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幅书法想到的
文/刘宗庆
好友宋君,雅好书法,尤擅行草,每有大作,必邀余共赏。昨日书就古诗一首,磅礴大气、疏密得体、风骨洒落,不失是一幅行书佳作。诗文取自诗人黄仲则的《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其中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句,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提起作者黄仲则可能了解的人不会很多:黄仲则名景仁,字汉镛,号鹿菲子,阳湖人,是清中期最有成就的诗人。还记得卅年前,余在求学期间喜读杂书,经史子集均稍有涉猎,但大都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第一次知道黄仲则还是在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里。那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至今读来仍使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再后来读了他的《两当轩全集》更惊叹于其才高志深学遍古今,也深为其一生贫病漂泊怀才不遇而惋惜。晚清包世臣曾称其“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余深以为然。可惜天妒英才、一语成谶,仲则年仅三十五岁就不幸夭亡,令人扼腕之余不禁联想起同样才艳绝世的纳兰性德。两人均为才高命短名闻遐迩的诗词大家,只不过一个是生于贵胄之家的相国公子,一个是一生贫困潦倒的不第才子罢了。
黄仲则留下的诗作均载于《两当轩全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十六首《绮怀》,余最喜爱第十五首: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除诗词久负盛名外 ,黄仲则在书法、绘画、篆刻和鉴古等方面,也有极深的造诣。可谓艺术通才,令人仰佩。
作者简介:刘宗庆,山东济南人,自号溪山倦客,职业经理人。作品散见于《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生活日报》《延河》《参花》等多家报刊和媒体杂志平台,部分诗作被收入《今日诗人诗选》《中国实力诗人诗选》等专业诗歌典籍。出版个人诗集《芸窗闲吟录》《云牗茶闲录》《松窗弹歌录》《古韵清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