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新民,字铁澍,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高阳。网名,天地间·新民、铁澍·高阳。本人爱好文学,以摄影、写散文诗歌为主,文学作品主要散见中国摄影、诗歌等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等刊物。《今日头条》、《美篇》、《彩视》专栏作者。摄影、诗词歌赋、文学评论、敦煌词赏析,人物传记,旅游散记等,被多家媒体综合版转载。【兰山絮语】系列作品,读者达三十六万人次,《彩視》作品播放量高达三十余万次。积极参与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公益爱心活动,历时两年多,截止2021年8月活动结束。帮助内蒙古、贵州省一万余名学生圆。(均有捐赠证书)文随心至,以文交友,共进学习。

童年初到兰州的记忆(兰山絮语连载) 一
文|天地间·新民
古金城兰州是西北地区重镇之一。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童年就像一个梦,总想着快快长大,那个时候看着阳光的影子从屋子的这边走到那边,四季往复,时间不知不觉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 我出生在北京,五十年代初期共和国百废待兴跟随父母一起碾转多处先在西安、宝鸡再到天水北道埠来到甘肃兰州。加入了建设、开发大西北地区的建设大军。 我的父亲在天水原西北干线铁路工程局工作,主要工作就是从事负责铁路建设的物资供应,那时称西干局材料厂。天兰铁路修通后又修兰新铁路,兰银、包兰铁路,我们家从天水后搬至兰州,是新中国第一代的西北铁路建设者。
小时候父亲告诉我说天水到兰州的铁路于一九五二十月一日已经完工,并在兰州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通车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领导同志都亲笔题词。 毛泽东的题词是“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天兰铁路通车后,至此陇海铁路始告全线通车,1954年8月,天兰段正式交付运营。
我们先由天水乘座火车到达兰州车站。又转换马拉轿车,直赴临时过渡的住处。兰州市区东北面的拱星墩。如同现代影视剧中古代人官吏、公子、小姐们座的那样的马拉车,当听着铃铛浑厚的叮当响声,时间久了就昏昏入睡了。 当我醒来时已经看到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后来母亲告诉我说地名拱星墩,东南角不远处有个飞机场。 父亲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最初是住在拱星墩飞机场的北面尤家大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欧亚航空公司在开辟航线的同时,在兰州建成了飞机场。
兰州的地形,东西长,南北窄最窄处不到百十余公里,群山环绕,黄河穿城而过,在筹建之初几经勘察,只好选定了在兰州市区东约1.7公里处的拱星墩开辟了机场。解放后,这机场就遗留下来,延用了好多年,伴随着兰州的建设不断的发展,小机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 在1957年开始兰州市开始了对新机场的选址工作。1970年7月随着兰州市中川机场建成通航,拱星墩机场也完成了他的民航历史。 后来,拱星墩机场被改名为东岗机场,被兰州军区空军所使用。如今已经被兰州第二热电厂占用了,至此东岗机场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历程。 这个院子非常大,特别是那个大院门可以进出大车。大院里住的人家基本都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兰州建设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家属,多数都是拖儿带女的人家。东北、华北地区抽调来的主要是冶金、化工、铁路工业专业人员、大家非常友好,和睦相处,特别是我们几个小子很快就成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房东是一个老头儿,他说的话我们也听不懂,母亲说:他们讲的是兰州“此地话”后来我的好朋友张和,给他们启了一个绰号叫“此地猴子”,那个时候觉得很得意。可谁知道尤家的小孙子回敬了我们,送给我们一个“铁路猴子”、“东北猴子”的绰号。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如今,回忆起来只是觉的好玩儿有趣。 在兰州的住宿同我们在天水北道埠的住处相比条件差了许多,首先是没有电灯,点煤油灯,专门有担水人,听母亲说每月需三毛钱。 在天水住的时候房屋带小厨房,还有套间有一条过道,储藏室等,我们搬进去时,桌椅板凳都有配置好的,父亲打开皮箱拿出卧具就可以啦。后来我问过母亲在天水住的时候是什么时间?具体的地点?母亲说一九五三年初,铁路工房三院,(后来我长大了只是模糊不清的记得在天水住时叫三院或是三村)当时是天水北道最好的房屋,十一月十八母亲在天水铁路职工医院产下了弟弟,弟弟的出生地就在天水北道埠。
后来我才知道这房屋是给一批日本工程专业人员的房屋。他们在一九五二底已经分批遣返回国了。 更为奇怪的是只要天色渐黑,大院的门就由尤家的人推着那吱吱作响的大院门很快就关闭状态。我感觉奇怪就问母亲天还没有完全黑那,怎么就关上大院的门了,母亲总是训斥式的说:小孩别管那么多事,我总是带着疑惑地问和想说点什么……,时间久了我也就不再去追问了。 我长的大一点了才慢慢明白,不远处的飞机场过去是一片坟茔,大人都说有鬼魂出没,天色一黑就出现,忽闪忽闪的发出来的绿色的磷火,时而东时而西,飘忽不定在荒野中游走,那个年代人们叫“鬼火”如今,想起来那个时候大人们不愿意告诉我们这孩子们可能是怕吓着我们吧。一次奇特的事-----狼
兰州的七月份非常炎热,特别是七月三伏天气,那些来自内地的人们有习惯在露天地夜宿的习惯。 我小时候的好友晓东来自华北平原地区的保定市,同我们是非常近的老乡,父母亲大人们的交往加之我们一起经常玩耍彼此相爱,彼此非常亲近,自然而然相一家人一样。他的父亲是在铁路运输部门工作,他的父亲非常高大,大人们说他喜欢打篮球并是一名篮球裁判,常常胸前挂一枚哨子。 晓东的家过渡在尤家大院门口的门面房租赁屋居住,加之西晒非常的热。有一天早晨我起来,听到大人们窃窃私语说什么我不大明白,只是说亏了晓东在里边睡不然让狼叼走了就麻烦了,我才恍然大悟,晓东家可能被狼袭击。 此时,看见母亲同晓东的母亲说昨晚的事。“天快明了孩子他爸脚突然好象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他爸猛地一下就坐了起来,只见不知道是狗还是狼也吓了一跳,那东西后退几步驻足观望了一小会,他爸随手就把身边的哨子猛地吹响了那个相狗似狼的东西才吓跑了”。下午见晓东的父亲脚上包上了白色的纱布,一拐一拐的走……。结语
随着国家“一五”计划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兰州成为全国唯一不多的重点发展城市,156个重点工程项目就有七个在兰州。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兰州的建设项目,先后许多国家级的领导人到过兰州。

父亲的工作非常忙几乎没有回过家,那时很少见到他的身影,点多面广、工作面战线太长,一直忙于当时叫铁路流动材料场的工作,四季出差在外。铁路运输是“一五”计划的实施根本,各类工程项目的物资、材料全靠公路、铁路运输。 兰州解放初期只有不到二十余万人,随着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人口猛增十余万人的建设大军,丰富了城市的内涵与发展,为今后发展潜力打下了坚实基础,部队转业官兵是主要骨干力量……,以全国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归国华侨、留学回国人员不断补充。 这就促成了一次非常的人员融合变革,可以直接说文化科技的进步大融合、大发展为甘肃省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久我们就搬离了过渡地,拱星墩的尤家大院又进入了下一个居地红山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