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 游 日 里 说 旅 游

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今年因为新冠疫情原因不能远行,得知旅游日当天韩城的四大景区免费开放,于是我有幸再次走进了韩城市博物馆(文庙、东营庙和城隍庙,又称三庙景区)进行参观。以前也曾和朋友多次游览过,但总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听故事,而这次却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在隍庙巷口下了车,沐浴着绿树掩映的晨光,沿着古香古色的隍庙巷向西而行,在两个高大古朴的木质牌坊之间,北边是城隍庙,门的两边分别写着“彰善”、“瘅恶”四个大字。南边在装饰精美的琉璃影壁上,镶嵌着着大约3米多高的红漆大门,门楣上书写着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武靖华夷”,意思是关羽的盖世武功平定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疆域,这里是东营庙的所在地。

进了红漆大门,扫过健康码,得到工作人员的同意后,再向南走了大约二十米,一座关圣庙出现在眼前,而为什么韩城人叫它东营庙呢?原来在古代,韩城古城守城驻军的兵营有东、西、南、北、中五营,对应地坐落着东营庙、西营庙、南营庙、北营庙、中营庙。五座庙中都供奉和祭祀关羽,东营庙只是其中之一,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营庙。五营中尽是关羽,可见关羽“赤胆忠心”、“英勇善战”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走进关帝庙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一片绿意盎然的桃林,上边挂着青涩的、拇指大小的毛桃,静谧的院落,气势恢宏的高大建筑,精美的雕梁画柱,让人联想当年桃花盛开时三人聚义结社的场景。院子北边的结义厅有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的塑像,为什么近两千年之后唯有关羽被后人建立庙宇、永远敬仰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关羽是一位武将,红脸和他的青龙偃月刀是他的标志。然而,在这座大殿里关羽手里拿的书本引起了我的兴趣,他到底在读什么书?一种说法是四书五经之一《春秋》,由儒学宗师孔子编著的一本史书。另一种说法认为关羽读的是《左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对《春秋》所做的阐释和补充,相当于于是《春秋》的注释版。而和东营庙一墙之隔的文庙就是唐朝时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
原来关羽出身贫寒,从小习武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过关羽却有着一个好习惯,那就是非常喜欢读书。不论是在哪,后方练兵,还是带兵远征,但凡是有闲暇时间就肯定会拿着随身携带的书籍进行阅读,从中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才有了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所以夜读史书也成为了关羽的一个经典形象。

为什么在民间又尊关羽为财神呢?原来,在晚明时期的晋商是发展的最好的一个商帮之一,他们开创了许多商业制度,并且提出了一个口号“以义取利,诚信天下”。他们要给这个口号,找一个寄托,而关羽是山西运城解州人,于是晋商就把关公作为保护神,还出资在他们遍布全国的会馆里建起关帝庙。这些商帮希望他们自己能像桃园结义的三兄弟一样,彼此信任,共同进退,合作共赢。
这时,早晨的阳光正透过大殿的房屋缝隙,直射在雪白的墙壁上,左右两边的“忠”、“义”两个大字顿时熠熠生辉,圣洁的气氛油然而生……,我忍不住想伸出手触摸它,同时心想如果每个人都时刻把这两个字记在心间,落实在行动上,又能饱读史书,有勇有谋,无论是干什么事情一定都会成功的,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敬仰关羽的根本原因。

出了东营庙的大门继续向南走,文庙高大的尊经阁出现在眼前,这是古代存放书籍的地方,穿过了宽敞明亮的明伦堂(就相当于现在的学校),来到韩城石刻博物馆。
今天我是有备而来,想近距离观察陈列在这里的“梁奕西襟”石碑。它原是韩城古城西城门上的一块门额,为明代韩城古城城墙维修时所置,长方形,长160厘米,高74.5厘米,后城墙被毁,但这一门额却神奇地保留了下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这块石碑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1644年李自成当年去北京推翻明朝崇祯皇帝时路过韩城,命令士兵将韩城西城门额上原来的落款凿掉,重刻了“大顺永昌元年孟冬吉旦”十个字,于是它从在韩城众多的碑石中脱颖而出,曾经作为韩城文物代表,在首都进行了长时间的展览。它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即李自成大顺政权。虽然只有十个字,但是它却是短暂的大顺政权留下不多的实物档案之一。

看着石碑上斑驳不清的落款,想起了毛主席在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启程前往北平时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出好成绩”。这句话包含两个典故,进京赶考是古代1200年科举制度的一个词,1905年废除了科举,这个词也就废弃了,40多年后被毛主席引申为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考验,赋予新的涵义而流传下来。另一个典故是“决不当李自成”。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艰辛奋战18个春秋,于1644年打下天下,进京称帝。起义军进入北京城之后,花天酒地,沉迷享受,李自成的屁股还没有把宫殿里的龙椅暖热,仅仅坐天下42天,就丢了江山,仓皇离京,又被一路追杀,直到灰飞烟灭。正是毛主席及时敲响了历史的警钟,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巩固胜利成果,解放全中国,从而走上繁荣富强的民族复兴之路,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毛主席的话放在今天对我们同样具有警示教育意义。

以史为鉴,知史明理。从关羽流传千古的忠义精神,到李自成政权的失败,一件文物就是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禹门洞穴出土文物、千年五指柏、龙杠、万仞宫墙……,韩城博物馆就是一本现实版的历史教科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樊春亮,女,1970年出生于陕西韩城,爱好文学和韩城当地民俗文化,先后在《韩城文学》、《渭南网》、《都市头条》等公众号发表文章5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