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区星火诗社325期微刊《五月糯粽香千里》
前言
端午节,俗称龙舟节、诗人节和粽子节等,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流行于我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传统文化节日。
屈原,是以诗留名青史第一人,他开创了华夏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让端午节成为一个承载民族文化的载体。屈原的政治理想虽然落空了,但他的生命历程并没有落空。他那激荡迸发的动人诗篇,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拨动人们的心灵,成为后世文人刨挖文学泉眼和思想的深井。他忠君爱国的行为与洁身自好的品德,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大家仰慕与学习的对象。龙舟竞渡,粽艾飘香。每到今日,全国各地都在怀念屈原,尤其是广大诗家以诗寄怀,佳作连篇。其实,文化盛宴无须山珍海味,一《离骚》,一粽子,已足矣!

连云区星火诗社编委会
二〇二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李殿仁 野草诗社社长兼党委书记 中将军衔
壬寅端午有寄
李殿仁(北京)
端午恰逢风雨骤,重添家国故乡情。
争悬萧艾旌旗急,竞发龙舟云水迎。
芳蕙幽兰悲逐客,鲜花香粽献群英。
踏平坎坷通途畅,妖孽掃除天下明。
顾启著书法


陈旭榜 中共党员 少将军衔
端午怀屈原
(新韵)
陈旭榜
竞赛龙舟鼓震天,香甜糯粽祭屈原。
亲民爱楚千秋颂,抱恨投河万代冤。
求索精神励黎庶,离骚雄卷誉坤乾。
汨罗江水当浓墨,含泪挥毫颂古贤。
张国钧书法


卢冷夫 中共党员 大校军衔
鹧鸪天•疫中过端午
卢冷夫
端午无题深闭门,居家有梦释灵均。彩丝双系由他命,枯笔高擎枉自尊。
年光老,核酸频,天工造化一微尘。心情更待开封后,老酒三杯再醉人。
陈美余书法


尹祖文 中共党员 大校军衔
怀屈原
尹祖文
强国逢昏运走偏,忠而被谤世皆怜。
怀王印信潭中月,屈子辞章玉上烟。
独醒尘间心在楚,行吟江畔自沉渊。
人民爱戴今连古,不朽英名永耀天。
陆月真书法


沈扬 中共党员 大校军衔
菩萨蛮.端午祭屈原
沈扬(南京
离骚怆恻哀邦国,九歌激越鸿民德。抱石汨罗江,忠贞千古扬。
当年呵壁处,圣哲知何去?不必再招魂,山河欣报春。
孙聪慧书法


王明松 中共党员 军副参谋长
巫山一段云 • 端午放歌(毛文锡体)
王明松(武汉奓山)
粽子飘香远,端阳艳丽长。江天流韵荡风樯,当饮酒雄黄。
屈子江边眺。龙舟江上翔,神州山水放金光,诗苑诵荣昌。
王明松书法


左朝芹 中共党员 军队技术七级
端午悼念屈原
左朝芹(镇江)
素洁芳香同桂芝,仙姿飘逸世称奇。
心怀天下扬嘉政,志向青云赋楚辞。
仕进屡遭奸佞妒,朝堂又被柄臣疑。
一声长啸汨罗去,光耀千秋万代思。
高洪堂书法


张九元 中共党员 大校军衔
端午祭屈原
张九元
高吟辞赋话端阳,再祭屈原叹粽香。
怀石殇魂投汨水,离骚蕴聚意悠长。
张国钧书法


邱建国 中共党员 上校军衔
壬寅端午吟怀
邱建国(镇江)
午日招魂泪不禁,悼怀屈子粽香沉。
何堪黑暗偷生念,独向星河誓死心。
孤愤千年天问久,离骚九曲水行深。
汨罗江畔清风起,爱国歌章颂到今。
高洪堂书法


陈清华 中共党员 上校军衔
粽子节
陈清华(贵阳)
蛙鼓鱼鸢糯粽香,时临端午碧荷芳。
风亲细浪浮漂动,蝶舞莲花倩影忙。
屈子悲歌投汨水,离骚古韵奉才章。
凌云壮志丹心献,报国忧民企上苍。
张运岚书法


吕祥利 中共党员 上校军衔
观石城龙舟竞赛
吕祥利
鼓点同频催奋进,号声齐整动京城。
秦淮两岸旗挥舞,呐喊加油鬼脸惊。
吕祥利书法

端午
石光
荆人祭汩罗,舟动号声呵。
艾草枝成束,雄黄酒配歌。
彩绒双扣体,老话一筐箩。
民俗皆民意,传承波复波。
许长礼书法

端午怀屈原
卢素兰(湖北)
击鼓赛舟怀屈原,江涛呜咽至今怜。
三闾劲节长留远,千古雄诗久愈传。
爱国悯民伸正义,斗奸佐主捍维权。
剑蒲角黍忠魂祭,一代英豪励后贤。
张运岚书法

端午节怀屈原
李红彬
端午时逢思绪多,秭归江水泪婆娑。
怀沙绝笔洒华夏,抱石馀魂流汨罗。
忠骨大夫忧国志,清心贤者对庭歌。
千秋辞赋后人说,诗颂三闾掀浪波。
温茂源书法

竹枝词 吴地端午
丁凤萍(苏州)
五彩龙舟奋起追。金鸡湖上鼓声催。
银波溅得儿郎醉,醉了端阳酒一醅。
菖蒲艾叶掛门堂。洒扫华庭织佩囊。
满眼榴花红似火,孩童额上点雄黄。
侬家最是小姑忙。豆枣精挑箬叶香。
取出菖蒲新酿酒,羞将角黍共谁尝。
李忠卿书法

端午祭屈原
孙燕
发愤情何起,忠怀屈子心。
高山诚寂寞,碧水断书琴。
日月光华暗,忧思馥郁吟。
修成千载韵,大美古连今。
王晓文书法

壬 寅 端 阳 有 怀
朱超范
庄骚以后孰为师,妙句长存不我欺。
周易真能传奥义,楚辞直可卷吟旗。
胸中块垒陶王洗,眼底山河李杜诗。
烟水苍茫惟有梦,高朋合坐各衔卮。
张国钧书法

歌屈子
封玉华(吉林)
端午悲歌泣国殇,汨罗江渚证兴亡。
九章天问忠魂赋,一部离骚苦味长。
且敬贤臣怀楚地,更钦浊世诉愁肠。
绝伦标格神犹在,善恶分明社稷昌。
高洪堂书法

江红书法
端午节抒怀
梁同余(连云港)
又逢端午菜肴烹,饮食传承独特生。
五色扣绒沿旧习,三更糯粽寄深情。
抖音观看龙舟渡,网络频听戏剧声。
百世流芳今古颂,枝头明月洒郊城。
林跃进书法

端午祭屈原(新韵)
孙映
又到民间五月初,新时不忘旧时书。
龙舟逐浪清波涌,米粽投江大地呼。
自古谗言多势利,从来直谏少通途。
今朝欲作诗千首,唱给神州伟丈夫。
刘臻书法

咏端午节
姜元清(上海)
一躯击起万重浪,奔涌千秋向海天。
耿耿星辰传道义,滔滔江水颂忠贤。
寓醇黄石杯中饮,仗剑昌蒲顶上悬。
缕缕粽香藏古训,丝丝彩线织新篇。
张传贤书法

端午抒怀
梁少华
岁月长河随水远,离骚千古照航程。
端阳映日龙舟渡,裹粽飘香鼓角鸣。
引领百年强国梦,将从万劫富华荣。
举杯洒酒祭豪杰,愿景蓝图党指明。
花法儒书法

端午感吟
张弘(吉林)
又逢端午韵飞扬,笔蘸遐思赋锦章。
屈子汨罗留缺憾,离骚经卷筑辉煌。
吟诗总把贤人念,读史常欣警句芳。
千载中华惠泉灌,殷殷福祉闪红光。
金晓东书法

端午思屈原
夏启广(湖北武穴)
门门蒲艾溢清香,思念灵均倍感伤。
糯粽投江安屈子,龙舟擂鼓唤忠良。
凭栏痛落离骚泪,酹酒轻吟楚韵章。
祈祷大夫仙宇乐,贤名美德万年扬。
梁润城书法

端午悼屈原
王益石(加拿大)
蝉鸣荔熟又端阳,捧读离骚诵九章。
竞渡龙舟怀屈子,纷投角黍纪忠良。
专祠享祀湘山迥,午节追思汨水长。
殉国英魂终古在,浩然正气楚天扬。
欧阳书法

端午随想
李青
汨罗江水度千秋,五月蒲香味正稠。
端午青莲花弄影,夏晨翠柳鸟鸣州。
抒情天问无消息,浪漫离骚涌积愁。
只合长眠君莫醒,精魂永作九州游。
大海书法

端午节有吟
伍树权(广东)
苍龙端午入云天,胄嗣怀诚俗礼虔。
深缅文豪存亮节,同题寓意寄青笺。
汨罗江水声无息,国士英魂气邈绵。
愿许黎民千载福,身康愉悦向尧年。
陈美余书法

端阳祭屈原
刘庆国(安徽)
民祭端阳江沸腾,波推浪涌圣贤声。
九歌悲壮催情切,天问恢宏索道明。
生指春山云漫漫,行留正气骨铮铮。
毅然一跳念千古,身既死兮神以灵。
李忠卿书法

端午缅怀屈原
夏启广(湖北武穴)
时逢端午缅贤忠,追忆灵均热泪冲。
治国安邦倾碧血,投江抱石化仙翁。
离骚歌赋千年赞,楚韵辞章万世崇。
浪漫诗人成鼻祖,明珠璀璨耀苍穹。
吉世君书法

端午节祭屈原(通韵)
陈艳华(大庆)
时光荏苒又端阳,把酒临轩醉举觞。
粽米微黄香气透,骚人洒墨赋词狂。
龙舟竞渡吊屈子,天问铿锵斥上苍。
剑胆琴心凝铁骨,风高节亮美名扬。
梁军书法

步梁社长韵 端午节留吟
赵传勤 (青州)
节逢端午粽蒸烹,酒饮雄黄避疫生。
万楫争归酬浪迹,千舟竞发寄深情。
拂波入浦依稀影,视死投河潋滟声。
汨水流殇今古恨,大江东去石头城。
姜维涛书法

端午感怀
杨巧玲(连云港)
每到端阳思屈子,泱泱华夏酹琼浆。
离骚清曲成遗韵,橘颂和弦奏妙章。
济世幽怀遭诋毁,忧时素志殉沧浪。
汨罗江水声呜咽,一阙九歌悲泪长。
聂德仙书法

端午抒怀
林敬照(广东)
年年端午动悲情,每读离骚感慨生。
屡屡谏言遭诽谤,忡忡舍命护升平。
昏君祸国山河碎,暴政殃民神鬼惊。
一代忠魂光史册,汨罗带泪向天鸣。
余秉昌书法

端午悼屈子
毛声芝
帝王将相圣贤荣,唯有端阳祭屈卿。
竞渡龙舟擂战鼓,品尝香粽放风筝。
离骚忧国忧民志,天问求真求实情。
敬献灵均歌一曲,贞心傲骨火晴明。
陈尧敏书法

端午感怀
张久荣
时逢五月景常看,节遇端阳思绪盘。
往昔临屏传喜悦,如今见友道平安。
深希艾草门庭守,细煮风情角粽餐。
谁捧离骚向天问,汨罗江水几时寒?
陈美余书法

端午节抒怀
梁中觉(广西南宁)
离骚一曲永流芳,端午家家煮粽香。
插艾避邪驱毒去,放船祈福寄情长。
龙舟逐浪怀忠烈,角黍投江慰骏良。
爱国精神今古颂,中华崛起世雄强。
陈美余书法

端午节感赋
赵迪聪(广东)
龙舟竞渡粽流香,屈子贞操世代芳。
美政人心遭诽谤,离骚天问受宣扬。
图強报国奸臣忌,绝望沉江汨水藏。
渴盼河神虔显圣,英魂送上玉宫堂。
注:美政(指屈原政治理想的内容)
张元流书法

端午缅怀爱国诗人
莫益生(阳春市)
抛粽河神纪屈原,离骚天问九歌喧。
为民为国捐心计,忧势忧时献谏言。
可恨侫奸朝弄政,更悲黑道手拦门。
千秋汨水千秋泪,洗涮忠臣万古冤。
李忠卿书法
端阳节祭屈原
张跃垂
端阳时节倍多情,谏死灵君见赤诚。
欲为怀王除弊事,肯将尸骨献升平。
九州大地敬人杰,万古忠臣护圣明。
逐客临江随水去,立身行道世扬名。
陈美余书法

端午节
贾建山(河南)
夏日初临景换妆,时来端午忆忠良。
离骚万古乾坤好,雅颂千年岁月长。
屈子忧民终爱国,湘君报效不还乡。
繁华盛世山河秀,竞渡龙舟浩气扬。
武忠魁书法

端午感怀
李爱明
碧波浩渺大江流,锣鼓喧天未辍休。
万户凭河投角黍,千帆竞渡赛龙舟。
遗名卓立离骚撰,余韵光辉雅颂悠。
屈子节廉铭国俗,楚乡风义谱春秋
高洪堂书法

壬寅端午感怀
王兴伦
剧情反复似旋轮,奸祸忠良假乱真。
橘赋空流问天泪,粽抛不见葬江身。
万民运里家和国,千百年间君与臣。
夺命改朝谁例外,庙堂得势弄权人。
高洪堂书法

角粽飘香祭古贤
徐复峰
龙舟赛事已经年,角粽飘香祭古贤。
愤懑难平风雨骤,离骚岂止抒情篇。
一班权贵图功利,满腹文章亦枉然。
曾往大家乡梓里,躬亲拜谒故人前。
张国钧书法

端午寄怀
刘臻
时临端午蕴诗情,愁绪犹为感慨生。
门挂艾条驱习气,盘添蒲块品芳菁。
龙舟竞渡同心济,糯粽蒸来趣味盈。
再读离骚求索路,神州千万忆灵英。
刘臻书法

端午感怀(通韵)
高洪堂
又到端阳往事牵,万言寄语念屈原。
粽香飘过山和水,天问离骚史与篇。
今日一堂同会聚,别来无恙共聊天。
妙歌高唱旗挥处,竞赛龙舟映彩轩。
高洪堂书法

端阳吟
陈铁军(河南)
汨水江头思屈子,端阳采艾挂门枢。
为国忧民上良谏,抱石遗忠赴冥途。
百世伟辞天问雅,千年卓绝九章殊。
粽香追影英魂远,竞技龙舟截画图。
陈美余书法

端午情怀 ( 新韵)
田兴扬(贵州遵义)
端午浓融夕彩悠,繁兴时代展鸿猷。
诗飘绿岸龙舟竞,粽荡清波呤韵流。
万古乾坤屈圣念,千秋岁月意情留。
炎黄文化垂青史,百世高洁耀九州。
高洪堂书法

端午遐思
何岳
山雨归来月似钩,浪涛直上木兰舟。
往年欢笑今何在?斩断疫情寻旧游。
梁锐书法

祭屈原(步韵王之涣《凉州词》)
何岳
棕糯飘香云水间,怀沙落影绕溪山。
离骚千古朝天问,家国情怀第一关。
陈美余书法

祭屈原
妙华(江苏连云港)
汨罗江段楚亡时,天问离骚祭大旗。
唐宋元明轮轴转,绵绵此恨至何期?
唐启俊书法

祭屈原
妙华
报国情怀泪满襟,贤愚难挽楚王心。
可怜最数屈夫子,千古离骚唱到今。
许长礼书法

祭屈原
任春丽
端午龙舟祭楚魂,艾条插上万家门。
忧思伴粽抛江水,圣赋离骚耀子孙。
吴孝治书法

纪念屈原
陈大昌
忧国忧民恨路长,汨罗江水染忠良。
沧桑洗尽冤魂曲,一笔离骚千古扬。
许嘉民书法

端午节感吟
苏建(江苏宿迁)
每逢此节颂歌扬,竞发龙舟粽溢香。
一殒何成千载祭,人民心底敬忠良。
吴孝治书法

端午抒怀
窦建中
汨罗江畔咏端阳,祭奠忠魂糯粽香。
告慰先贤今日事,小康决胜富家邦。
王明松书法

端午随吟
包应飞
粽香犹胜百花香,五月农家户户忙。
鼓震舟飞传富足,忠魂莫忘更须扬。
刘元刚书法

怀屈原
俞政海
一年一度过端阳,万户千家奉粽香。
欲探平卿何太息,离骚天问九歌章。
刘元刚书法

端午抒怀
王元业(连云港)
端午粽香悠久长,屈原有恨自投江。
离骚唱尽人间苦,爱国精神水里藏。
毕于鹏书法

端午节感怀
张继和(连云港)
恰逢五月又端阳,糯粽缅怀尊屈郎。
面对强权无畏惧,忧民忧国献忠良。
毕于鹏书法

悼屈原
汪汉云(安徽天长)
一首离骚万载歌,歌声震动大山河。
河中掀起千层浪,浪里骑鲸游汨罗。
梁锐书法

忆屈原
葛啸飞
九歌一曲荡神州,经历千年未见休。
爱国情怀成硕果,岁交端午看龙舟。
殷老师书法

颂屈原
庞运贞(广东)
汨罗江里有沉冤,万古悲风颂屈原。
铁骨忠魂忧国泪,离骚赞序九歌喧。
殷老师书法

端午抒怀(通韵)
窦建中
每逢端午赛龙舟,浪涌波飞逐海鸥。
月异日新时代变,爱国永远写春秋。
李浩东书法

端午祭屈原(新韵)
傅常利
千年痛悼一忠君,万古歌吟九问魂。
艾草熏清门五蠹,龙舟赛靓汨罗春。
李浩东书法

悼屈原
张修美(江苏泗洪)
端午年年悼屈原,汨罗江水旧含冤。
龙舟竞发芳香粽,可否迎回猛士魂。
刘金波书法

端午节
刘家勤(南京)
遥望东南汨水思,楚天故事至今遗。
兰滋蕙树千秋颂,古国洋洋不朽诗。
孙其超书法

端午吟 (新韵)
刘瑞麟(江西)
千门万户粽飘香,闹赛龙舟九域狂。
屈子殉国人敬仰,立节纪念衍端阳。
孙其超书法

艾叶
丁平思(山东)
艾叶端阳翠色流,存奇功效万家筹。
饰门避邪成风俗,穴位熏烘百病丢。
张选军书法

汨罗江
丁平思(山东)
汨罗江澈水悠悠,屈子临边未上舟。
匡世主嫌无妙法,清身沉底抱千忧。
刘金波书法

每逢端午节
李忠卿(连云港)
粽和鸡蛋连锅煮,艾草雄黄不可缺。
换盏推杯酒过巡,一堂相聚端阳节。
李忠卿书法

读《历代文人咏屈原 诗选》
马广才
庙堂林野各千秋,衮绣蓑衣信笔收。
渔父日边寻水趣,大夫抱石赴江流。
张选军书法

思屈子
任春丽
往事越千秋,湘江水自流。
离骚终夕唱,天问几时休。
愿辅君王乐,情牵父老忧。
端阳思屈子,铙钹竞龙舟。
唐启俊书法

端午节祭屈原
赵立吉
屈子今何在?黎民百姓中。
诗魂增国色,离绪念仙翁。
壮士谁来祀,功臣众自崇。
汨江舟艇赛,米粽祭英雄。
许嘉民书法
咏 端阳
张传贤 (连云港)
节序正端阳,频闻粽子香。
丝绒编幸福,艾草沁康祥。
沐浴新时代,飘飞美彩裳。
诗魂今告慰,故国屹东方。
张传贤书法

鹧鸪天·端午感赋
孙发亭(青岛)
热粽飘香佳酿醇,神州崇敬祭灵均。
千秋遗恨沉江水,一卷离骚读本真。
忧荆国,赞忠臣,不堪往事逝烟云。
欣看盛世新天地,寄语黄泉慰梦魂。
李忠卿书法

西江月.端午有怀
王兴建
端午节临仲夏,龙舟破浪烟霞。福祈祥纳万千家,幼腕彩虹飞跨。
米粽楚江水澈,香囊蒿艾清华。离骚意蕴绽新花,绚烂中华文化。
陈美余书法

浣溪沙.农家迎端午
朱洪滔
正值麦收又插秧。端阳焉可类重阳。自凭骚客吊忠良。
角粽三更添已灶,龙舟百尺梦他乡。无闲沽酒况雄黄。

