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刘东著/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作者简介
崔昕平
崔昕平,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作家协会首届签约文学评论家,太原市宣传文化名家儿童文学名家工作室领衔人。
富有哲学意味的心灵检视
——评刘东《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
崔昕平
刘东近作《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是一部由悬念推动的少年成长小说。强烈的生命痛感,缜密的情感逻辑与哲学视角的心灵检视构成了作品深邃的艺术气质。
台风过境,单如双的爸爸单一方因挂念海边的海参养殖场,驱车赶往海边,而后在台风中失踪。作品从一开头就将人生的复杂性凸显了出来,父亲失踪,搜救队给出了这样一段话:“单一方坠海仍为第一判断。但因单一方社会关系比较复杂,与其有利害关系者众多,又属于高收入人士,亦不能排除刑事案件或其他意外的可能性。搜救行动终止。愿单一方能平安返回。”也由此,父亲的失踪,始终笼罩在一种未死的猜测中。于是,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支持着少年单如双与他的母亲如娜始终在寻找,从书页开启直至故事终篇。他们不相信或者说不接受单一方死亡,并由此奋力在生活中捕捉着种种他曾经回来过的蛛丝马迹。这个悬念,调动整部作品的情绪始终保持着一种浓郁的不确定性与期待。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是少年心灵成长的另一个维度的巧妙呈现,充斥着生活错位产生的异样感。家庭支柱父亲突然失踪,常态生活突然脱轨,少年周遭的世界仿佛瞬间“升维”,真实与幻境,现实与回忆,构成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仿似进入新异的四维空间。在四维空间中,头绪众多,疑点重重,现在、过去和未来同时到来。作家穿梭于多个维度展开叙事,构成对事件、对人物多重视角的打量,也由这种“并置”传达出异样感、荒诞感与无措感。少年不知如何去找失踪的父亲,也参不透世界的诸多运行规则。这也同时构成了一条触探成人世界复杂而微妙的交际通道。少年看到、听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听不到的事,被动地迅速成长和独立。
高高悬置的结局,始终保持的神秘感,靠思绪推动的故事,构成刘东作品的叙事特色。作品情节丝丝入扣,人物的每个选择都像是偶然为之,比如单如双假装母亲进入班主任的微信群,比如因为打架逃到爸爸买的空房子修整,这些小情节恰恰都是故事因果链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维度中也有了偶然的交集。旁逸斜出的情节发展,还原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
作品的托载很重,却写得轻盈超拔。题目《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有趋近人生哲学的意味。刘东以“向内转”的方式,聚焦于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悬念构成的不确定性中,每个人肉眼可见的“真实”极少,但更多地呈现出了心灵的真实。父亲突然失踪的少年单如双的形象勾勒,不是以哭哭啼啼的外化的悲哀去呈现,而是向内转,转入人物的内心,写出少年内心的重创。少年主动帮助寻找走失的小女孩,甚至感觉不到饥饿,写出了遭受父亲失踪重创的少年看似沉稳背后的无措。少年在留有父亲气息的空房子里寻求心灵慰藉,也让一个看似并未失控,但内心极度无助的少年形象跃然而出。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是的,空房子并不空。每个曾陪伴自己走过一段路程的人,都留下了许多东西。作品中穿插着死亡与寻人事件。台风中触电丧生的一对年轻人让单如双感慨命运的无常;走丢的小女孩被找到,家长却因为赏金起了冲突,让单如双看到了人性的降维;陶乐乐的失踪与回归,则构成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隐密、巧合性的拯救。作品还多次写到了微信的一个功能——撤回。这个细节堪称人心的一面镜子。人有很多时候会后悔于自己的某个言行,发出又撤回,这个轨迹内的真相,只有自己知道,甚至自己也会淡忘,但它又确曾留下真实的心灵轨迹。
空房子因为没有成人监管,一度成为单如双同学们寄存秘密的去处。而这些曾经的秘密,有许多都被自己的主人遗忘在不断的人生前行中。这些秘密虽然变得无足轻重,但它们却又是真实地存在于人生的某段旅程中的。寻父过程中,少年不断成长,也在不断检视他所接触到的人们的内心,“这些人,他们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这些人,他们真的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要去做什么吗?”少年感受到,身处其中的人常常看不透世界运行的规则。少年也发现,纯粹的大人是不存在的。如果真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种很不幸的存在。在被动成长的过程中,少年悄然达成了一种换位思考的成熟。“空房子”的哲学意味逐层而出,并统统归向心灵的真实成长。
(来源:少年月刊杂志社)

内容简介
台风过后,单如双的父亲莫名其妙失踪了。关于父亲失踪的原因,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可高中生单如双始终相信自己的父亲一定还会回来。因为父亲失踪了,单如双的学习和生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该如何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自己的母亲相处?又该如何面对父亲留下来的生意和人际关系?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唯有父亲留下的一所空房子是单如双的心灵栖息之地。在这里,他可以安心学习,可以感受到父亲的气息,得到迅速成长。“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这是父亲的话,也是单如双直面新生活的精神支柱之一,更是全书的精神线索,富含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