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见钟情青海湖
王庆元
“青海湖真美。”出自众多人口中的这句话,激起了我对青海湖的向往。
2006年6月,我有机会到了青海湖。到达目的地,刚一下车,便惊呆了:眼前的景色就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把我们深深地吸引着、包裹着。真让我一时分不清这里是沙漠绿洲还是海市蜃楼。头顶,天空蓝得透明,蓝得晶莹,蓝得妩媚。脚下,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的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簇拥着,一片片淡紫色的格桑花在漂染着,一朵朵盛开的金盏菊花在舒展着。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油菜花的黄,黄得晶莹;那桑格花的淡紫,紫得高贵而淡然;那金盏菊的橘红,红得亮丽显眼。在这绿色、紫色、黄色和红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泓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那么醉人。高原之上,大湖荡漾。这蔚蓝的湖泊,好似是垂临在大地上的一片蓝天,那样深邃地仰卧在草原之上,围拢在一片美丽和梦幻之中。这就是青海湖,在人类的心灵底片中,她永远是一片不凋谢的彩云。
正在我凝望神驰的时候,随同我们的一位当地姑娘,用她那清纯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起青海湖的神话故事:传说当年东海老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108条江河的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成为西海龙王。有的传说这是当年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行至日月山口,回首唐城,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潸然泪下,是泪水汇成这蓝色的湖。还有的传说这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二郎神追赶逃到这里,二郎神又饥又渴,发现了这个神泉……这每一个传说都说明青海湖的水是有源头的水,是有故事、有历程的水,她从远古走来,化掉征尘,吸纳雪水,尽攒灵气。每一个传说都显示出她的神性、灵性,都是美丽的。
沿着湖边走,你会发现湖中那红的、蓝的、花斑点点的鸟儿数不胜数,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一群一群地在水中飞旋嬉戏,翩翩起舞,悠然自鸣,在波光滟影中,还有些神秘的鸟在飞翔……它们在这里安家筑巢,繁衍后代。只有这神奇美丽、自然安静、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够成为生机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之王国。还有那满湖欢畅游弋的鱼儿,它们不知道怕人,在水中一群群、一层层地自由自在地追逐着。草滩上那一群群牦牛,有的安静地躺在那儿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有的站在那儿睁大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五颜六色的人群。那洁白的羊群,在草滩上悠闲漫步。湖边的土地不见得很肥沃,但这里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和最好的阳光,这里的所有生灵无疑是世上最幸运的。
在湖边的小道上,常常还会出现这样一幕:一个一个、一群一群的佛教信徒们,执着如渊,执着如尘,一步一叩首地沿湖岸朝拜着,此时的湖水荡漾之声,韵律波澜起伏却又清净雅致,似有或无的琵琶音,更似菩提的大悲咒,净化了一个又一个朝拜者的心灵。
在湖边午餐是最佳的选择,农家端出湖中的黄鱼,湖边的宽叶野菜,山里的鲜蘑。我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可以看到太阳把晶亮投进湖里给鱼儿带来温馨。听那湖水细细而又有规律的荡漾之声,白天鹅、黑颈鹤嬉戏鸣唤。一群野鸭嘎嘎的叫声在开阔的湖面立即融化在水中……
在返回省城的路上,我想,高原把一颗明珠镶嵌在这里,让许许多多的人远道而来,让许许多多的人汗尘未尽便投入对她的膜拜、体味——只因她太美。一路上,这青海湖的一幕幕景色,不停地浮现在我的脑海。她的美撞击着,让我感到无论是湖里的水,还是与湖结伴的大草原,还是那翱翔于天空的雄鹰,似乎都在瞪着一双清澈的眼,凝视着我们,眼里装满了与生俱来的纯净。面对这样的通透,让我真的有些情不自禁。在我的心里,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净丽、南湖的庄严、昆明湖的欢畅、鄱阳湖的辽阔、玄武湖的桨声、太湖的柔美、洪泽湖的阳刚、骆马湖的清灵……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质朴的美所震撼,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完全被一股大自然的风吹淡了。忽而又想,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然默默地藏在这遥远的地方,不由又产生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的心情。但细细想来,这世间也许真正的美丽只有在那遥远的地方才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