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国中飞新章
——张新华先生《沁园春·品皖蜀春酒》赏析
何智勇
在传统中国,“酒”和“诗”密不可分。从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昂扬,到苏轼把酒问青天的潇洒,无不昭示着诗词与酒的密切联系。《诗经》说“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很好地阐释了酒文化的内涵:惟有在盛世,才能彰显出酒的神采,才能更加体现出诗酒文化的内蕴。
张新华先生的《沁园春·品皖蜀春酒》,窃以为就是在新时代展现诗酒文化的力作。
首先,该词创作极有章法。上阙主要从皖蜀春酒的产地宿松写起。“千古松兹,锁钥三衢,屏蔽八荒。”以高度概括的笔墨总写宿松的形势,高屋建瓴,极具张力,令人遐想。接着点出宿松最著名的两个景点:雷池和小孤山。再顺承而下,有分有合,层次井然地将美酒产地交代清楚。这样,过片便不显得突兀。下阙写皖蜀春酒,遂尔呼之欲出。因为“几经风雨苍桑”,所以才有“秉先师古训,泥池发酵;匠心独具,老窖深藏”。
其次,该词创作手法多样。这集中体现在下阙描写皖蜀春酒的几句中。如“吴蜀联姻,二分天下,万里苍穹龙凤翔”,采用了类比的手法。皖蜀春酒,乃皖、蜀两地酿酒工艺结合而出的产品,将其类比为三国中的吴蜀联姻,并“二分天下”,觉得意味深长,但又不夸张,读来妙趣横生。而“且漫品,忒幽香醇厚,醉倒夕阳”,则用比拟的手法描写出醉态,酒之醇香,恍如浸透在字里行间。
再次,该词感情浓厚。“楚尾吴头,今风古韵,一卷丹青意蕴长”,这是对宿松的赞颂。正是因为宿松文化底蕴如此深厚,所以才“迎晨旭,把复兴路上,洒满辉煌”。作者对新时代的礼赞,令人激奋。“几经风雨苍桑,叹洪武、举樽国运昌”,则巧妙地将皖蜀春酒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由此,作者将对大好山河的爱、对美酒的爱,渐次升华为对民族、对时代、对国家的爱,更觉主题深刻、感情磅礴。
酒,是中华传统诗词创作永恒的母题。古今诗人吟咏颇多,新华先生继而发之,又开一面,予之浅薄赏析,实不足以当之。一笑可也。
附:张新华词《沁园春· 品皖蜀春酒》
千古松兹,锁钥三衢,屏蔽八荒。望雷池不大,胸装四海;孤山虽小,气吞三江。楚尾吴头,今风古韵,一卷丹青意蕴长。迎晨旭,把复兴路上,洒满辉煌。
几经风雨苍桑,叹洪武、举樽国运昌。秉先师古训,泥池发酵;匠心独具,老窖深藏。吴蜀联姻,二分天下,万里苍穹龙凤翔。且漫品,忒幽香醇厚,醉倒夕阳。
作者简介:
何智勇,号辣斋,安徽庐江人,现居杭州。现任中国楹联学会辞赋研究院副院长,浙江辞赋学会副会长,著有《西湖十景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