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联成姻(原创故事)
楹联故事
文/高志奇

相传明朝末期,安徽怀宁县平山大塅寨有一书生叫刘若宰,字胤平。此人矮小,驼背,模样丑陋。但他旷世奇才,作诗绘画甚称一绝。
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四月,刘若宰带上家丁去南京参加殿试,一路上跋山涉水,餐风露宿。一日,行至句容,已近黄昏,正巧眼前是一个大户人家,门头上“阮氏人家”四字,金光灿烂,彰显阮家的繁荣富强。
近观,深宅大院,院外粉墙环护,院内几棵雪松挺立,三间垂花门楼,四面花团锦簇。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整个院落富丽堂皇,实乃优渥家境。刘若宰招呼家丁檐下歇息,自己前去叩门借宿。

开门迎接的是一个老妇人,一看是二个陌生人,问及来历,刘若宰把进京赶考详情叙述一遍,正在院中渡步赏景的老员外一听进京赶考,直呼老妇人让进屋里,吩咐厨房速备珍馐美馔,款待二人。席间,老员外滔滔不竭诉说当年进京考举人历经千辛万苦。刘若宰心里明白,原来老员外也是读书之人,深知其苦。餐后,老员外安排刘若宰书房夜宿,推荐几本有价值的书籍,供学习参考,并鼓励他趁着年轻多学习,功名利禄只是奢望,拥有博学多才,才是根本。刘若宰连连点头: “受益”。
很快,夜深人静,刘若宰仍然挑灯夜读,这时突然传来敲门声,刘若宰以为又是老员外过来赐教。闪电般开门相迎,敲门人原来是老员外家的丫鬟,刘若宰蹊跷忙问及何事?,丫鬟抑扬顿挫的说:“我家大小姐得知你赴京赶考,特出一联让你对出,若能对上,赶考归来,以身相许,你若对不上,只能与你擦肩而过……”说完递交上联,转身离去。刘若宰一看上联: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不禁低首心折,惊羡阮家大小姐的才华。刘若宰苦思冥想,屋内数步徘徊,嘴里不停嘟哝着:“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天近佛晓,也未对出。

第二天一早,刘若宰告别老员外,匆匆赶路,路上他还不放过阮小姐出的对联,边走边想,腹稿对了几副下联不够理想。心想: 书香门第出才女,自己也算才高八斗,怎么就被难住了,假如这次殿试卷出的是这联,又如何应对,想着,想着,亡羊之叹,有一种自惭形秽之感。
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感到京城。开考之前,刘若宰还在绞尽脑汁,字斟句酌推敲着大小姐的下联,直到进入考场,主考官发下考卷才聚精会神阅读试卷。卷题是: “蓝水湾,苦耕夫,戴凉笠,躬黝背,顶辣日,流咸汗,割黄麦,养妻教子育儿孙”对出下联。刘若宰阅罢,又是一道高深难题。抓耳挠腮,折腾好一阵子,也未对出下句。时间的针脚很快踏过考试时间的一半了。刘若宰情急之下,突然眼前一亮,稍加思索,阮大小姐的上联不正是此联的下联嘛,再仔细斟酌一下,确实一副绝对,刘若宰内心涌动着喜悦,落笔交卷。

归途中,刘若宰又经老员外家,把这幅工整对联递交大小姐,阮小姐阅罢膛目结舌,心底佩服刘若宰的出众才华,面对自己曾经许下了承诺,她只好向老员外表露心迹。刘若宰虽然才华横溢,但长相丑陋。当场被拒绝。
刘若宰回到家,对这次殿试信心百倍,但心里清楚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若不是阮家小姐出的上联,恐怕交不上满意的答卷。所以内心深处万分感谢阮小姐。
不久,喜报传来,刘若宰中了头名状元,摘走本次殿试桂冠,轰动了怀宁县,刘家杀猪宰羊,大摆宴席款待前来贺喜的乡里乡亲。而后,刘若宰吩咐家人备上厚礼,亲自登门阮家酬谢。

一支送礼大军簇拥着刘若宰来到阮家,阮老见刘若宰骑着枣红大马,身穿绫罗绸缎,以为前来提亲,赶忙闭门谢绝。随从人员向阮老释说原由,阮老立即下跪:“老夫不知原由,得罪状元郎,老夫知罪了”。刘若宰赶忙下马,扶起阮老,以礼相待,阮小姐得知详情迅速下楼,叩拜状元郎,刘若宰也重礼以还,阮家隆重设宴祝贺刘若宰金榜题名。
不久,刘若宰与阮小姐喜结伉俪,一道进入皇宫做官。就这样刘若宰巧联成姻的故事一直流传民间。
☆作者简介:
高志奇,安徽六安人,六安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协会会员,近年来,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文艺作品900余件,作品多次国内获奖。著有中篇小说《残梦》。出版文集《美丽绽放故土》、诗集《乡野》、《被拉紧的风筝》。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作品思想内容健康,力求宣传正能量,不违反囯家法律法规,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
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注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