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春雨,归处果实里
文/紫凝
春雨之灵亦有情,无声润物暗香生。更何况有血有肉的人呢?只是人类之情该是正向之情,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该是能激励人上进、刺激人灵感、让人精神受孕事业有所成就的情感才有意义有价值值得大书特书。
被誉为“爱情诗之王”的海涅之所以留给后人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很大一个原因是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让他灵感一发不可收拾 :
你好像是一朵花
这样的温情 美丽 纯洁
我凝视着你 我的心中
不由涌起一阵悲切
我觉得我仿佛应该
用手按住你的头顶
祷告天主永远保你
这样纯洁 美丽 温情
就是这位逸态绰约、温文尔雅、清水芙蓉的美女——苔莱丝,激发了海涅对她刻骨铭心的单相思念,让他一生写下来众多首扣人心扉的爱情诗作。
二十世纪德国最优秀的诗人里克尔,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莎乐美。莎乐美可做里克尔的老师辈,但二人三年情人关系而后友谊终身。是莎乐美帮助他逐渐克服矫揉造作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带领他走进生活,引导、启发他用质朴的语言表达情感,从而奠定了里尔克在德国诗坛的位置。
如果说感性诗人需要触媒,那么理性的哲学家们同样也需要精神受孕。
德国哲学家尼采——女性极端蔑视者,他曾扬言“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但美丽、才华、卓尔不群气质的莎乐美曾让他坠入爱河,两人虽仅几个月交往,但没有莎乐美就不会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巅峰之作,尼采曾自言:“我的创作高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书中很多思想来自与莎乐美的讨论。德国作家萨尔勃也曾说,莎乐美是“具有非凡能力的缪斯,男人们在与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与她邂逅几个月,就能为这个世界产下一个精神的新生儿”。
才女林徽因不仅是徐志摩心里的素材,梦想的寄托。也让“中国哲学界第一人”的金岳霖为她的倾世容颜和浪漫才情所深深吸引,终身未娶,几乎一直与之为邻,“默默的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他为林徽因写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可见最美的四月天就是林徽因在他心中的形象。他的著作之一《知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著作,也是与林徽因的理解、支持密不可分的。
无需赘言,多情春雨,归处果实里。那正向情感,我想归处该为成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