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端午忆屈原
李清发
怀乡不减逐流年,端午时来忆屈前。
楚地风云常变换,汨罗江水永盘旋。
新潮滚滚龙舟荡,旧浪哀哀魄影悬。
上下索求千万里,离骚泪雨艾香怜。
〔仙吕•后庭花•悼屈原〕
杨庆生
无疑匡国臣,空有回天论。未若鹏飞化,安能蠖屈身。望昏昏,汨罗江上,何时不水浑?
七绝·祭屈原
李凤玲
屈恨不平投汨罗,腹存苦水倒江河,
无言胜过千声唤,以命来书正气歌。
端午祭屈原
赵明辛
旷世忠良远近闻,端阳祭祀慰贤臣。
离骚古韵千秋馥,天问寒香百代醇。
两袖清风扶楚事,一身傲骨为荆民。
汨罗江畔遥相寄,永续传承华夏殷。
浪淘沙令.端午节缅怀屈原(新韵)
王楼(内蒙古)
端午雨濛濛,天泣屈公。勇肩正道献忠诚。奸佞当权遭陷害,楚众同情。
壮志震襄荆,坎坷终生。外交内政并精通,一片丹心如皓月,光照苍穹。
端午节(阳韵)
乔维祖(宁夏中卫)
楚地龙舟竞,胡天艾草芳。
菖蒲花似蜜,糯稻露尖秧。
粒粒珍珠米,圆圆红枣光。
含香芦叶裹,屈子是忠良。
古风·悼屈原
张国生(翥龙)康平县诗词学会
屈原忧愤汨江沉,楚水东流痛古今。
一代忠臣离世去,丹心一片照乾坤。
龙舟击水飞千尺,粽米撒江祭亡魂。
屈子精神传万古,离骚瑰寶永长存。
如梦令•端午节(用韵抖子顶真格)
君子赏兰(云南)
错列艾菖挂着,挂着粽粑丝索,
丝索绕千思,思绪心中起落,
落作,落作,
作惜汨罗付错。
咏端午节
张建民(湘攸)
端午江南艾叶香,龙舟竞渡祭君殇。
粽包糯米牵心意,酒饮诗歌赋雅章。
忠骨英魂千古唱,青山翠柏万年扬。
离骚一曲乾坤扭,华夏繁荣日益昌。
端午祭屈原
王进甫
粽香飘散汨罗江,祭奠屈原诉衷肠。
爱国爱民含恨去,留下离骚和九章。
清平乐 端午前老家即景
张华兴
红飞芍药,欲把樱桃嚼。村里乡音风寂寞,欢了啾啾家雀。
犬儿睡卧门前,花儿开出篱边。邻舍孙儿嘴巧,“爷爷冰棍新鲜”。
临江仙•蒲酒举端阳(贺铸体)
裴龙兵(江苏)
忧国忧民忧天下,汩罗江畔彷徨。
灵均清醒独愁肠。
跳江怀大义,壮举永留芳。
离骚天问千古颂,光辉诗作传扬。
端阳插艾奠忠良。
英贤万众祭,蒲酒举端阳。
七律 忆端午观龙舟赛(通韵)
李培忠
端午节临忆往年,英姿潇洒赛龙船。
鼓声阵阵群情奋,旗帜排排众志添。
比赛队员划碧水,助推口号震长舷。
神州热爱学师祖,铭记国兴信念传。
七律 端午咏粽(通韵)
李培忠
体形带角意非凡,祭祀抛江驾众船。
粽叶嫩鲜包糯米,黎民肃穆靠舟弦。
精心制作情怀表,良笔提挥志向宣。
端午习俗传百世,神州昌盛固国边。
七绝· 端午感怀
石家文
端午粽香思念寄,赛舟声响振长空。
离骚天问今犹在,不见贤臣清烈公。
行香子•端午
金荣(湖北)
五五端阳,处处清香。
龙舟糯粽汨罗江。
门边艾草,桌上雄黄。
学忠君心,大家爱,楚骚章。
忧民忧国,丹心丹愫。
看九歌渔父寻芳。
今朝抛粽,明日安康。
盼台湾归,疫魔灭,九州强。
西江月•回忆当年兴奋
金荣(湖北)
难忘街边攀树,常思湖岸垂纶。
童心有趣趣多新,油画翻绳斗运。
课桌划区赌气,操场牵手欢群。
无猜有爱食常分,回忆当年兴奋。
七律•迎端阳
张广建(安徽亳州)
千家喜气接端阳,万粽飘香散四方。
艾草遮门求吉利,龙舟下水赛疯狂。
榴花挂树红裙显,柳叶追风绿带翔。
久睡金蝉辞地府,欢翩玉蝶恋莲塘。
七律•端午吟怀
李增和
汨罗江水竞舟行,角粽沉吟念屈平。
悬挂千门蒲艾吉,种栽九畹蕙兰荣。
先贤上下求真理,吾辈患忧呈挚情。
诡谲风云睁眼亮,祛灾禹域太和赓。
附注:颔联对句、颈联出句,均化用《离骚》诗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天)下(地)而求索(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