午节,良辰欣喜连连。
畅聊把盏品情绵。
拽帆穿碧水,寻趣荡蓬船。
曲唱堤畔添惬意,溪郊莺闹贪欢。
阆游悦候锦江边。
馨熏舞雁处,觅雅赏红莲。
4.刘激扬(河北)
(1)西江月*端午感吟
泰斗长歌天问,晚生小祭英豪。汨罗江水涌波涛,屈子英灵环绕。
作赋吟诗言志,赛舟品粽登高。妪翁相伴任逍遥。不屑功名同笑。
(2)浪淘沙令*念屈原
怒发问苍天,不忍居安。忠贞遭贬遇昏奸。报国无门投汨水,壮志难眠。
归去数千年,魂绕民间。离骚天问奠基篇。端午粽香怀泰斗,诗韵心田。
5.梁国当(广东佛山)
贺新郎*端午抒怀
艾酒酬佳节。遍云涯、彩旗歌鼓,龙舟争发。千载遗音犹盈耳,香草孤吟未歇。向天问、与谁言说,太息民艰忧国难。往追思,尽化清风拂。看竞渡,欢声彻。
同心何惧浪千叠。一桨狂澜一桨接,中流飞越。敢为人先担时局,区宇文明谐协。产业兴、繁荣蓬勃。大道纵横勤求索,美好创、缔造新生活。呼老友,逗圆月。
6.苏以淦(广东佛山)
(1)忆江南*游樵
蜗居久,何处解心烦。行到园中观丽景,坐看湖上赛龙船。歌舞尽情欢。
(2)浣溪沙*端阳节有寄
屈子精神世代讴,楚辞天问证风流。汨罗恨事已千秋。
激励后人凌志气,缤纷竞渡遍寰球。太空探秘有神舟。
7.郁忠尧(江苏)
水调歌头*端阳
晓梦懒修饰,静卧雨敲窗。耳边梁上归燕,私语旧巢旁。阶下梧桐沙响,滴入荷塘深处,恰似汨罗殇。潮梦遇连雨,总把日伸长。
拢霜鬓,掀翠幕,望前方。远山如黛,岚岫飘逸绕蚕桑。风越池边舒柳,枝晃梨花清露,滴落满湖香。粽叶温陈酒,今岁又端阳。
8.石啸(美国)
蝶恋花*端午节
艾粽飘香时端午,酹酒雄黄,百舸迎风舞。
滴泪菖蒲尤思楚,潇湘纵涌吟先祖。
祭屈子含冤早故,汨水涓涓,日夜情难诉。
傲世离骚荆棘路,楚辞自照传千古。

鹧鸪天*端午祭屈原
又到端阳祭俊贤,粽香美酒寄遥天。
痛伤忠义投江去,憎恶昏王苟且安。
恨奸佞,进谗言。群魔乱舞赤心寒。
良臣身纵虽西去,神德长存今古牵。
10.姜训洋(武汉)
渔家傲*端午追思(中华新韵)
粽子飘香屈子祭,龙舟水走群山立。
楚梦惊残诗赋忆。
心泪泣,世昏独醒遭人嫉。
国破心寒身赴汨,乡关不舍情难系。
觅尽楚天行万里。
身无寄,投江唤醒千夫义。
11.胶东人2011(青岛)
思帝乡*端午
逢午月,见端阳。仲夏南天中正,沐千乡。
柳赋江吟鹊跃,卉飘芳。一曲源源流远、万年长。
12.沈青峰(北京)
如梦令*端午
端午汨罗江上。盛大龙舟赛况。
延续二千年,擂鼓踏歌逐浪。
洪亮,洪亮。如在耳边激荡。
13.永昌居士(山东)
(1)水调歌头*端午(苏舜钦体)
未饮艾蒲酒,但念汨罗江。紫毫挥处,倾尽情愫谱哀章。遮莫黎民意志,检点春秋往事,青史耀三湘。漫漫沐风雨,历历话沧桑。
拚却死,谢天下,震朝堂。文人墨客,千古诗赋诉衷肠。短棹轻舟搜尽,角粽悲声作问,魂魄可还乡?写尽俗尘事,一卷读兴亡。
(2)凤凰台上忆吹箫*端午(李清照体)
时至端阳,倚栏穷目,晓晨登上层楼。看霁阳初照,绿满平畴。吟咏离骚橘颂,怀屈子、角粽渔舟。销魂处、非关世事,不系春愁。
悠悠,古今过往,悲逝者如斯,岁月淹留。念历朝人物,烟散云收。休道青编无据,铭刻在、黎庶心头。浓阴里,年年此时,墨客同酬。
14.静思雅闻(浙江)
更漏子*唯留后世名
夏风柔,花树灿。端午粽香纷漫。
插艾草,赛龙舟。犹将怀念勾。
江水路。汨罗顾。似听屈原在诉。
离骚响,楚词声。唯留后世名。

临江仙*壬寅端午
粽子佳酿端午醉,菖蒲艾草清香。
登高面北望潇湘。汨罗遥拜祭,恭敬酹三觞。
告语三闾应笑慰,神州百业荣昌。
征程再续战旗扬。蓝图新绘就,民富更兵强!
16.江边老吕(芜湖)
长亭怨慢*端午
近端午、檐声空际。尽拨情怀,各家诸子。块垒频浇,胆肝趋附竞相寄。欲抛情累。兰蕙上、波涛里。数日一江风,怕又起、沉浮滋味。
未已。纵心头聚集,次第甚多怜意。销魂一片,料也似、树犹如此。莫系得、去国怀乡,或平卷、文章多矣。倚碧水滔滔,长啸应无谁是。
17.小鹿-哟哟(新加坡)
长亭怨慢 端午
泪难尽、不知何起。泽畔行吟,客中回睇。作别家山,将离人世竟如此。若能天问,天识否、离骚意。千载付沉沦,沧浪梦、悲欢而已。
无计。纵诸公无渡,直道是非玄理。新朝故国,算苟且、也还容易。鼙鼓上,风楫涛惊,慨端午、病身先死。剩凭吊灵均,徒认空濛江水。
18.权浩有(北京)
(1)卜算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楚辞创新诗,浪漫舒情志。
不朽离骚爱国篇,美政言其理。
正义永坚持,虽死而无悔。
伟大精神耀万秋,华夏全民纪。
(2)如梦令*端午缅怀屈原
首创楚辞歌赋,浪漫新诗豪语。
爱国表忠心,誓死直言劝阻。
端午,端午。伟大精神千古。
19.齐淑兰(北京)
瑞鹧鸪*端午致敬屈原
汨罗之水浩汤汤,龙舟竞渡在端阳。一曲离骚,几缕诗香馥,角粽芳蒲祭屈殇。
九歌天问苍穹耀,一腔碧血锋芒。已然报国无门,家国情怀烈、鉴衷肠,楚水怀沙气节彰。
20.曾维清(贵州)
中呂.山坡羊
屈原
(1)
千山花吐,
千秋端午,
冲江决海龙舟舞。
日升初,
月华铺,
瓢香粽子千家煮,
天问离骚天地仰俯?
诗,光万古。
忠,昭万古。
(2)
河江斜贯,
金刀空按,
家亡国破硝烟漫。
水微澜,
日昏残,
天旋天荡兮云黯,
一躍大江兮浪雪窜。
风,直叹叹。
花,血璨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