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漫步王府井大街之七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漫步北京王府井大街之七
昨天,我们曾聊到王府井大街上的百年老店——东来顺,也就是清珍菜系。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就这一话题再来补充说明一下。
上世纪的1955年,这里实现了公私合营;时间到了1988年,以东来顺品牌为核心的北京东安饮食公司正式成立了。随后,他们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大做强,就这样,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先后有了东来顺新东安饭庄、东来顺王府井饭店、东来顺沙子口饭店、东来顺广内饭店、东来顺新世界饭庄和遍布全国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家东来顺的大大小小连锁店。

王府井大街
我们再到全素斋看一看。
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全素斋始建于光绪二十八年,由清宫御膳房素菜厨师刘海全创立,但是题名者则是末代皇帝之弟溥杰先生,原称全素刘,后更名为全素斋。
另外,据相关资料介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继承了传统,并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发扬光大,其宫廷素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名荤实素,形同质异,风味独特。《礼记》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也享有盛誉,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说起中国近代"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这里我们还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获悉,北京百货大楼于1955年建成,被称为新中国的第一店。
另据介绍,时间到了1988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总工会立起了"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同志的(1918-1987)"塑像,正面基座上是陈云题字"'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那么张秉贵又是何许人也呢?张秉贵是一位卖糖果的售货员,在多年的平凡岗位上,他练就了一把准的本领,就是说只要顾客说出买多少斤两的糖果,他用手一抓,放秤上一称,基本都不差,成为百货大楼的一幅招牌,不仅如此,也是全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我们再来说一说东安市场。
据有关资料介绍,东安市场早期的民风、民俗可从《东安市景图》中看到,该图是张希广先生根据董善元所著《寰阓纪胜-东安市场八十年》一书创作的画卷,悬挂于正门上方,描绘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安市场商业活动的典型瞬间。画面采用老照片式的深棕色色调,突出了沉郁的气质和历史的沧桑感,它不仅再现了东安市场当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的繁盛景象,勾勒出老北京人生活、休闲、娱乐的市景风情,更多的融入了一种追思过去平民文化的氛围,体现出了东安市场特有的文化底蕴,成为王府井大街一道深情的人文景观。
这里还有碧春茶庄、中国照相馆、萃华楼、瑞蚨祥、四联美发、商务印书馆等一些老字号,还有一批类似东方广场、华侨大厦、首都剧场、王府井书店、王府井大饭店等众多新建的高楼大厦。
(待续)
(注:所有北京之行的参考资料、引用等均在最后章节中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