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的妈妈
作者:侯振华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是块宝,
投入妈妈的怀抱……。
再有十天,孩子们就要高考了,每到这个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当年在康杰中学陪读群里,那个年青的陪读妈妈。她名字叫迎枝,就住在我房子的对门,她和我是同乡,都是临猗人。她是栆乡庙上人,我是果乡北辛人,从地域上讲,相距较远。三年陪读生活,她那纯洁,无私,永恒的母爱情怀,使我难以忘怀。听楼上和迎枝同村的陪读大爷讲,迎枝也是个苦命人,嫁到他村后,生下女儿小茹,不到三年,一场意外事故,丈夫不在了。他说小茹的妈妈可是位坚强的女人,她面对现实,在经过一段振痛后,没有再嫁人的打算。她硬是咬着牙关,砸死撞活的在几亩栆树田里打拼,一心想把女儿小茹养大成人。在小茹成长的过程中,她不惜输出百倍精力,以非常人的母爱,补偿着女儿没有爸爸的心灵创伤。十几年来,她从不让女儿遭受任何风击雨打,那怕是一丁点儿,也从来不让女儿受到冬寒或夏暑的肆虐,那怕是一瞬间。她只希望女儿长大后,能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站在人前。不过小茹也还算装人,在学习上一路顺风,各个学段的考试成绩,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二零一零年中考,一举进入康杰中学,并编入中点班。从此小茹的妈妈放弃了家里的几亩栆田,成了康杰中学一名年青的陪读妈妈了。
小茹的妈妈迎枝看起来有四十多岁,自小茹考上康杰中学后,其骄傲的程度和喜悅的心情,是其他女人无法体会到的。在此之前,她曾经悄悄地求过神,也曾不止一次的拜过菩萨。保祐女儿小茹能顺利地考上康杰中学。他相信女儿小茹考上康杰,准是神灵的保祐,菩萨的扶持,上天的恩施。于是,她决定抛弃一切,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到女儿小茹的学业上。于是她将自己的八亩栆田,全部承包给人,在康中教师小区求租了一套房子,决心再辛苦三年,陪读女儿。一心要为小茹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只要女儿能考上一个好大学,那怕自己累死累活也心甘情愿。
记得那一年,快临在近高考了,在将近三年的陪读生涯中,我亲自耳闻目睹了,一个陪读妈妈的无私奉献和母爱情怀。小茹妈妈为了女儿小茹的学习,所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可以想象,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常年奔波于栆林田园的女人,突然创进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去陪读女儿,那种孤独,那种寂寞,那种时间性特强,那种陌生,是如何适应的,但为了女儿,她却是那么心甘情愿。她看到女儿小茹学习那么辛苦,将近三年没有过过礼拜天,她深深体会到女儿的一时一刻,都是那么的宝贵,时间就是女儿小茹的希望,时间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为了保证女儿的休息和学习时间,她总是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她从不用閙钟,只怕闹铃声影响女儿睡眠。在早餐做好前,那怕女儿能多睡一分钟,直至饭菜完全放在桌子上,才去唤醒女儿。中午,女儿放学回家,她已经将女儿最喜欢的饭菜放在桌子上,待女儿吃完饭走进房间午休时,她才轻手轻脚地将碗筷,慢慢放在洗碗盆中,也不敢去洗,只怕洗碗声打扰女儿的睡觉。自己便独自坐在沙发上熬时间。连书报都不敢翻看,只怕书报的掀翻声应响到女儿的睡眠。直至上学时间到,才去叫醒女儿。待女儿走后,仿去洗刷碗筷锅灶。下午放学回家,时间更是紧张,因为孩子只有十多分钟吃饭时间,为了保证女儿准时到校,她已养成了习惯,待女儿踏进家门,桌上的饭菜热凉要恰到好处。晚上十点多女儿下自习回来,她总是在女儿走进家门之前,将睡觉前女儿泡脚的热水,倒入脚盆里,以便女儿一回来就能进行泡脚,她也是听别人说,睡觉前泡脚能足进睡眠。
自进入陪读以来,她总是和孤独博斗,和寂寞抗争。她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女儿小茹在学习上的努力,一刻也不松懈,考试成绩一直稳定在班上前几名,所以她从不把自己的辛苦放在心上。每次考完试,看到女儿送到她眼前的成绩单,再看到女儿面带笑容,她心里就象是吃了蜜糖一样甜美。那种孤独,寂寞,早就抛到九宵云外,可她看到女儿学习那么辛苦,竞争那么残酷,激烈,时间那么紧张,心里压力那么大,她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也常因女儿的情绪变化而彻夜难眠。快临近高考的一次集中考试后,女儿小茹,一进家门,完全没有了以往的笑容,脸色不好看,连桌上的饭都不看一眼,一句妈都没叫一声,径自走进自己的房间,甩手将门从里面关上,这时的妈妈迎枝,一下子就好像掉进冰河,她急忙走到女儿房门口,听到房里有女儿的抽泣声,同时有摔打书本的声音,她的心由如刀搅一样的疼痛,她一边轻轻的敲打女儿的房门,一边不由自主的流着眼泪,隔着门对女儿说:“小茹呀,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给妈妈说,千万不要一个人憋在肚子里”,在妈妈的劝说下,小茹将门打开,一下子就朴到妈妈的怀里,哭着说:“那道题我在草纸上作完了,还没有腾到卷纸上,下课铃声就响了,妈呀,我这次考砸了”这时她才明白,原来是女儿因为这次未考好而伤心落泪。她知道女儿的心里压力有多大,她用双手紧紧地抱着女儿的头,将女儿的头深深地埋在她的胸口,看到女儿哭的那么伤心,她流着心痛的泪水,用脸紧紧地切着女儿的秀发,语重情长地对女儿说:“小茹呀,妈妈的乖女儿,你有气,就向着妈妈出吧,想摔,想砸,想闹,想骂你尽管朝着妈来,妈甘愿当女儿你的出气筒”。她知道女儿的压力太大,太大,急需要泄,她又向誰去泄?只有向她最亲的人去泄,也只有向最疼爱她的人去泄,也只有向最爱她的人去泄。女儿听了妈妈的肺腑之言,放声大哭一场,哭毕,小茹匆匆忙忙吃了几口已放凉的饭菜,背起书包,按时走进了学校。不过,小茹没有考好的压力是泄了,但学习上的努力一丁点儿都没有泄………。
多少个小茹的学习在继续着,又有多少个妈妈的陪读在继续着,都是在等着高考的那一天……。
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